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度尺式达标评价在学校管理中的应用
2018-03-02刘纪挺
刘纪挺
[摘 要] 当前,学校各种评价制度绝大多数是给被评价者排序,通过排序遴选出个别优秀的代表,给荣誉、发奖励,通过表彰极少数的优秀代表,以期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结果却往往是打击了多数人的积极性。如何使学校评价满足每个被评价者的心理需求和精神期待,让评价真正成为能撬动所有成员工作积极性的杠杆,是学校评价变革的最根本目标和最迫切任务。
[关键词] 刻度尺;评价;学校管理;应用
一、刻度尺式达标评价的核心理念
刻度尺式達标评价,就是设定各项工作的不合格、合格、优秀、榜样等不同等级的评级标准,或以赋分的方式设定各项工作的评分标准,管理者根据每个被评价对象的真实表现,对照各级标准进行个体化的测量,达到哪个刻度(标准)就得到该刻度的评价等级或分值,被评价者之间互不影响。刻度尺式达标评价,优秀不限定数量,模范不拘泥时限,先到先优、后到也优,你优、我优也不影响他优。它适用于教师考核、教师绩效工资、班级量化评比、优秀学生评选等,操作简便,争议少。
二、刻度尺式达标评价的应用案例
案例一:以班级量化刻度尺式达标评价为例。第一步,要改变原来的扣分制度,变减分为给分,制定不达标、达标、优秀的分值标准。第二步,制定班级各项检查项目的达标正例和不达标反例。第三步,简化评价过程。只有达标和不达标两种等级,达标的计2分,不达标的计1分,计算班级每项平均得分和整体平均得分,分值在1~2分之间。第四步,用标准决定结果,达到1.8分的为优秀班集体,达到1.5分的为达标班集体,达不到1.5分的为不达标班集体。
案例二:改革前,学校评选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进步标兵,都限定班级名额和年级名额,致使很多学生虽然勤奋努力、进步明显,但是受到名额限制,没有上台领奖的机会。改革后,我们优化了评选进步标兵的刻度尺式评价标准。凡是考试成绩与上次相比,有3科成绩进步的都可以被评选为进步标兵;有2科实现不及格到及格的都可以被评选为进步标兵;有2科实现不优秀到优秀的都可以被评选为进步标兵;凡是在考试后的进步标兵民主测评中,认可票超过总票数80%的都可以被评选为进步标兵。只要达到以上四条评价标准之一,就可以被评为校级进步标兵。实施一年以来,此项评选共产生了800余位进步标兵,全校未获此荣誉称号的学生仅占总学生数的15%左右,这项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
案例三:改革前,学校组织艺术节,各班报节目都有数量限制,展演阶段也有节目总数量限制,导致一些优秀节目没有机会进入初选,部分质量较高的节目没有机会展演,很多学生失去了展示的机会。改革后,我们修订了各类节目初选和展演的标准,各班报节目不受名额限制,展演节目不受数量限制。这一制度既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又增强了学生排练节目的质量意识、标准意识,为更多的学生提供了锻炼、展示的机会。
三、刻度尺式达标评价的实践效果
实践前,评价就是排序排名,就是鼓励被评价者竞争。学校开展的各项评价活动,都是基于评选几个优秀、上报几个模范,这种“掐尖选美”式的评价,打击了多数教师的积极性,效果不佳。
改革后,都是提前给出“刻度尺的刻度和量程”,让被评价者自己和自己比,该评价方式最大限度地发挥了评价的导向功能,减少了因横向评价而导致的被评价者之间的矛盾。
四、刻度尺式达标评价的反思改进
刻度尺式达标评价的实施,也会遇到一些新的问题。问题一:原来的评价办法师生已经适应,虽然都觉得有问题、不太公平,但是对“新鞋”还是有些抵触。解决办法:广泛征求各方意见,举出模拟评价的案例,让师生变观看为体验。问题二:推倒原来的评价体系,重建新理念下的评价标准。解决办法:谁负责评价谁建构框架,谁被评价谁填充“血肉”。问题三:评价数据显著增多,任务量增大。解决办法:应用现代技术替代人工统计相关数据,借助相关软件提高评价效率。
经过两年多的改革,刻度尺式达标评价理念已经深入人心,这一评价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矛盾,由评价者给分数或等级变为被评价者自己去“挣”分数或等级,由被动变为主动。今后,我们要继续梳理每项工作的“每一个刻度”的评价标准,力求使评价标准更加精准、简约。
(作者单位:河北肃宁县砚昌中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