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与南亚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2018-03-02辛怡诚梁慎刚

市场周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南亚农产品一带一路

辛怡诚 梁慎刚

摘 要:“一带一路”倡议是中国主要的发展规划之一,它强化了多边合作,发挥沿线地区区域优势,共同发展。南亚作为“一带一路”的核心地区,地处两个经济走廊的建设范围内,潜力巨大。运用引力模型,以农产品为切入点,研究中国与南亚七国间的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各贸易参与国的经济实力、地理位置距离、投资存量等因素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各国之间的农产品贸易。为进一步提升国家间的农产品贸易效率,应加强基础交通建设,推进贸易谈判,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关键词:“一带一路”;南亚;农产品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8)12-0169-02

一、 引言

2013年9月,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倡议。同年9月,习近平主席再次提出了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2015年,我国正式发文《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根据“一带一路”走向,陆上依托国际大通道,以沿线中心城市为支撑,以重点经贸产业园区为合作平台,打造六大经济走廊,推动国际间合作,共同发展。

南亚是“一带一路”的核心范围之一,马尔代夫、斯里兰卡位于中东和东亚之间的印度洋通道,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巴基斯坦位于中巴经济走廊的终点,印度、孟加拉国也是积极响应建设孟中印缅经济走廊,贸易潜力巨大。

南亚约有17.6亿的人口,其对农产品的需求是非常巨大的,过去十年间中国对南亚国家农产品的出口额约占中国农产品出口总额的2%,其上升空间还是很大的,利用“一带一路”这个契机,有助于我国的农产品“走出去”,也有利于南亚国家的产品“走进来”,形成优势互补。目前关于“一带一路”背景下,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的研究还比较少,区域间贸易的研究文献会更多一些,因此本文以农产品为切入点进行研究。

国内外学者广泛地应用引力模型来对双边贸易的决定因素进行研究。Assem Abu Hatab, Eirik Romstad, Xuexi Huo(2010)用引力模型方法分析发现人口、国内经济增长、汇率等因素的波动都会对农产品出口产生影响。李艳波、李波(2015),运用进出口贸易强度指数来研究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间的贸易联系,并将沿线区域划分为五大主题,分别计算得到中国与各区域间的贸易潜力,结果发现中国与沿线区域的贸易发展合作具有很大的潜力,但也面临着与各区域的贸易发展不平衡、贸易联系差距大、经贸潜力实现度不高等问题。谢涛(2017)在经典引力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对中国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测算其贸易潜力,并对如何推动中国农产品出口提出有效建议。但目前针对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潜力的研究还较少,所以本文以此为出发点,希望能为如何提升我国农产品“走出去”的效率,提供一些参考意见。

二、 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现状分析

本文中农产品的数据是依据WTO公布的《国际贸易统计》,选用了SITC Rev.3下的食品和活动食品及活动物(0)、饮料及烟草(1)、动植物油、脂和蜡(4)、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2,除27和28)。该统计口径较全面地涵盖了大部分农产品,被广大研究学者所认可。

南亚共有7个国家,分别是尼泊尔、不丹、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斯里兰卡和马尔代夫。印度、尼泊尔、不丹与我国西藏自治区相邻。中国和南亚进行贸易的农产品主要为纺织纤维类、肉类、水果蔬菜类、烟草类产品。从图1中可以看到,2006—2012年间中国与南亚七国的农产品贸易总体呈上升趋势,2012年之后略有下降。这十年间,中国与南亚七国的农产品出口贸易额基本稳定在中国农产品总出口额的2%,进口贸易额也稳定在中国农产品总进口额的2%左右。

在农产品结构方面,2011年以前中国向孟加拉国进口的农产品主要为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2011年后,中国对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的进口减少,对粮食及活动物的进口增加。2016年中国向孟加拉进口的粮食及活动物的总额首次超过了对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的出口总额。中国向孟加拉出口的农产品主要为粮食及活动物,且出口总量逐年上升,市场潜力大。中国与不丹的农产品进口贸易尚处于萌芽阶段,仅在2016年有过少额的粮食及活动物进口。中国与不丹的农产品出口主要为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出口额逐年稳进增长,2016年略有下降。中国与斯里兰卡的进口农产品主要为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2016年粮食及活动物的进口额首次超过了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中国与斯里兰卡的出口农产品主要为粮食及活动物,占出口总额的90%以上,且出口额逐年上升。中国与马尔代夫的进口农产品主要为粮食及活动物,进口额不高,2011年至2016年间进口额均在200000美元以下。中国与马尔代夫的出口农产品主要为粮食及活动物,且出口总额逐年上升,2016年已经超过了6000000美元,市场需求大。中国与尼泊尔的进口农产品主要为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但近几年进口额波动巨大,2016的进口总额仅2014年的进口总额的0.5%。中国与尼泊尔的出口农产品主要为粮食及活动物,出口总额逐年上升,2016年出口总额超70000000美元,市场巨大。中国与巴基斯坦的主要进出口农产品均为粮食及活动物,且进出口总额均呈逐年上升趋势。中国与印度主要的进口农产品為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但2012年后进口额逐年下降。中国与印度的出口农产品主要为除燃料外的非食用未加工材料,近几年出口总额较为平稳,变化不大。目前中国与南亚七国的农产品进出口总体规模还偏小,但呈现较为稳定的上升趋势,有较大发展潜力。因此本文对影响中国与南亚农产品贸易的因素进行确定,以便制定更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

三、 中国与南亚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一)引力模型

本文选用引力模型作为研究中国与南亚农产品贸易影响因素的研究基础。引力模型最早由Poyhonen(1963)提出,对物理学中的万有引力公式进行改良,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额替换引力,以生产总值和两国间距离替换物理质量和物理重心距离,研究国家间贸易关系。后来Anderson(1979),Bergstrand(1985)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对模型进行了重新推算,也得到了引力模型。目前,引力模型在学术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被众多学者所认可。

“一带一路”主要从缩短海陆运输距离、共同促进各国经济增长、提高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及签订更多的双边或多边自由贸易协定来促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多边合作。因此,本文在贸易引力模型的基础上适当改变,加入了经济发展规模、中国对外投资存量及自由贸易协定签订等解释变量,最终设定的模型如下:

lnxijt=a0+a1lnGDPit+a2lnGDPjt+a3lnDISij+a4WTOijt+a5CAFTAijt+a6lnFDIijt

变量含义及来源见表1,数据的时间跨度为2006—2016年,报告国是中国,伙伴国是南亚七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马尔代夫。

对于本文中的解释变量,初步的看法如下:进口国的GDP代表了一国当前的经济规模水平,也是衡量国家商品进口需求和出口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GDP越高越有利于国家间贸易的正向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距离越远,说明运输成本就越大,对于贸易呈抑制作用。签订自由贸易协议、同属于WTO,则有利于降低国家间的贸易成本,促进贸易发展。另外,“一带一路”倡议并不仅仅着眼于贸易的发展,同时还有投资的发展,随着投资的上升,对贸易也会产生促进作用。

(二)数据分析

本文使用的软件为Eviews6.0,对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总体进行面板数据的随机效应检验,回归结果如表2所示。

由表2可以得到,中国的GDP每增加1%,则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额将增加0.41%,p值小于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原假设一致。贸易伙伴国的GDP每增加1%,则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额将增加0.91%,p值小于0.1,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原假设一致。中国与南亚国家间的距离每增加1%,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额将下降0.78%,p值小于 0.1,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原假设一致。是否同属于WTO的回归系数为3.30,说明同属于世贸组织能够带动我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贸易的正向发展。是否与中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回归系数为0.15,说明自由贸易协定的签订有利于多边贸易的开展,p值大于0.1,呈非显著正相关关系,这可能是由于南亚七国中只有一国与中国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样本量不足所导致的。中国对南亚国家直接投资存量每上升1%,会使得中国与南亚国家农产品的进出口总额上升0.05%,p值为0.18,呈非显著正相关关系。

四、 结论与建议

中国与南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两国开展农产品贸易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作用,伴随两国经济实力的上升,农产品贸易也会随之上升。目前中国与南亚等国在经济上都呈增长趋势,因此未来农产品贸易的发展空间巨大,未来应该加快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印缅经济走廊的建设,打通中国与南亚的贸易之路,完善交通的基础设施建设,并积极推进双边贸易协商,降低关税和打破非关税壁垒。

同属于WTO对于中国与南亚农产品贸易发展也起着促进作用,WTO的成员国遵守相同的贸易条约,彼此间享有最惠国待遇。因此,贸易一体化对于国际贸易也非常重要,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由于信息不对称而造成的贸易成本,提升貿易便利程度。目前,中国已与巴基斯坦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与印度也在紧密磋商中,这为中国与南亚各国的农产品贸易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玉娥,曹历娟,魏艳骄.农产品贸易研究中农产品范围的界定和分类[J].世界农业,2016(5):4-11.

[2]林民旺.“一带一路”建设在南亚:定位、进展及前景[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7(4):154-162.

[3]Hatab A A, Romstad E, Huo X. Determinants of Egyptian Agricultural Exports: A Gravity Model Approach[J]. Modern Economy,2010,1(3):134-143.

[4]谢涛.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农产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研究[J].世界农业,2017(3):132-138.

[5]陈郴.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贸易潜力实证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7.

[6]李艳芳,李波.中国与“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区域/国家的贸易联系和贸易潜力分析[J].南亚研究季刊,2015(3):98-108.

猜你喜欢

南亚农产品一带一路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南亚》教学设计
山推成功拓宽南亚销售渠道
农产品争奇斗艳
“9.11”事件后美国南亚政策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