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隔离走向全纳,“熊孩子”理应回“家”
2018-03-02张新华
张新华
[摘 要] “熊孩子”是客观存在的,把他们隔离在“特殊学校”不利于对他们开展有效的教育。全纳教育的推行有利于对“熊孩子”开展无歧视的针对性教育,是教育公平的体现,更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关键词] “熊孩子”;全纳教育;教育公平;有效教育
成绩差,欺负同学,惹是生非,甚至明目张胆地与教师对着干,如此等等,这样的“熊孩子”没有哪一个教师不头痛。但头痛归头痛,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学校作为一所教育机构,不能够,也没有权力歧视这些所谓的“熊孩子”,更不可以把这些“熊孩子”贴上特殊的标签,进而推到所谓的“特殊学校”进行集中学习改造——这有悖学校教育的本义,有违为人师者的良心,更是逆世界教育潮流的一种行为。
为消除教育中对特殊儿童的歧视现象,真正实现教育的公平,使那些饱受歧视的特殊儿童能真正与同龄孩子一起快乐地接受常规学校的教育,以便使他们适应主流学校的学习生活,促使其身心得到全面而健康的发展,整个教育界一直都在不遗余力地倡导融合教育。在此基础上,1994年6月,整个教育界于西班牙萨拉曼卡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更进一步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教育理念——学校教育不应有任何分类,它理应接纳所有学生,反对任何歧视与排斥,以实现全民教育的目标——这就是全纳教育。
全纳教育是当前世界教育的一种潮流,是一种了不起的教育思想进步,它是对受教育者的尊重与一视同仁,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手段。
我们有一定教育经历的老师都会发现一个突出的现象:一个学生,你总是骂他笨,骂久了,他真的越来越笨了;一个学生,你嫌他与你对着干,所以你总是批评训斥他,批评训斥久了,他还真的处处与你对着干了;一个学生总是我行我素,时时惹是生非,你总是让其他学生远离他,孤立他,孤立久了,他便更变本加厉了,总是没事找事,不断惹麻烦……为什么会这样?有心理学家给出了解释:破罐子破摔心理。而且这种心理普遍地存在于青春期的孩子身上,即逆反心理。也正因如此,我们才要倡导赏识教育,才要确立一个观念: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那么,基于上述认识,我们的全纳教育相较于隔离教育,对“熊孩子”有何非同一般的意义呢?
其一,让“熊孩子”回归正常班集体,可以淡化他们身上特殊之处,至少是在心理上给予他们暗示——他们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之处,这样他们才能更好地融入群体之中。教育,不能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更应是心灵的浸润。一个学生一旦被排斥在群体之外,那种不被认同的刺痛必然会时时刺激着他,让他产生隔阂感,这对他接受教育、改正缺点是极其不利的,甚至有可能起反作用,使他如上文所说的那样变本加厉起来。
其二,让“熊孩子”回归正常班集体,可以利用群体力量约束“熊孩子”身上特殊之处,起到改造之效。人都有从众心理,这一点在“熊孩子”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熊孩子”之所以成为“熊孩子”,他们大多数缺乏明辨是非及自控能力,喜欢从众。若把这样一群孩子集中在一所所谓的“特殊学校”中,這就不得了,他们就会相互影响,形成极其糟糕的群体文化,进而使他们变本加厉,更加顽劣。反之,如果把他们融入正常的班集体中,则可以让正常班集体中的正能量不断地约束他,影响他,在潜移默化中改造他。退一万步来讲,即使这正常班集体对他的影响、改造成效不大,至少可以防止他与其他“熊孩子”抱成团,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这对一个“熊孩子”来讲也是意义深远的。
其三,让熊孩子回归正常班集体,可以便于教师对该“熊孩”子开展有的放矢的积极教育。这种有的放矢的积极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是教师的时间与精力能跟得上,便于开展针对性教育。对“熊孩子”的教育是一个相当费时费力的活。试想,在所谓的“特殊学校”里一个班几十人都是这种“熊孩子”,又有哪个教师有这么多的时间与精力照顾到每一个孩子?而在正常班级中,教师要面对的就那么一两个“熊孩子”,相对来说,就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对其开展针对性教育。二是便于打造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文化,进而影响“熊孩子”。在对孩子进行有效教育时,班集体的力量是不容忽视的,这就是前面所说的从众心理的作用。试想,在所谓的“特殊学校”里一个班都是“熊孩子”,教师想打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充满正能量的班级文化是何其之难,而在一个正常的班集体中打造这种班级文化肯定会容易得多。这也是把“熊孩子”放在正常班级的最大好处。
总而言之,“熊孩子”虽然客观存在,但从全纳教育理念出发,我们的教育不应存在所谓的“特殊学校”。因为,普通学校就是所有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家园”,他们都是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隔离就意味着歧视与抛弃,这对被歧视与被抛弃者来说绝非幸事,毕竟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同样,能挽救一个“熊孩子”,自然功德无量,所以“熊孩子”有权,也理应回“家”。
(作者单位:江苏溧阳市社渚中心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