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光疗法联合50%硫酸镁湿敷治疗下肢丹毒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2018-03-03曦,沈洪*

关键词:丹毒红光硫酸镁

陈 曦,沈 洪*

(南通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0)

下肢丹毒是一种弥漫性炎症,主要是因溶血性链球菌侵犯皮内网状淋巴管所引起,菌素是通过皮肤或黏膜的细微破损处进入的[1]。毒素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状和局部肿胀,其主要原因是皮肤和粘膜损害。常规给予消炎抗菌,但短期内不易治愈,且容易复发,反复发作可致淋巴管阻塞,感染较重者可发展为败血症。本研究选取2016年3~7月收治的35例的下肢丹毒者,在50%硫酸镁湿敷的基础上给予红光照射,取得了疗效快、病程短、减轻痛苦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7月我院收治的70例住院下肢丹毒患者,其中男33例,女37例,年龄65~84岁。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两组患者年龄、持续时间、病情条件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选标准:患者意识清且获得同意;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热、患处疼痛,水肿,界限不清,皮温高等。排除标准:复发性已经成为一种慢性皮肤病者;患处皮肤有破损、不宜敷药者;消除过敏体质或本研究药物过敏。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50%硫酸镁溶液湿敷[2],在患处敷上用50%硫酸镁溶液浸渍的无菌纱布,待纱布干后取下,3次/d,15 min/次。

1.2.2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在硫酸镁湿敷间歇期用红光照射患处,使用GZ-630y型光子治疗仪(无锡亿洲光学电子公司),将红光瞄准需治疗部位,距人体部位以11~13 cm为宜,20~30 min/次,3次/d,以7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观察并记录治疗结束后的体征、症状、皮肤红斑、水泡,肿胀、热、褪色和恢复等,以及治疗效果。

1.3 护理方法

1.3.1 一般护理。治疗期间注意卧床休息,尽量减少活动,避免过度劳累,提高患肢30°~40°[3]。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勿抓挠,必要时与止痛治疗。

1.3.2 心理护理。做好解释工作,根据自身疾病的特点,加强心理疏导,告诉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治疗计划,增强患者的信心。

1.3.3 膳食指南。告知患者多食高纤维蔬菜,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禁食刺激、油腻、生冷的食物。

1.3.4 药物指导。常规予抗生素抗感染,体温恢复正常后仍要坚持治疗2周左右,注意定期监测血常规情况。

1.3.5 局部治疗。可以选择多种抗生素软膏、20%鱼石脂软膏或纯鱼石脂贴敷。在受影响皮肤部分可以用2%碘酒或0.1%依沙吖啶溶液(依沙吖啶)的解决方案。

1.4 疗效标准[4]

治愈:红肿热痛明显好转,附近淋巴结明显缩小或消退,体温、白细胞计数下降至正常;有效:红肿痛减轻,局部皮温稍高,附近淋巴结压痛减轻,连续监测体温逐渐下降接近正常,白细胞计数下降;无效: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红肿热痛明显,附近淋巴结肿痛,体温及白细胞计数变化不明显。总有效率=治愈率+有效率[5]。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实验组第4天有效率为82.86%(29/35),对照组第4天有效率为62.75%(29/35);实验组第7天的有效率达91.43%(32/35),而对照组为80%(28/35)。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第4天治疗后的效果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第7天治疗后的效果比较[n(%)]

3 讨 论

下肢丹毒是由A族B型溶血性链球菌侵入所导致的。主要诱发因素是皮肤或粘膜划痕或其他轻微的创伤,也可以由血液感染引起的。表现为色鲜红,压之褪色,有灼样痛,伴高热畏寒及头痛等[6]。在短期内不容易治愈,甚至可成“橡皮肿”[7]。多在免疫功能低下时发生。医嘱常规选择50%硫酸镁湿敷,其为高渗性药物,具有较高的渗透效果,可以快速消除局部组织周围的炎性水肿。红光治疗仪所采用原理是在不引起组织细胞损伤的基础上,对全身或局部刺激、调节和活化[8]。其主要作用为:改善血液微循环,促进肉芽组织再生及渗液的吸收,加速伤口和组织的愈合[9]。其治疗的加热效果并不强烈,不会刺激患处,同时又可以作用到较深的组织层。研究发现,实验组有效率达91.43%(32/35),高于对照组的80%(28/35)。两种方法联合使用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是一项护理新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1] 赵玉娟,蔡少峰.金黄散外敷联合红光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7):1026-1027.

[2] 单 靓.水胶体敷料联合喜疗妥治疗氨基酸外渗所致静脉炎的效果观察[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8):4356-4357.

[3] 程亚艳.护理干预对烧伤患儿并发惊厥的预防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2012,10(6):1644-1645.

[4] 郭宪伟.桃红四物汤合五味消毒饮加减联合抗生素治疗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6,16(1):35-37.

[5] 吴敬云,明清平,潘海涛.雷公藤多甙与丹参注射液联合运用治疗结节性红斑的临床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3):164-165.

[6] 姜 玉.马铃薯匀浆外敷与硫酸镁湿敷辅助治疗丹毒的对比研究[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3,34(16):2495-2496.

[7] 彭 玲.49例中药外敷辅助治疗下肢丹毒的护理[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5,13(1):120.

[8] 郑子义,霍海燕,王一菊,等.高能窄谱红光治疗下肢丹毒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5,8(4A):127-128.

[9] 史敏超.红光治疗仪原理及常见故障维修[J].医疗装备,2009,10:75-76.

猜你喜欢

丹毒红光硫酸镁
发红光的蔬菜
硫酸镁对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的治疗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尊严
移风易俗的路径探索——基于涴市镇红光村乡村振兴促进会的分析
黄马酊敷料外敷治疗急性下肢丹毒的疗效观察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丹毒夏季易发,防治做到4点
夏季脚底生“泡”,警惕是“丹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