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2018-03-02袁旭
袁旭
摘 要:数学来源于生活,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引导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教学,往往事半功倍!本校的“耕读园”给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实践场所和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的机会。结合数学的各个知识点,我们构建了若干小的教学模式,用这些模式来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耕读实践;数学学习;学习模式
实践不仅仅可以检验真理,也是学习的好途径!要学好数学,学生也离不开实践。本校的“耕读园”就为学生学好数学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途径。下面笔者就学生在耕读实践中学习数学的模式,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在耕读实践中学习计量单位
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计量单位的学习一直贯穿始终,有相当多的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有一定的困难,其实,归根究底,还是因为他们缺少实践造成的。如果我们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农场,那绝对是另外的结果。我们通过实验,发现计量单位的学习,都可以在学生耕读实践的过程中来进行学习,用“基础教学—一目了然—验证纠错”的模式来教学。下面举几个例子。
1. 学习长度单位
对于毫米、厘米、分米、米和千米这些长度单位,小学生不易掌握。我们在教学中,从一开始就从整体上把握,把长度单位的教学分为两大步,“米”(包括“米”)以内的长度单位一起教学,而较大的长度单位“千米”,则等学生熟练掌握了前面知识后再单独教学。如“米”以内长度单位的教学,我们可以按模式这样进行:
(1)基础教学。首先让学生从尺子上指出多长是1厘米、1分米和1米,然后引导学生去了解自己的“身体尺”:量一量自己的一指宽,一指长,一拃长,一庹长,一脚长,一步长等,并且牢牢记住。
(2)一目了然。所谓“一目了然”,顾名思义,就是指让学生在不凭借任何工具的情况下,仅靠目测来解决实际问题。本校同学在田间地头劳动的时候,可以引导他们边劳动边学习。比如,摘豆荚前,指着一块地,让学生说一说从这块地的这头到那头有多远,这块地有多宽。让学生练习目测,并且将自己估计的长度写下来,作为下一步学习的依据。
(3)验证纠错。学生估计好结果后,在小组内相互说一说,并初步交流一下各自的结果和理由,然后既可以用米尺等工具去量,也可以用沿着田边走一走等不同的方法去验证,允许有一定的误差,但估计错误的同学,要结合“身体尺”或测量工具说一说原因。
这样,学生在猜測、交流和纠错等实践活动中对长度单位的认识会进一步得到加强,有助于学生建立长度单位的表象!这种学习效果和“纸上谈兵”有天壤之别!
2. 学习面积单位
学生对面积单位和长度单位很容易混淆,为了帮助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同样结合耕读实践进行教学。
(1)基础教学。在学习了什么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后,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硬纸板或其他材料制作三个模型:分别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的正方形。制作好模型后,让学生在生活中找一找哪些物体的表面大小大约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和1平方米,在面积单位模型上指一指相应的长度单位,弄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知道面积单位模型的边长就是对应的长度单位,初步建立面积单位的表象。
(2)一目了然。带领学生来到田间,比如在种花生之前,让学生仅凭目测,估一估花生地的面积,每平方米大约需要多重的种子,那整块地又需要种子多少千克呢?让学生将自己独立思考的结果先写下来,作为交流的依据。
(3)验证纠错。学生将自己估计的结果和其他同学相互交流,有不同意见就说一说自己的想法,最主要的是弄懂长方形地的长与宽对我们估计面积时的作用。教师引导学生将模型放到耕地上,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最终在实践中明白:地的长是多少米,沿着长就能放几平方米,宽是几米,就能放几行,所以长方形地的面积是用长乘宽的方法去计算。最后引导估错的学生说一说错误原因,及时小结。
3. 学习质量单位
小学里的质量单位教学,其实不像中学物理课那么严谨,质量和重量有点混为一谈,但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出于理解的需要,在教学中,我们还是让学生去感受重量为主。在学习质量单位时,“克”和“千克”是基础,有关“吨”的教学要稍滞后。以认识“千克”和“克”为例,我们同样可以这样教学:
(1)基础教学。课上,让学生带2分钱的硬币,让学生先掂一掂,去感受大约1克到底是多重;然后再让学生掂一掂1千克的物品到底有多重,如1千克的种子或者大米等。
(2)一目了然。在学生进行耕读实践的时候,比如把全班同学收获的红薯堆在一起,估一估全班一共收获了多重的红薯,也可以评选出红薯冠军,让同学们估一估它的重量,把自己估计的重量先写下来。
(3)验证纠错。将自己估的结果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把真实重量称一称,来验证哪些同学估得正确,对于估的结果差距较大的,反思原因,可以把重量和平时比较熟悉的一些物体进行对比,从而发现估计的不合理。
从这三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结合耕读实践来教学,既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能使学生较轻松地掌握数学知识,一举多得!
此外,像体积单位、时间单位等,也都可以结合耕读实践来进行教学,我们的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将每一个小的知识点都变成综合实践课,事实证明,这样的教学效果是非常好的。
二、在耕读实践中理解数量关系
学生对于数学相关的量之间的关系,往往不理解,经常弄错。而我们如果将数量关系与实践生活相联系,而不是割裂开来,学生理解起来要轻松许多。下面笔者举几个例子。
1.在耕读实践中理解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之间的关系
这三种量之间的关系单纯靠说教,学生的印象不深,也不怎么理解,数量关系式经常写错。但如果与同学们的耕读实践相结合,那么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比如,学生到田里拔草时,把学生分成两组,先让第一小组拔,给他们计时,看第一小组的同学1分钟内大约拔了多少千克的草,再让第二小组的同学去拔,同样给他们计时、称重。
接着,引导学生理解什么叫“工作效率”。如果第一小组拔了2千克,第二小组拔了3千克,那么第一小组的工作效率就是2千克/分,第二小组的工作效率是3千克/分,现在如果两个小组拔草的速度(工作效率)不变,那么30分钟后,两个小组分别拔了多少千克的草?
结合这样的耕读实践,学生肯定不会再犯“30÷2=15(千克)”这样的错误,从而明白30分钟是“工作时间”,要知道一共拔了多少千克的草,就是在求“工作总量”,应该这样算: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很轻松地理解了这一难点。
2. 在耕读实践中理解种植面积与种植棵数间的关系
有些同学经常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弄不清用什么方法来进行计算。比如“每平方米种2棵果树”和“每棵果树占2平方米”这两种条件是非常容易弄混的,在知道种植面积的情况下,有些学生弄不清是用乘法算还是用除法来算,那么,就让他们去按要求种一种吧。
将学生带到开心农场,让他们分别按两种要求去种植,看看有什么区别(本校农场以学生实践体验为主,产量其次)。“每平方米种2棵”,种植的时候要先测量出1平方米大的地方,种2棵,然后再量出1平方米,再种2棵……一块地一共种多少棵,就要看这块地一共多少平方米,有多少平方米就有多少个2棵,应该用乘法进行计算;而“每棵果树占2平方米”,种植前,先量出2平方米的地方,种1棵,再量出2平方米的地方,接着再种1棵……这块地一共种多少棵,就要看这块地里一共有多少个2平方米,应该用除法进行计算。
这种先种植,后列式的实践经历,不仅能纠正学生错误的思考方法,还能够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乘除法的意义,最为主要的是能够很好地帮助他们理解各数量之间的关系。
三、在耕读实践中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在高年级,我们还尝试了“综合模式”,所谓“综合模式”,是指在耕读實践的过程中,凡是与数学知识相关的内容,都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尝试、思考、交流和验证纠错。下面我们以种萝卜为例,说明本校的综合模式的理念。
1. 测量并计算种植面积
在了解如何种植萝卜的基础上,学生首先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种植的面积是多大,这就要用到测量和计算平面图形的相关知识了。
2. 购买种子需要的知识
在明确了需要多少种子的基础上,需要考虑到种子站有多远,用什么交通工具,需要多少时间,这就要求学生会熟练运用速度、时间和路程的数量关系了,什么时候出发,经过多长时间,什么时候到达等。购买时,还要会运用单价、数量和总价间的关系,否则不会计算需要用多少钱,找多少钱等相关问题。
3. 种植效率等相关问题
种子买回来后,怎么种植呢?这就要求学生会合理分配任务,多少同学为一组,小组内的同学如何分工?每个小组种植多少面积?按照各个小组不同的种植效率,他们分别需要多长时间完成任务?这些都需要学生自己去考虑、计算并交流。
整个种植过程中,数学知识的运用无处不在,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学到的知识,不再是空洞的、抽象的,而是实在的、具体的,其乐无穷!
综上所述,我们充分利用学校的“耕读资源”来进行数学教学,构建学习数学的一些模式,这对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效果,是毋庸置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