APP下载

谈引导学生形成积极自我形象

2018-03-03宁夏贺兰县第二中学朱朝晖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8期
关键词:评语理想中学生

宁夏贺兰县第二中学 朱朝晖

一、欣赏、夸奖、肯定,培养中学生上进创新的积极形象

1. 抓住积极动因,启动上进动力

渴望正面评价是中学生的共同心理,他们常把老师的鼓励性评价视为最高权威、最多鼓舞的精神褒奖。教师对学生的任何进步和点滴成绩都要慷慨、及时、恰当的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感到欢心,意识到自身的价值。如一个学习暂时处于后进的学生因其主动整理教室而得到老师“热爱劳动、关心集体”的评价,他会兴奋不已。一个默默无闻而又热心助人的学生,如果得到“心地善良、品格高尚”的由衷赞美,则如同他耳边响起一声春雷,使他受到振动,看到自我价值的闪光,成为他奋发向上的内驱力。

2. 让学生学会相互欣赏和褒扬

学生的成功感和自豪感很大程度来自同学的评价,利用学生群体效应,增强同学间的友谊及班级体的凝聚力。我们曾开过别开生面的主题班会“谈谈我们班的同学”,规定只允许谈学生的优点及长处,班里一下热闹起来,真诚的赞美,使学生感到愉快,体味到自己的形象和价值,其中有一位男同学性格忧郁、寡言、不大合群,一位女学生对他这样评价说:“虽然难得见到他的笑容,但实际上他的笑容很美,很动人 ,堪称最美的笑”。说来也奇怪,此后这位男同学性格有了明显的改变,那“最美的笑”常常挂在脸上。

3. 充分运用评语的作用

把评语看成一个重要的教育手段之一,充分体现评语的激励特点,点燃学生希望之光。 使评语成为鼓励学生成长的推动力。

4. 开展评选“小发明家”“小书法家”等活动

班级开展包括卫生、纪律、学习、礼貌各方面的班级之最的评比活动,使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闪光点,都有自己的特殊位置,从而使每个学生都有一个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塑造其积极形象。

二、充分利用暗示效应,引导学生形成健康的理想形象

暗示期待的心理实验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一个孩子被看成什么样,被说成什么样,被怎样对待,在不长的时间内就会变成现实,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学习过程中教师作用之巨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要尊重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个学生都看成聪明的、可以塑造的、可以进步的、可以成才的个体,是具有能动性、潜在性与差异性的活生生的人。坚持无差生的原则,学生只有发展先后、快慢之分,任何学生经过教育都会有发展、有进步。

开学第一天,我们为全校师生写下了这样的寄语:学校是一棵树,老师是树的枝杈,学生是树上一片片青翠的树叶,让我们携手努力,使这棵树根深树茁,枝繁叶茂。就这样,这些原来或自卑或捣蛋的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成了老师所欣赏、表扬的对象,实践在一次证明了“暗含期望效应”的奇迹,经历短短的一个学期的时间,在期末考试中,他们的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他们自豪的宣称:“我们能行!”升入高中后,有不少学生在班干部的竞选中获胜,成为同学中的佼佼者。教师要确立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信念:对于所有发育健全的青少年来说,并不存在真正意义上的愚笨,只要以科学的方法排除其学习上的障碍,激发其学习的信心和坚持力,授以适合其本人特点的学习方法,他们同样能在学习上取得进步。

三、引导学生战胜自卑等不良心理,树立自信自强的形象

中学生有着强烈的自尊心,在教育中,要引导学生全面的认识自己、接受自己,对自己本来面目抱基本肯定、认可、赞同、满意、喜欢的态度,既看到自己的长处,又看到自己的短处,这样才不会因为自己一时的成功而沾沾自喜,骄傲浮躁,也不会因一时受挫而怨天尤人,疑神疑鬼,只有对自己有了正确的客观评价,才能接受自己,从而树立起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形象。

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变化,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的增强,以及此时特有的“闭锁”心理,中学生常出现矛盾心理和激烈情绪,不再喜欢与父母谈心,与老师说心里话,过多的关注自己,而变得敏感且情绪化,困惑而无所适从,特别脆弱敏感,心理学家称之为“疾风暴雨期”,此时的中学生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和情绪郁积,必须及时疏导。疏即疏通,给学生心中的一切烦恼开辟一条疏泄的路径;导即引导, 引导学生勇敢的面对问题,科学的认识问题,自我调节。

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帮助学生设计一个理想的自我形象

青少年往往有两个自我,即现实中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理想中的自我是学生对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的一种设想,即设想中的我,他带有自我设计的成分,是以现实的自我能力为衡量基础,是希望努力实现的一种目标,但中学生的理想自我带有幻想的性质,现实的自我和理想中的自我常常是不统一的,不一致的,这便产生心理上的矛盾和斗争,教师要及时引导,帮助学生确立理想自我。

首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并在此基础上规划自己、发展自己。其次,引导学生接受现实中的自我,对自己的不足及能力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去改进、弥补和提高。再次,加强正确导向作用,由于中学生思维和社会经验的限制,在自我形象设计上常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扰,缺乏自我设计的意识,有的盲目追求时尚,如追星族就是中学生这种心理的产物,有的学生模仿电视、电影上人物的举止穿着,甚至吸烟、喝酒、拜把兄弟,却认为很“派”,这就要求广大教育者,必须加大教育引导力度,使他们能分清是非,明白中学生的举止言行,回到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与学生共同探讨,设计有敏锐深刻的认识能力,良好的生存能力、应急能力,优良的意志品质,健全自信的人格,健康的竞争心理等的理想形象,并为达到此目标而不懈努力。

总之,中学时代是学生信念、道德萌芽发展走向成熟的阶段,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把握学生的心理脉搏,引导学生自我设计,形成一个团结向上,进取创新,自信、自爱、自强的良好的中学生形象,更好的认识自我,发展自我,适应学习和社会环境,更好的与人交往,选择未来,达到身心和谐发展。

猜你喜欢

评语理想中学生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款理想ONE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流沙河语录及诸家评语
周克芹语录及诸家评语
教师评语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