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信群的小组竞赛教学模式在实习生岗前培训中的应用
2018-03-03朱丽丽张瑞芹
朱丽丽,朱 博,张瑞芹
(新乡医学院护理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
岗前培训是本科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接受的基础护理技术强化训练,是熟悉临床护理技能、提高临床适应能力、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力的重要阶段。此阶段是护生对基础护理操作的再次熟悉,因此,若沿用传统的“示范—练习—回示”教学方式,不仅浪费时间,还会降低学生学习兴趣。鉴于此,课程组对实习单位进行广泛调研,本着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学习动机,更好地适应岗位需求出发,创新岗前培训教学模式,取得满意效果。
1 基于微信群的小组竞赛教学模式的提出
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高校教学理念和学习方式改革,慕课、微课等多样化的在线学习形式成为课堂教学的重要辅助[1]。但是,需要教师花费大量时间提前准备,掌握多媒体技术,无疑增加了教师工作量。学生也只是通过观看视频模仿单项操作,很难形成合作学习能力和解决临床复杂问题能力,不利于评判性思维培养和人文关怀能力提升。微信作为一种大众化的新媒体,支持文字、语音、视频、图片等资料收发,以其免费、便捷等特点迅速获得“90后”大学生欢迎。调查发现,微信软件在此次参加岗前培训的护生中使用率达97.7%。微信群是微信的主要功能之一,由于其容纳人数较多,为护生提供了一个新的开放的学习平台。教师和学生能够随时随地发布问题,其他成员共同讨论,提出不同意见及解决方法,促进思维不断延伸。
小组竞赛式学习从合作学习入手,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为目的,将教学目标任务化,通过分组竞赛,促使学生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完成任务,满足学生内在需求[2],通过组间竞赛实现共赢,进而使学生获得自豪感和荣誉感。
2 基于微信群的小组竞赛教学模式的实践
2.1 学生分组
合理分组是合作式学习取得成功的前提。本研究选择即将进入临床实习接受岗前培训的2014级本科护生作为对象(40名),均为女生。教师在充分了解护生学习基础、技能操作水平和性格、人际关系、沟通组织能力等综合素质后,根据互补原则,将其分为8组,每组5人,各组实力相当,以投票形式选一名组长。8组护生在两个实验室由不同带教教师指导完成学习任务。
2.2 学习过程
首先,指导教师根据教学计划提前对要强化训练的操作项目进行知识点凝练,将由我校参加全国首届本科护生临床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录制的基础护理操作技术视频材料于培训前1~2天发布至微信群。各组观看视频后集中讨论。
其次,培训课上,教师根据操作项目的难易程度,规定练习时间,各组成员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练习,如有疑问可请教指导教师,之后进入小组竞赛阶段。如氧气吸入术为常用护理操作,要求在7分钟内完成患者评估、氧气吸入、健康教育、氧流量调节和停氧等操作。指导教师要求各组用50分钟时间熟悉操作流程,讨论护理要点和健康教育内容。教师认真听取各组讨论,发现练习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学生操作手法,记录共性问题。
最后,进入小组竞赛阶段。每个项目由组长推荐一名组员展示,本组其他成员准备好手机、平板电脑、摄像机等电子设备,在本组展示及其他组评价时录像,并上传至微信群。展示过程中指导教师和其他组成员可随时设置临床情景,如患者是儿童、重度缺氧,应如何给氧,如何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考查操作者应变能力和小组讨论情况。5个小组逐一展示,最后由指导教师评价打分。
2.3 评价反馈
课程组制定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指标及分值。每项基础护理操作满分为100分,其中,指标1为基本技能(60分);指标2为职业态度(20分),包括操作者的行为、仪表、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能力;指标3为职业精神(20分),包括评判性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职业防护能力等[3]。指导教师对各组打分,并要求其自评和互评。选出得分最高的小组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如护士头花、怀表等,并计入平时成绩。各组课后观看微信群上的视频,进行小组间比较以及自评和反思。
3 教学效果
3.1 护生职业态度和执业精神得到培养
该部分教学内容共分为5次课,尽管每次竞赛各组间基本技能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但组内纵向对比发现,护生基本技能得分明显提高,尤其是在操作熟练度、操作规范性方面;而且护生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也随着竞赛次数的增加逐步提高(P<0.05)。通过基于微信群的小组竞赛教学,组内成员互相沟通、设置恰当的临床情景,并不断模拟练习,使沟通自然而真实;学习成绩优秀的护生,能够在较快掌握技能的同时协助教师指导、帮助落后同学,充分发挥了互助精神;动手能力较差的护生,也不想因为自己而影响集体荣誉,会在赛前不断练习,赛后反复观摩微信平台上其他同学的操作视频,实现自我并获得认同[4]。
3.2 护生自主学习能力得以提升
各组将成果在微信平台发布,发现自己和他组的不足及优点,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有利于培养小组成员的责任感,为其提供施展才华的机会。指导教师可随时在微信群对护生进行辅导,督促护生学习,打破了时间、空间限制,使枯燥的书本知识“活”起来,使同组成员产生学习压力和动力,帮助护生克服学习上的懒惰思想,引导护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4 结语
技能竞赛不仅是护生展示职业技能的平台,也是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动力[5]。近年来,我校护生多次参加全国本科护生临床技能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激发了护生参与和竞争意识。因此,将竞赛机制引入岗前培训,在护生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技能的基础上进行分组竞赛,有助于提升护生核心竞争力。分组竞赛过程中,展示了我院护生良好的精神风貌和较高的技能水平,为之后走上临床岗位,促进就业奠定了坚实基础。指导教师应注意把握竞赛时间、频率,防止护生产生厌倦心理[6];鼓励平时成绩较差的护生积极展示,真正实现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1]孟凡立,陈琳.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学习空间构建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4,24(10):19-25.
[2]江玉兰,杨丽丽.技术课中分组竞赛教学法的实施步骤[J].教育研究与评论:技术教育版,2013(2):85-86.
[3]乔桂圆,王云翠,贺惠娟.实习前基础护理技术培训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4,11(2):125-127.
[4]林龙,张康.小组竞赛制在汽修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J].教育现代化,2016(32):256-257.
[5]殷勤,潘斌,张书,等.小组合作学习在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培训课程中的运用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145-148.
[6]张明华.“分组竞赛式”教学法在中职数学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职教通讯,2011(18):1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