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03唐燕萍宋炜熙丑天舒聂慧芳肖玉洁王彬彬
唐燕萍,宋炜熙,丑天舒,聂慧芳,曾 光,肖玉洁,田 莎,王彬彬,胡 琦
(湖南中医药大学,湖南 长沙 410208)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是一门重要且实践性很强的临床学科,学生既要掌握中医的“望、闻、问、切”,以及辨证论治,又要学习相关西医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非常多。对中医院校学生而言,传统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按照课本的章节安排,对某一种疾病按部就班地论述和讲解,按概念、源流、西医病因病理、中医病因病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西医治疗、中医辨证论治等的顺序教学,只注重知识传授,所培养的人才缺乏开拓创新的能力。因此,为改变传统教学方法,使学生从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我们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采用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取得了一定成绩,现介绍如下。
1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特点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启发式教学,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为重点[1]。通过将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恰当地运用到教学中,以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由此开展对各个知识点的探索学习,启发学生围绕病例研究、讨论并回答一系列问题,同时结合中西医临床知识,让学生在实际应用中掌握中医“证”与西医“病”的关系[2]。
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充分利用临床病例,将理论教学和临床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独立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把学生培养成高层次复合型中西医结合人才。
2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实施
2.1 教学病例的筛选
病例的选择是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教学所选用的病例要求与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针对性,可以选择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特别是急危重症病例。教学病例通常应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围绕一个教学重点,包含较多的知识信息,难度适中,既适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把控,又使学生容易接受。此外,教学病例应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是新知识衔接的桥梁,可用于引入新的教学内容,还要能反映出疾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以及同一患者在同一疾病的不同病程中所采取的不同治疗措施,是现实问题的缩影。比如学习脑血管系统疾病,可以选用脑梗死病例,脑梗死是脑血管系统的第一类常见病,属多发病,且脑梗死在急性期、恢复期和后遗症期的处理措施不同,所以将脑梗死作为典型病例教学非常合适。
2.2 准备讨论提纲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相应的临床病例,结合教学大纲要求,制作讨论提纲,将教学内容设置为许多小问题,使学生按提纲思路,思考问题并自学。设置的问题要与教学重点紧密联系,要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启发性,要求有助于学生对基本知识、基本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注重培养学生临床分析能力和解决临床问题能力。
2.3 课前预习
教师提前将讨论提纲发给学生,学生根据讨论提纲预习《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材中相应章节内容,并查阅相关资料,仔细思考、解答讨论提纲中的问题,同时也可提出新的问题。这个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每一个病例学习和答疑过程中,能锻炼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能力,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学习。
2.4 展开病例讨论
在教学中,由教师主持,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基础进行讨论。教师主要起启发和引导作用,学生踊跃发言,各抒己见,互相补充,据理力争。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综合分析问题能力。病例讨论结束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份病例作业,内容包括疾病诊断、鉴别诊断、检查、西医治疗方案和中医辨证分析以及治法方药。完成病例作业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理论知识、增强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以及分析归纳能力,还可以作为教学反馈,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
2.5 归纳总结
学生讨论完毕后,教师再进行集中授课讲解,同时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还对学生提出的一些共性问题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总结归纳本章节的重点与难点,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教学质量。
3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的优点
3.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病例导入式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通过多种途径获取知识、利用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促进学生开拓创新能力的发展。在探讨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分析能力、归纳能力和团队精神,使学生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处理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3.2 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一改过去以教师讲授为主体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能独立自主地查阅相关专业资料,完善了知识结构,培养了综合分析以及归纳总结能力。同时,由于抽象的理论融入具体、形象的临床案例中,使学生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了学习兴趣,由原来被动接受变为主动学习,主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活跃了课堂气氛。
3.3 培养了学生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医学生由于缺乏临床实践经验,面对错综复杂的临床疾病往往无所适从、束手无策,无法把理论知识准确应用于临床实际,无法开展有效的临床诊断和救治。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学中引入病例导入式教学法,通过对真实病例的具体诊治,使学生掌握了临床思维,能将理论与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3.4 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
相对于传统教学方法,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病例导入式教学法要求教师除了课前必须认真阅读教材、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精心备课外,还要具备丰富的教学与临床经验、成熟的课堂组织能力和临床思维,还要善于创设情景,在教学中适时引入典型临床病例。通过组织学生对病例的讨论、诊治,培养学生临床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疑难问题进行准确又全面的解释,这对教师和学生都有帮助,能促进师生共同提高,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
参考文献:
[1]Dochy F,Segers M,Van den Bossche P,et al.Effects of problem based learning:a meta analysis[J].Learn Instruct,2003(13):533.
[2]潘卫东,孙燕,刘云.PBL教学与启发引导式教学相结合在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中的教学实践[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