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03刘臻华

卫生职业教育 2018年8期
关键词:温病医家导图

刘臻华

(甘肃中医药大学,甘肃 兰州 730000)

思维导图(mind map)是英国记忆之父、脑力开发专家Tony Buzan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通过研究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科学,发明的一种综合运用文字、符号、图片、色彩的图形思维工具。他认为“思维导图的核心思想是联想和关联,人们在联想和关联的环境下对事物的记忆会非常深刻”,并发现人类头脑的每一个脑细胞及大脑的各种技巧如果能被和谐而巧妙地运用,将比彼此分开工作产生更大的效率[1]。Tony Buzan思维导图使用可视化的方法通过放射状的图表绘制思维过程,其焦点集中在图形中央,分支从中央图形向四周放射,由关键的图形或者产生联想的关键词构成,形成一个树状结构。思维导图放射性思维反应和符合人类思维的自然功能,加之通过有助于视觉刺激的符号、关键词、颜色以及想象,增强记忆,有助于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由于思维导图具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创造积极的学习气氛,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在趣味中学会学习与思考等优点,近年来,推广使用思维导图,已成为许多国家的教育改革的策略之一。美国管理学家Tony Turrill认为:“应用思维导图的一个巨大优势就是随着问题的发展,你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温病学是研究温病病因、病机以及诊断治疗的学科,是中医学经典课程的主要课程之一。教学内容涉及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方剂学、中药学、伤寒学等所有中医基础课程,内容跨度大,且新概念较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不容易从整体上把握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不容易抓住重点,从而陷入死记硬背的误区。笔者认为在有限的教学条件束缚下,重视使用思维导图,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1 思维导图在温病学教与学中的运用

1.1 绪论中温病学从萌芽到发展到成熟的历史沿革

中医学中热病研究成果突出的张仲景时代(东汉末年)抑或河间时代(金元时期)均为军事割据、战乱频繁的年代,而清代温病学发展呈现鼎盛的局面,却与政治经济中心及密集人口从中原逐渐转向江浙关系密切。另外,这些时期发生的热病和瘟疫则成了外感病治疗经验积累的病例来源。在教学中,对以上相关内容进行相对深入细致的阐述,有助于学生认识温病学的重要性,更能深刻理解温病学派各个医家之间以及其与伤寒学派医家学术观点不同的原因所在。尤其是在绪论部分重点讲解刘完素及温病四大家的生平、所处年代背景、学术贡献及著作特点,对了解温病学派学术思想之间的传承、差异以及后续对本门课程重点内容的学习和掌握均有非常大的裨益。而此部分在学期初期,学生经过整个假期,还没有完全进入学习状态,另外忽视绪论部分的重要性也是所有课程学习的通病。然而在温病学教学过程中却绝不能如此。我们可以利用思维导图的优势,将这部分相对琐碎的内容串联起来,如首先把思维导图发给学生预习,然后引导学生在相应历史阶段、重要医家及其著作等关键词后面进行补充,最后完善思维导图。这样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在此过程中,教师需要设计出第一级的关键词和知识点,启发和引导学生去补充完善,而这些内容不仅仅是课本的,还可以是以前学过的,或者自己知道的,或从文献或原著中获取的,这样也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1.2 辨证体系的学习

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是温病学的核心内容,两者之间本身就有多层次的联系,所论述的内容大部分是相同的,只是观察的角度不同,这是学习温病学需要正确认识的一个重要思想,正如古诗中所说“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而如何能将其中主要内容明确地划分在不同辨证体系当中,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可能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和记忆。另外,两种辨证体系的每一层次和每一部分不但包含大量的教学重点,其相互之间的发展与联系以及这些发展联系出现的原因,也是这部分学习内容当中要求必须掌握或熟悉的,加之温病学较之前的专业课有大量新的概念和理论,这些都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困难和压力,而思维导图的运用,正体现出其优势所在,讲授是首先应遵循先简后繁的原则,如卫气营血各个阶段的辨证要点、主要病机以及相应的治疗原则,最后代表方药,是这部分思维导图的主要分支;接下来的分支可以体现每个阶段的常见证型、病机相兼以及治疗和选药的加减变化。另外,还可将相关的医家或著作中的论述分列于之下更细节的分支。最后将4个阶段的传变方向标出,并注明原因,相对完整的思维导图就完成了。这样不但主次分明,而且多个要素之间的关系也可清晰表达。

1.3 在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

复习课中运用思维导图能使学生形成条理性思维,从而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思维导图的设计简单,结构清晰,层次分明,便于对信息的组织和管理,因而可以帮助记忆。而它的开放性、扩散性,又可以包容每一个细微之处,即涵盖所有的知识点。另外,还可将温病学中重点和新出现的名词用不同颜色标记,这样也有利于学生把握重点,提高学习效率。

在课后,我们还可以鼓励学生,对于医家和著作颇为丰富的温病学,则更方便选取不同医家的不同著作以描绘思维导图。可供选择的著作有《瘟疫论》《温热论》《温病条辨》《温热经纬》《时病论》《疫疹一得》《通俗伤寒论》等,学生绘制思维导图后可比较不同医家之间的学术特点、用药习惯,总结其差异或传承的关系,甚至还可和伤寒学派的医家、医著进行对比总结。2思维导图在温病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优势

利用思维导图分析教学内容,可以帮助教师在备课时梳理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的精华所在,是教师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学生学习到知识的关键所在。使用思维导图可以准确迅速地将课程的重点和关键点找出来,提高备课效率。尤其对经验相对欠缺的年轻教师来说,思维导图可以在深入地分析教学内容、选择教学内容和手段上提供帮助。另外,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不同专业基础的学生,可以进行不同层次和分支的导图要求,而同一个班中的学生有时中医学水平或对温病学这门课程的兴趣相差也较大,所以可以设置思维导图分支,对不同专业、不同情况的学生给予相应指导,并鼓励学生依据自身特点相对深入地学习和研究本门课程,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1]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温病医家导图
烃思维导图
浅谈温病特色诊法之舌诊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第6章 一次函数
“正统四象说” 与“医家四象说” 相关问题辨析
清代著名医家莫枚士之《经方例释》临证用药思路探析
参与式教学法在温病学教学中的应用
留学生温病学教学体会
浅谈清代河南医家李守先《针灸易学》的学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