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护理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观察

2018-03-03吴少燕

关键词:托槽口腔常规

吴少燕

(广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口腔科,广东 广州 510260)

正畸治疗是口腔科一种较为常见的治疗手段,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口腔功能,然而,因为正畸治疗的周期较长,患者容易产生负面情绪,导致其治疗时的配合度下降[1]。相关研究表明,对口腔正畸治疗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明显消除其不良心理,有助于提升治疗配合度,进而提高临床疗效。基于此,本研究为了进一步观察心理护理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选出本院收治的100例口腔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展开研究,并对比常规护理与强化心理护理的应用效果,见下述总结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2017年9月本院收治的口腔正畸治疗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与心理组,各50例。其中,常规组男24例,女26例,年龄20~48岁,平均(35.6±4.6)岁;心理组男23例,女27例,年龄20~48岁,平均(35.4±4.5)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组应用常规护理,心理组强化心理护理,详细内容为:①与患者多沟通交流,鼓励患者说出心中所想、所虑,尽可能地满足患者的各种需求,以拉近与患者之间的距离,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这对稳定患者情绪具有较大作用;②积极给予患者心理疏导,耐心、亲切地与患者沟通,消除紧张、焦虑情绪,在沟通过程中不断了解患者心理状态的改变,以便于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③帮助患者认识社会因素对疾病的影响,解决患者的顾虑,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案,通过语言等信息指引患者学习适应力,多鼓励、暗示患者积极改善不良心理;④向患者详细说明正畸治疗的相关知识,包括治疗流程、注意事项等,以让患者对其有进一步的了解,进而做好心理准备,改善急躁、恐惧等负面情绪,治疗过程中做好各操作步骤的讲解工作,以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⑤治疗后向患者讲解正确的刷牙方法,使用软毛牙刷,刷牙2~3次/d,3~5min/次,同时指导患者治疗后的饮食方式,食物不能过烫或过硬,告知患者吸烟对口腔卫生有不良影响,应尽量控制吸烟或戒烟;⑥与患者沟通时护士要注意其情绪和思想,尽量满足患者的心理需求,尊重患者的权利,给患者创造安全感、信任感和愉快感等精神环境。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价指标包括焦虑程度与抑郁程度,分别用SAS、SDS量表进行评分,分值越高提示程度越严重[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的配合度,分为积极主动型、客观被动型、厌倦抵触型;(3)对比两组患者的托槽脱落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P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心理状态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SD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心理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对比(±s,分)

分组 n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50 63.5±6.2 50.7±5.8 22.7±3.5 16.8±2.9心理组 50 63.7±6.0 41.0±4.9 22.6±3.3 8.5±2.7 P->0.05 <0.05 >0.05 <0.05

2.2 治疗配合度对比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时的配合度,心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时的配合度对比[n(%)]

2.3 托槽脱落情况对比

常规组患者的托槽脱落率为20.0%,心理组为8.0%,心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的托槽脱落情况对比(n,%)

3 讨 论

牙颌面部畸形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症,其致病因素包括先天性因素与后天性因素,患者临床上常表现出咬合关系错乱、面部比例失调等,会对患者的容貌、口腔功能等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也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3]。正畸治疗牙颌面部畸形的效果显著,手术成功率较高,因此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应用,能够在较大程度上改善咬合关系,促进患者口腔功能的恢复[4]。然而,由于该治疗方案的实施时间较长,围术期医院与护士、护士与患者、医生与患者之间的密切配合,是确保手术效果的基本前提[5]。

而对于有心理障碍的患者而言,实施心理护理可明显改善其不良情绪,促进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本研究对比分析了常规护理与强化心理护理的实施效果,结果表明,心理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说明心理组患者的焦虑与抑郁情绪均较轻微;心理组患者治疗时的配合度明显优于常规组,且大部分患者为积极主动型;心理组患者的托槽脱落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说明心理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于常规组。综合分析认为,心理组患者的护理质量优于常规组,即心理护理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用于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提升其配合度与治疗效果,值得推行。

[1] 夏咸志.心理护理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心理医生,2017,23(12):262-263.

[2] 黄志珍.心理护理在口腔正畸患者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4):58-60.

[3] 满 曼.心理护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保健文汇,2016(6):165-166.

[4] 张晓玲.口腔正畸患者的心理特点及心理治疗[J].饮食保健,2017,4(10):104-105.

[5] 刘 佳.心理护理干预对口腔正畸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6,3(13):56-57.

猜你喜欢

托槽口腔常规
托槽类型对前磨牙拔除病例前牙转矩控制的比较
常规之外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口腔健康
孕期口腔保健不可忽视
口腔健康 饮食要注意这两点
探讨常规课的高效课堂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正畸金属网底托槽脱落方式的观察
别受限于常规
儿童常见的口腔问题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