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ANP的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2018-03-02杨莉

市场周刊 2018年12期

杨莉

摘 要: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应用平衡计分卡法,从财务、内部流程、成长与创新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四个维度构建了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网络分析法建立了醫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模型。

关键词: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模型;网络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2-0197-02

一、 引言

随着人民群众对多元化医疗服务需求的日益增加,单纯依靠政府扶持公立医院提供医疗

服务已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为此,国家发改委于2014年颁布了《关于开展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可以在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领域尝试推进公私合作管理模式。随后国家各部委各部门颁布了一系列鼓励和支持公私合作管理模式在公共服务领域落实和发展的相关配套政策与法规。由此可见,国家在政策层面上是鼓励和支持在医疗服务领域采取政府与社会资本公私合作的管理模式的。医疗服务公私合作管理模式可以加快促进实现医疗服务可及性,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提高政府对医疗服务补贴的效率,以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最终实现政府、医院、民营资本投入方、患者多方共赢。因此,公私合作管理模式在医疗服务领域的推广应用已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随着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的落地发展,在实际进展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卫生管理者们开始认识到对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进行有效评价是成功采用公私合作管理模式的关键。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作为一种有效衡量和监督项目的手段,是提高项目实施效率的重要环节。基于此,本文在借鉴公私合作理论及绩效评价理论的基础上,应用平衡计分卡法,结合我国医疗服务的特征,通过文献研究及专家访谈,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构建了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网络分析法建立了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模型。

二、 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公私合作模式指政府与私营部门之间,为了提供某种公共物品或服务,通过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和职责,彼此之间形成一种伙伴式的合作关系,最终使合作各方达到比单独行动更为理想的结果。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是公私合作模式在医疗服务领域的应用,是卫生主管部门、公立医疗机构与私营部门之间建立起的一种“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长期合作,从而实现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服务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一方面可以减轻政府财政负担、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高医疗服务供给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私营部门的投资风险,实现多方共赢。

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必须遵循目的性、系统性和可操作性原则。目的性指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应依据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利益最大化为标准,绩效评价指标能整体上反映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的真实状况。系统性指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的选取应建立系统思维,从不同时期、不同利益方、不同角度、不同层次反馈绩效评价的现状。可操作性指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应选取概念明确,便于理解、可量化、易操作的指标。

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营运周期长,涉及的利益方众多,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可以确定卫生主管部门、私营部门和社会公众是三个主要利益相关方。基于卫生主管部门、私营部门和社会公众三方视角的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应强调平衡理念,考虑短期目标与长期战略,成本与效益,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等之间的平衡,从而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本文根据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平衡计分卡方法,结合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的特征,通过对医疗服务经营管理者,卫生部门管理者及医疗服务领域的研究者等深入的访谈调研,将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四个维度:财务、内部流程、成长与创新和利益相关者满意度,具体如表1所示。

三、 网络分析法及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模型的建立

(一)网络分析法

网络分析法(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ANP)是美国匹兹堡大学T. L. Saaty教授于1996年提出的一种在层次分析法基础上优化发展而成的适应于非独立递阶层次结构的系统决策方法,它适用于存在内部关联和反馈的复杂系统决策。网络分析法将系统元素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控制层,包括决策目标和决策准则,决策准则只受决策目标支配,彼此独立,是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决策准则的权重可由层次分析法计算获得。第二部分为网络层,它由所有受控制层支配的元素组成,元素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形成网络结构。控制层和网络层构成了典型的ANP层次结构,具体如图1所示。

设决策目标为A,控制层中准则为U1,U2,…,Un。网络层中元素组为Ui1,Ui2,…,Uij(i=1,2,…,n;j=1,2,…,m),网络层元素为次准则,元素组内元素按其对Uij的影响力大小进行两两比较,构造判断矩阵。网络层元素相互影响的判断矩阵整合起来可得到一个在控制层准则下的初始超矩阵,进而可得到加权超矩阵,根据加权超矩阵进行稳定处理,计算求出极限矩阵,最后得到指标权重排序。

(二)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上述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中确定的准则层内部各指标之间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相互影响和依存。如财务的融资与创新影响着医疗技术研发投入水平,社会公众对医疗服务的满意度影响着卫生主管部门对项目运营合作的满意度。对于这类复杂系统的评价问题,运用网络分析法能够系统,科学地对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进行评价。

根据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目标,对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系统分析。首先,确定准则层、网络层,设计各个层次中的元素。然后,将各元素组根据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目标进行相应的关联。按照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目标,元素之间进行逐一比较,若相互之间存在依存和反馈关系,应进行相应的关联,形成两两比较的判断矩阵,通过两两比较判断矩阵整合形成超矩阵,运用软件Super Decision进行求解,最后得出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指标因素及因素组权重排序。由此,建立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模型,如图2所示。

四、 结论

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评价是一个多层次综合评价问题,应根据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特性,结合专家讨论和广泛调查来确定指标的关联度。采用网络分析法对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进行综合评价,既能将影响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绩效的多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又考虑了各个绩效评价指标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能够准确地体现出各指标之间的关联程度,使绩效评价体系具有可操作性,有助于卫生主管部门更好地了解项目的实际状况,为有效监管项目提供科学的决策信息和依据,对保障医疗服务公私合作项目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封欣蔚,杨小丽,杨咪,等.PPP模式在我国医疗领域的应用现状[J].卫生经济研究,2017(2):14-17.

[2]黄亚江,孙洋冰,王艺璇,等.基于BSC和ANP理论的PPP项目绩效评价体系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8,16(4):14-20.

[3]陈龙.PPP项目绩效评价研究综述[J].财政科学,2017(4):90-96.

[4]Saaty, T. L. The Analytical Network Process: Decision Making with Dependence and Feedback[M]. Pittsburgh: RWS Publications,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