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业集群背景下人才集群研究综述

2018-03-02张永刚

市场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产业集群综述

张永刚

摘 要:在产业集群背景下,人才愈来愈呈现出集群化的倾向,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愈来愈密切,如何更好地集聚人才,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服务,需要从理论到实践的研究中吸收可资借鉴的经验。本文从人才集群的内涵、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关系、人才集群的形成机制、人才集群的实施策略等四个方面进行简要的综述,希望能对当下的人才工作有所裨益。

关键词:产业集群;人才集群;综述

中图分类号:F2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2-0177-02

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是产业发展的动力之源,人才竞争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尤其进入21世纪以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科技的产业化催生了人才集聚的效应日益突出。2016年3月5日,两会期间,习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海代表团的审议时,强调要以更加开放的视野引进和集聚人才,加快集聚一批站在行业科技前沿、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李克强总理提出,“要依靠创新驱动,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其中人才与产业是两大重要的引擎。而实践产业创新的关键落脚点是人才,优化创新人才的流动方式、集聚机制对于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孕育和发展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国内学界从1999年起开始关注人才集群,中国期刊网上的数据表明,从1999年起到2018年,以“人才集群”为篇名,累计收录条目18篇,说明对该问题的研究仍然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更多研究者的关注。

一、 人才集群的内涵

(一)人才集群的概念

什么是集群?“集群”原本用于生态领域,是表示生物族群的共生现象,后被引入经济学领域,汪华林认为,所谓“集群”,“特指大量产业联系密切的企业及相关支撑机构高度密集地聚集在一起的产业群现象”。在这样的产业群中,通常会有一个主导产业,与其辐射的附加产业,聚集在一起,形成彼此的分工与合作,组成完整的产业链条,它们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生物族群的共生关系。随着产业集群效应的显现,人才的集群也相应地伴生而来。“所谓人才集群,是指在特定空间或者特定专业领域内人才的集中,并且紧密联系,促进信息和知识的流动以及创新的产生,从而使该区域或产业经济形成持续、强劲竞争优势的现象。”

(二)人才集群与人才集聚的关系

李乃文、李方正《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互动关系初探》针对人才集聚与人才集群用法的混乱进行了辨析,他们指出人才集群与人才集聚有如下区别:①两者研究重点不同。我们理解通常情况下,集聚和集群表示的是人才流动的不同阶段,集聚发生在流动的过程中,而集群呈现的是集聚的结果,因此二者在研究中的重点也有本质的不同,前者重点研究人才流动过程,后者重点研究人才流动结果;②两者研究范围不同。人才集聚研究的是在某一行业领域内所形成的人才聚集现象;人才集群却是可以将范围扩大到相关度较高的诸多产业,研究的是产业群中的人才聚集现象,范围明显扩大了;③两者结果不同。人才集聚通常指的是人才流动产生聚集现象,但并不呈现人才之间的聚合关系,也就是说集聚的个体之间并不一定发生关系,产生化学变化;人才集群则重点体现化学变化之后的结果,呈现了集群个体之间相互发生的协作、竞争等关系,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人才集群是以人才集聚为基础,是更高层次上的人才集聚,二者之间是集聚的不同阶段,存在密不可分的复杂关系。

二、 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的关系

(一)共生关系

一定意义上说,产业集群和人才集群相互驱动,形成共生关系,共同促进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产业集群往往促进人才集群的出現,而人才集聚会反过来强化产业集群,二者之间呈现初辩证统一的关系。对于二者之间的共生关系,业已得到广泛的认可。李方正的《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耦合机制研究》基于生命周期理论的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动态耦合关系分析,认为:“在萌芽期,产业集群的主要任务是吸引人才,形成人才的集聚;在成长期,产业集群的主要任务是利用人才,形成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耦合效应;在成熟期,产业集群面临产业升级的需求,人才集群亦需要升级而支撑产业集群发展,因此,提升人才被放到首要位置。”

(二)互动关系

李乃文、李方正《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互动关系初探》重点论述了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指出产业集群是人才集群形成的基础,是人才集群的强大助力,为人才集群提供必要的生态环境;人才集群促进产业集群的增量,提升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汪华林认为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关系体现在四个方面:“第一,人才聚集有利于集群专业化生产。第二,人才聚集有利于增强集群的竞争能力。第三,人才聚集有利于集群区域社会化协作。第四,人才聚集有利于集群技术创新。”张霞、蔡根女《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认为:“产业集群是人才集群形成的基础,人才集群是为某一区域的产业集群服务的;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可以通过人才集群得以实现。产业集群现象与人才集群现象往往同时出现,互动发展、互相促进。”

三、 人才集群的形成机制

(一)政策依据

人才集群类似于产业集群,通常是在某一区域或某一系统中形成集聚现象,这种集聚是通过某种机制的引导和羁约来实现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人才集群的体制机制进行了关注:“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择天下英才而用之。打破体制壁垒,扫除身份障碍,让人人都有成长成才、脱颖而出的通道,让各类人才都有施展才华的广阔天地。完善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各方面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健全人才向基层流动、向艰苦地区和岗位流动、在一线创业的激励机制。加快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增强人才政策开放度,广泛吸引境外优秀人才回国或来华创业发展。”

(二)体制机制

在当下的人才工作中,要有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加快形成人才集群的体制机制,才能有效地促成人才集聚,要破除旧有的体制束缚,孕育全社会普遍尊重人才的风气,优化人才布局,推动建设人才顺畅流动的制度体系,建立起高层次人才柔性流动的机制,探索突破不同性质行业之间人才流动的壁垒,形成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制定激励奖惩的措施,为人才的成长提供所需的生态环境,让识才、聚才、用才成为社会的新风尚。张霞、蔡根女《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认为:“人才集群现象应为集群经济的属性之一,与产业集群的形成有着类似的机理”,这种机理表现在:①专业分工互补机制;②交易成本机制;③知识外部性机制;④创新机制;⑤竞争合作机制。

四、 人才集群的实施策略

产业集群背景下,人才集群的主要影响因素在于产业的类型及吸引度,当然人才生态环境也是重要的因素,层出不穷的各类人才政策也在不断地增加着人才集群的砝码,是促成人才集群的变量因素。总体来说,人才生态环境的好坏与人才集群的规模呈正比,因此,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共识。

(一)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

应该来说,人才环境对人才有很强的吸引力,当前各地各级政府也都在营造人才环境上下足了功夫,不断有各种人才待遇和人才工程竞相而出,令舆论为之侧目,这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对人才工作的关注度,也有效地引导了人才集聚,但由于各地区政策的差异性,尤其是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人文环境优越,人才集群呈现出孔雀东南飞的现象。因此,中西部欠发达地区更要关注人才的流动现象,制定切实有效的吸引人才的举措,避免造成人才枯竭,影响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二)做大做强产业集群

产业集群是人才集群形成的基础,只有根据区域发展的需求,合理规划促成产业集群,培育特色产业,不断增强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形成在该产业领域范围内的举足轻重的影响,吸引人才为了更好的发展平台集聚而来,进而使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关系,促进产业集群的提档升级,进一步做大做强。朱杏珍《人才集聚过程中的羊群行为分析》认为在人才集聚过程中应重视羊群效应,政府、企业及相关部门应采取积极措施,培养“领头羊”、吸引“群羊”,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具体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①寻找和培养“领头羊”;②营造优于人才原地的政策环境;③企业用人理念升级;④优化人居环境;⑤增强市民包容性。为人才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吸引人才的重要因素,在這个问题上,无论是学界,还是政府、企业已经达成共识,各种人才工程层出不穷,力度也越来越大,全社会重视人才的氛围正日益浓郁。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树立强烈的人才意识,就是要求各级领导脑子要转过弯来,从执政兴国的高度,牢固确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第一资本、第一推动力的思想,坚持两个“一把手”抓第一资源,提高全党全社会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构建一个全新的人才发展战略体系。新时代已经来临,在产业集群背景下,人才工作面临着转型,一个更加重视人才、集聚人才、利用人才的社会氛围亟待形成,为实现人才强国的战略目标,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艳军.我国西部地区产业发展与人才集聚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4.

[2]汪华林.人才聚集:发展产业集群的基础保障[J].经济问题探索,2004(12).

[3]张霞,蔡根女.人才集群与产业集群的互动发展[J].重庆大学学报,2007(5).

[4]李乃文,李方正.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互动关系初探[J].产经评论2011(5).

[5]李方正.产业集群与人才集群的耦合机制研究[D].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2011.

[6]朱杏珍.人才集聚过程中的羊群行为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7).

猜你喜欢

产业集群综述
SAPHO综合征1例报道并文献综述
基于迁移学习模型的小样本学习综述
知识追踪综述
共指消解技术综述
面向自动问答的机器阅读理解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施工机群配置优化研究综述
基于产业集群导向下中小型企业工业产品创新设计模式再造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安徽省产业集群与城镇化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