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典诵读:走班制教学模式下的实践与思考

2018-03-03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高华亭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18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校本班级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实验小学 高华亭

一、立足校本,构建走班制教学模式框架

学校的教育教学要兼顾全面性和个别性,既要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均衡发展,又要满足学生的个体需要。开发校本课程,旨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的、多样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使课程具有多层次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需求的能力。校本课程的开发对于培养学生兴趣与特长、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学生个性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心理成分,它在学习活动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根据学生的发展趋向,开设了形式多样的校本课程活动,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及特长选择适合自己的校本课程。

不同年级、同一年级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的课程不一,原有的固定的班级授课形式已无法满足校本课程的开展。“走班制教学”作为一种新近发展的教学模式,它打破原有固定的班级授课形式,充分体现了自主选择、以学定教、合理安排、分类指导的特点。这些特点与校本课程个性化、多样化的精神相契合。在走班制的模式中开展校本课程,不仅能够将两者的优势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且对教学形式也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本校为了确保校本课程走班教学模式的顺利开展,制定了相应的科学管理制度。每学期初,由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校本课程,教导处根据学生人数和课程数量,确立相应班级。每周二下午一二节课为学校课程时间,学生根据课程表到相应的课程班级上课。为了完善相应的教学管理流程,学校确立了学生学习情况的相关考核方法,建立了走班制教学教师责任制,并积极倡导和实施教学改革,按照“以学定教、分类指导”的原则,构建了一套完整的走班制教学模式。

二、经典诵读,走班制下的新探索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培植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开展经典诵读,不仅体现了新课标“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的要求,对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立足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丰富学生的文化情操,学校将经典诵读纳入了学校课程,并以走班制的形式实施经典诵读教学。在这种教学模式下,经典诵读教学给予教师较大的教学自由空间,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走班制教学有利于课堂教学的灵活性。走班制教学强调“以学定教,分类指导”的教学原则,这给授课教师带来了较大的教学自由空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改变原有课堂教学内容刻板、进度统一的授课形式,采用灵活性、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

经典诵读没有统一规定的教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等选择相适应的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变动教学进度,补充或调整教学内容。如在经典读文中,学生偏爱小说、散文等文学体裁,较少关注文言文、诗歌等,教师可以对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做进一步的拓展和延伸,对学生感到困难的部分,加强引导和辅助。

走班制教学对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根据自身已有基础和兴趣爱好选择校本课程,在走班制模式下,任课教师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兴趣特长,确定教活动。显然,这种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学习意向和学习心理的发展规律。走班制教学模式有利于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由“知之”“好之”变为“乐之”,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走班制学习组织方式充分赋予学生课堂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地让学生获得与自己最相适宜的学习环境。在经典诵读教学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适当的引导下,注重学生自主朗读,建立相互评价制度,使课堂真正成为学生自由发表见解的场所,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学生在走班制学习中,一改单一的被动学习模式,尝试积极主动的探究学习,有利于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走班制教学顺应时代发展和教育需要,是一种值得肯定和探索的教学组织形式。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也不可避免会存在一些问题,这需要我们及时给予分析、总结,探索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首先,走班制在给学生带来了选课的自由、充分的主动权的同时,也由于学生的兴趣、爱好十分广泛而不稳定,可能出现选课的盲目性。校本课程的课程类型和班级设置一般不易发生改动。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相应的校本课程后,一个学期内要按照课程上课,如果兴趣难以维持,便会产生自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的现象

小学生大脑正处于发育阶段,他们虽然求知欲强,但自我控制力较差。他们往往对新异的、有趣的刺激较为敏感,长时间的注意力却很容易分散。“这个阶段,他们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是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的,具有很大成分的直观性。低年级学生在不能直接观察到事物特征的情况下,对某些概念进行概括会感到困难。”经典诵读选择的诗文多为名家散文或古诗词,晦涩难懂的文章意蕴对他们来说较有难度。学生在学习读文的过程中,由于理解能力不足,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进而失去阅读经典的兴趣。

其次,走班制打破了原来的班级组织,不同班级乃至不同年级的学生组织到一个班里上课。学生之间的学习习惯、态度各不相同,每周两节课使任课教师对学生也缺乏深入的了解,这势必会给班级管理带来困难。此外,任课教师的教学风格和教学水平不一,如何让任课教师适应各层次学生的需求,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如何使校本课程的教学管理变得更科学合理等也是走班制教学中需要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进一步落实走班制的教学实践,在实践中探索出有益的解决方法。

总之,通过走班制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我们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在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显著收获,实施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将是我们继续研究探索的命题。我们将继续以校本课程为试点,对走班制教学在理论思辨与实践探索两个方面继续努力,相信走班制教学会越走越好!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校本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合作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论高职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协作与沟通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