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校资助工作的学生感恩教育探究
2018-03-03刘曈
刘 曈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漯河 462002)
目前,为从各角度保障家庭经济困难的高校学生能顺利地完成学业,我国建立了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助学贷款、绿色通道、勤工助学等多元资助政策体系,但是随着资助工作由保障型转变成发展型资助的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问题。部分受资助学生不仅感恩意识缺失,而且在求学的过程中不追求自强自立,一味依赖“等、靠、要”来解决自身经济问题。
1 现状分析
1.1 受助学生现状分析高校受助学生大部分都具备
一定的感恩意识,但仍有少部分学生缺乏感恩意识。这部分学生对国家、父母、学校各类资助政策毫无感激之心,对给予其资助的社会各界人士漠不关心,且无视养育之恩,从不和自己父母沟通在校的情况。更有甚者,对社会资助人士询问其学业情况遮遮掩掩,甚至用谎言索要更多的资助资金。
1.2 受助家庭分析
学生作为一个未来社会的主要参与群体,绝不仅仅是依靠学校培养起来的。“子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成长及品格形成具有重要作用[1]。但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很多经济困难家庭的父母为使孩子得到教育而外出务工,由于工作繁忙,家庭教育被忽视,家校联系越来越少。受助学生家长多为离乡打工人员,文化程度偏低,对国家资助政策一知半解,对学校资助政策的了解主要依赖学生。这很可能会导致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一旦学生思想不端正,隐瞒学校各类资助及所获资助情况,将会引起家长对于学校资助工作的误解。其中也不乏家长通过各种渠道帮学生隐瞒家庭真实情况,从而获取国家、学校及社会各类资助。
1.3 高校感恩教育实施分析
随着高校扩招,毕业生人数也逐年上升,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学生选择学校时多以学校就业率为重要的参考指标,所以学校培养学生更多是以专业、课程、社会需求为主。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今天,中国传统思想道德文化影响力逐渐减弱,高校感恩教育主要依赖于资助系列活动或志愿活动,这些活动虽然能让学生从素质文化内涵上升到社会实践,但收效甚微。
1.4 社会文化环境分析
在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中国传统文化更是受到西方思想的浸透,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思想道德尤其需要通过各类媒体进行宣传。经济高速发展带来了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教育水平、师资力量以及基础建设都存在一定差距。强烈的对比导致了部分群体思想极度倾向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社会环境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心智发展,尤其是从高中到大学阶段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在大数据时代的今天,类似碰瓷、医患纠纷、扶老人被敲诈等负能量消息在一些媒体上被放大报道、广泛传播,反映出当前社会部分道德丧失、人情冷漠的情况,也使社会舆论冲突越来越激烈。
2 感恩教育的意义
2.1 对个人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看望某福利院残疾儿童时说过:“有一颗感恩的心很重要,所有的人都要有感恩的心。”这更加印证了感恩教育是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尤其是对于受助学生。感恩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2]。感恩是一种由内心发出的一种主动的行为,会带来积极向上的正面情绪,这种情绪会使人的快乐感提高,增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正面想法,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当个体的快乐或幸福感提升时,会使自己的人际关系变得更加融洽,也有助于提升个体的学习和工作效率。
2.2 对社会
社会是由许多个体汇集而成的有组织、有规则或纪律的相互合作的生存关系的群体。感恩教育在提高个体思想道德的基础上,对提高社会整体素质有促进作用。受助群体各种形式的感恩对于资助机构团体或个人是一种正面的肯定,更是提倡正能量的社会行为。感恩能够给予周围更多的人文关怀,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信任、相互理解,社会舆论更会向正能量方向发展。
3 感恩教育的措施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经历了西方各国的文化渗透、冲击后,想要在互联网时代恰到好处地融入学生教育中,绝非易事。目前互联网对于传统教育形式有了很大的冲击,也提供了更多的形式和机会。感恩教育将不仅仅限于“填鸭式”的说教,更重要的是利用如微博、微信及QQ等新媒体平台与学生生活贴近的载体进行传播与推广,加强感恩教育。
3.1 多层次渗透感恩教育
学校的感恩教育大多是通过课堂来完成的。对于受助学生来说,感恩教育不仅是一堂课,更是涉及生活、心理和精神层面的教育。农村学生占据了高校受助学生群体中的大多数,受经济、文化、信息、人际关系等方面,受助学生群体所面对的不仅是经济问题,还会涉及更深层次的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影响。
在课堂教育上,不仅需要在授课过程中渗透感恩教育,还要定期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系列班会活动,选择有意义的节假日,利用充满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带动感恩教育。在心理层面,学校需要构建完整的心理辅导体系,做到既在生活上扶贫,又在心理上疏导。辅导员除了多加关注受助学生群体的心理问题,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外,还应提升自己的心理沟通能力。一旦发现学生有自卑、抑郁、狂躁、焦虑等心理问题,能够从专业角度给出解决方案,正确疏导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时纠正受助学生的不良心态。在精神层面,将精神资助放在与经济资助同等重要的地位,引导受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利用多种渠道引导受助学生正视贫困,鼓励受助学生自信、自立、自强,努力创造属于自己的灿烂生活,鼓励受助者定期与资助者沟通生活及学习情况,表达感恩之心。
3.2 多元化宣传载体
未来社会建设的接力棒最终要移交到当今的学生手中,高校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阵地。高校感恩教育的宣传要利用丰富的载体资源,做到将感恩意识与理论实践相结合,通过提升受助学生的感恩品质,从根本上打动受助学生,内化感恩意识,让受助群体做到真正从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端正感恩的态度。感恩教育离不开最基本的课程载体,无论是专业课程还是文化素质类课程,都要适当地渗透感恩意识、营造感恩文化氛围。校园硬环境和软环境作为宣传的主要渠道,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校园建筑通过合理的设计、装饰可以呈现出感恩的精神,而校园软文化的建设可以加大感恩教育的影响力。
网络媒体时代,信息传播速度快、学生对电子产品越来越依赖,QQ、微信、MSN、微博等各类电子媒体平台对于感恩教育的引导及推广是快速而又贴近学生的载体,学校可以利用这些载体加大感恩教育的力度。
3.3 将感恩教育融入活动与实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理论离不开实践,将感恩教育巧妙地与实践活动相结合,让受助学生在参与活动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体验、领悟感恩,并将所学到的感恩情怀通过适当的行为表达出来。结合学校特色,积极组织以感恩为主题的实践项目和活动。如清明节组织学生到烈士陵园祭奠革命先烈,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在母亲节、父亲节来临之际,号召学生以独特的方式向父母表达感谢,让父母感受到来自子女的爱。此外,将受助学生组织成社团进行感恩教育。社团定期在学校分享交流自立自强经验和做法,到敬老院、福利院等进行爱心实践活动。
高校实施的感恩教育,既要重视培养受助学生的感恩意识,也应创造条件让受助学生参与更多的感恩活动,让其明白自己在受助的同时有义务对社会奉献爱心,明白感恩的意义。作为联系受助学生和家庭、社会的纽带,高校要做好与学生家长的联系工作,保持信息互通,及时了解国家、学校资助政策及学生受助情况,不让感恩教育出现断层。
参考文献:
[1]赫艳杰,张作平.浅析家庭教育环境下的思想政治教育[J].经营管理者,2015(23):393.
[2]赵德波.高职院校开展学生感恩教育的思考[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3(11):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