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技术在中职“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课程中的教学实践

2018-03-03上海科技管理学校龚漱玉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8年7期
关键词:革兰氏食品检验

上海科技管理学校 龚漱玉

一、“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背景

信息化教学主要利用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来支持学生的“学”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中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创新精神和综合能力,并让学生建构起自己的知识体系,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基于这样的特点,面对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动机缺乏的中职生,将信息化融入教学中去为他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平台,无疑可以促进学生学习动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信息化能力,从而有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促进师生交流互动,提升教学效果。

二、“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思考

“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教学内容分为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两个部分。微生物是微观世界中的一种生物,涉及的理论知识都是微观知识,所以比较抽象和乏味。教师单一的教授是无法将这微观世界中的生物其细胞结构、生长繁殖规律等知识展现出来,学生难以理解,而借助信息化手段,如视频、微课、flash动画等资源就能较好地将这些知识直观地呈现。同时,在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为了能体现“理实一体化”,技能操作的学习对中职生尤为重要。基于以上思考,利用学校搭建的平台和微生物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借助丰富的信息资源,从教学实践出发,对“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

三、“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案例分析——以“认识革兰氏染色”教学案例为例

(一)教学分析

革兰氏染色是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重要环节,是微生物检验岗位必备的基本技能,是食品检验员职业技能鉴定必考内容。

(二)教材与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

教材选用复旦大学出版的《微生物检验检测》,并以上海劳动保障局出版的《食品质量检验员》(四级)作为教学参考用书。本节课是教材中项目三“大肠菌群检验”中的基础内容,是理解大肠菌群生物特性的关键点,设置为2学时。

2.学情分析

本次的授课对象为食品生物工艺专业二年级学生,他们在此之前已学过细菌菌落总数的测定,能正确使用显微镜,但是无菌操作技能,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还需要加强。

(三)教学策略分析

1.教学难点和重点分析

本节内容操作性强,与岗位任务结合紧密,革兰氏染色法是常规细菌检验和致病菌检验中鉴别菌种的重要依据,故革兰氏染色操作流程为本次课的重点;该班同学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分析与思考问题能力较弱,所以对染色原理的理解是本节课程的难点。

2.教学环境分析

教学在两个区域交替进行。实验操作在微生物实验室,自主学习和评价在智能教室,两个区域相邻,信息渠道畅通。

3.教学方法分析

本次课堂教学主要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借助精品课程平台、视频、微课、交互平台、“VR微生物食品检验室”虚拟现实技术等信息化手段,自主探究学习完成实验。

4.信息化资源分析

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在精品课程平台上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借助学校已有的智能教室交互平台、微课、动画、“VR微生物食品检验室”虚拟现实技术等帮助学生理解抽象原理,规范操作,进而突破重难点,实现教学目标。

一直到四月一日,孙山才来电话,说:“小说家这样写,S决定先离开果城,得摆脱一切可能的盯梢者,吃过大亏了,不能重蹈覆辙。他找了一个清静之所,闭关修炼——在云南香格里拉的建唐镇隐居,那时还不叫香格里拉,叫中甸。他购买了十几本如何成为一位私家侦探的书籍,潜心研读,甚至旁涉了法学、心理学、刑侦学等相关学科,对擒拿格斗及枪械也略有兴趣,还去散打俱乐部训练了三个月。一年多之后,他自信远非吴下阿蒙,萌生了开一家私家侦探社的想法。那个年月,以抓小三、讨欠薪、刺探商业机密等为主要业务的私家侦探社游走于灰色地带,在大城市像雨后春笋冒出来——”

(四)教学过程设计

1.游戏互动,激发兴趣,任务导入

邀请一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体验虚拟游戏,其他学生通过屏幕观看,由体验的学生说出游戏内容,引出今天学习任务。

2.借助软件,自主探究,突破重点

借助“VR微生物食品检验室”虚拟现实技术、微课虚实结合,帮助学生认识革兰氏染色操作流程,并通过对学生考核,检验其掌握程度。

3.创设情境,规范操练,教师点评

在虚拟软件中学习了革兰氏染色操作流程后,学生进入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实操练习。首先,教师操作演示并讲解操作要领,随后学生独立完成此环节的操作,实时摄录典型错误操作案例,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并激发学生思考脱色时间的控制对脱色效果产生的影响。

4.借助微课,启发思考,突破难点

5.课堂小结,布置作业,知识迁移

由学生回顾革兰氏染色流程,教师总结,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布置两道作业,旨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五)教学效果

本次教学过程由借助“VR微生物食品检验室”虚拟现实技术创设工作情景,通过多种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与教学资源整合,实现学生递进、自主探究学习。课程实施结束后,发现采用信息化教学后,学生在应知知识理解、应会技能掌握两个方面综合测评成绩远高于用传统方式实施教学的学生测评成绩。本课程第二阶段的实训考核一次合格率明显提高。

四、对中职“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反思

(一)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成效

1.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就“食品微生物检验检测”课程中的“认识革兰氏染色”教学内容实施信息化教学情况来看,主要采取的信息化手段包括:(1)依托学校“微生物检验检测精品课程”平台、应知训练系统等数字化资源。(2)信息化导入新课,通过VR虚拟现实技术,以游戏的方式导入新课。(3)信息化贯穿整个教学实施过程,借助实时摄像技术拍摄学生典型错误操作案例。

2.提高了教师教学质量,增加了教师信息化素养的能力

为了能为学生创设更好的信息化教学环境,教师必须认真学习和研究各种信息化技术手段、运用各种软件和先进的信息化设备,提高自身信息化教学能力,从而满足教学上的要求。同时,信息化教学也提升了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加快了教师开展信息化教学的步伐,进一步推动了学校信息化的建设。

(二)不足之处

信息化设备的数量、更新维护以及使用率等有待进一步的提高,以满足更多教师的教学需求。同时,还要加强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整合食品专业各课程的信息化资源,完善食品专业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教师要积极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相关知识的培训,提高教师信息化技术应用的能力,还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信息化教学大赛和微课比赛,不断完善自身的信息化素养。

猜你喜欢

革兰氏食品检验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女性下生殖道分泌物检测中革兰氏染色法的应用分析
五代头孢有何区别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草莓微生物污染分析及革兰氏阴性细菌和霉菌鉴定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临床检验检验前质量指标的一致化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