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律严明让“熊孩子”不再“熊”
2018-03-02陈铁
陈铁
[摘 要] 随着社会与家庭的变化,“熊孩子”也悄然出现,且有明显增多的迹象,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问题。要使未来社会更加稳定,就必须要教育和转变好“熊孩子”。本文简要分析了“熊孩子”产生的原因,在实践中“对症下药”,用严明的纪律来管束,努力让“熊孩子”懂规矩、讲规矩、守规矩。纪律严明的学校是管教“熊孩子”最好的学校。
[关键词] 教育;“熊孩子”;纪律;规矩;学校未来
“熊孩子”已经成为教育的一个热点话题,就在于这样的孩子越来越多,越来越“熊”,教师无法教育,家长拿孩子没办法,在校常捣蛋,在家搞破坏。怎样来教育这类孩子,是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当然,要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家庭、社会的共同努力。学校层面该怎样做呢?
要教育纠正好“熊孩子”,就要了解为何会出现“熊孩子”。所谓的“熊孩子”,他们身上都有共性的特征:不守纪律,不讲规矩,胆大敢闯,不顾后果,极其任性。产生的原因主要是在家庭,独生子女居多,他们从小在家受宠,是家里的“小皇帝”,要啥给啥,一个家庭形成了以孩子为中心的生活环境,大人围着孩子转成为常态,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自然就会没有规矩,也不知道有啥规矩。无论在校,还是在家都会由着自己性子來,捣蛋破坏也认为自己做了好玩。要教育纠正这类“熊孩子”的行为,核心就是把他们请进规矩的“笼子”。
“熊孩子”的教育不应设立专门的班级或学校,随班就读更有利于孩子的发展。一个班级全是“熊孩子”,怎么去管,怎么去教他们学习。他们当中有些孩子“熊”得很,天不怕地不怕,当他们相处在一块时,产生出的破坏力会放大数十倍,同学之间几句话不投机,就会大打出手。随班就读,把他们分散开来,一个班几个“熊孩子”,就难使他们成气候,相对而言,造成的破坏要小一些。
有些“熊孩子”在一个学校上了几年,“熊”性不改,且有严重发展趋势,可以考虑孩子转学,需要转到有严明纪律的学校,有良好班风的班级。在一个新的班级里,到了一个新的环境里,“熊孩子”都会不“熊”的,对转入的“熊孩子”,要上专门的纪律教育课,向他们告知学校的规章制度,班级的公约,逐条进行详细的解释,让“熊孩子”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做了不该做的事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对于转学的“熊孩子”,关键是要处理好他第一次的犯错,一定要让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行为,并有改正的意识。因为,班级有良好的班风,显然是一个纪律严明的集体,同学之间要相互监督,相互帮助。一个班级人人都守纪律,讲规矩,“熊孩子”在这样的环境里学习生活,也会受到感染,会不同程度地约束自己。曾有一个叫程灏的学生非常顽皮,经常在校捣乱,学校教育成效微弱,家长也没有办法,就转到了我校。刚来的第一天,班主任、任课教师、学校领导一起与他谈心,向他讲明我校的规章制度,要求他严格执行学校规定的“十不准”,让他要熟记在心。并且,还对他讲了,你在原校的表现,已经成为过去,到了新学校就要重新开始,同学、教师都不知道你以前怎样,你要好好努力,到新学校有一个新改变。开始两周,他还比较安稳,两周后,他对学校有些熟悉了,狐狸尾巴开始要露出来了。一天下午第一课后,一名同学哭着来报告说“程灏在她的书上用水彩笔涂了。”安慰这名同学,叫她不要哭,老师来帮你解决。来到教室,先查看了被涂鸦的课本,一看有两页被涂了很严重。把程灏叫到了办公室,让他看被他涂鸦了的课本,看了五分钟后,问他“你有什么感受?”他不吭声。便让他背诵“十不准”,然后对他说:“你自己说说有没有违反校规?违反了哪一条?”他细声地说了。“你把同学的书涂成这样了,怎么办?”他没有回答。“按照学校、班级的规矩,你把别人的东西弄坏了,就要赔。现在你们两人的课本互换。你去把自己的课本拿来。”他站着不动,想不换,我非常严厉地说:“课本是一定要换的,你不去拿说明你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的过错,还要好好反思。”过了一会儿,他把自己的课本拿来了,进行了互换。另外,还让他写一份检讨说明,并告诫他“这是你第一次犯错,写一份检讨说明交给我。如果第二次犯错,写了以后还要在班上读;第三次犯错,还要到隔壁的两个班上去读。希望你记好。”第二天,他交了检讨说明书。好了几天,他又犯毛病了,这一次是他影响同学做作业,一名学生作业没有做好,他去捣蛋不让这名学生好好做。学生来报告后,把他叫到办公室,“程灏,你知道自己该怎么做吧。”他慢慢地走到教室拿了纸和笔,站在办公室里写检讨说明。写好后,交给了我,我看了一下,写了还算可以。“陈老师,能不能不在班上读,我保证以后改正。”“不行。你上次已经写过一次了,才过了几天,你又犯错了。上次就对你讲清楚了的,学校、班级所订的规矩是一定要执行的。”下午第二课后的大课间,让他当着全班同学宣读了检讨。好了一阵子,一次做值日生时,他用笤帚往同学身上扔,对他进行了谈话后,要他明天早上交检讨说明,第二早上晨会课时,先在班上宣读,再到隔壁班上去讲,他不肯去,毫不客气地把他拖到隔壁教室前,站着就是不说,“你今天不讲,就一直站在这儿。”犟了一会儿,见没有余地,就小声把检讨书念了一遍,又到另一个教室念一遍。“下次,你再犯就在全校师生面前讲。”从此以后,他的行为一点一点地好转。一年后,他不再“熊”了,又转回到了离家近的那所学校。
教育“熊孩子”就是要让他进规矩的“笼子”,懂得讲规矩,自然就不会“熊”了。对待“熊孩子”,他的学习成绩可以暂时先放一放,重点是对他进行严格的纪律管束,让他守规矩。纪律严明的学校是教育改变“熊孩子”最好的学校。
(作者单位:江苏如东县九总小学)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