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设疑
2018-03-02葛翔
葛翔
摘 要:课堂设疑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笔者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设疑应“适度”、“适当”、“适时”,抓住学生疑难的症结,从而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进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设疑;适度;适当;适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8)01-044-1
在众多的公开课展示和日常的教学评估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教师要么设疑过于简单,缺乏新颖性和深度,到头來场面看似热闹,学生一无所得;要么缺乏梯度,难度太大,课堂上活跃的只是少数几个优生,而大多数学生只是充当陪读的角色,被弃在遗忘的角落;要么急于表态,一味地“释疑”,缺少追问和引导,让学生被动接受所谓的“标准答案”。出现这些现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片面地把提问作为向学生索取信息,完成教学任务的过程,而没有认识到释疑过程是激发学生主体意识和开拓意识的过程。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设疑是语文课堂教学中常用的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之一。教学过程本就是一个不断设疑、释疑以至解疑、无疑的过程。课堂上“疑”之设置,能引起学生的“思”“辨”,让他们于不知不觉间钻进理解课文的“圈套”中来,激发其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它更能使教师把课上“活”,揭示教材中各方面知识的联系,促进知识的同化和迁移。因此,课堂设疑是教学信息反馈的重要手段,是教师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一、课堂设疑应“适度”,巧设梯度,由易到难
课堂提问应该难度适中,依据学生思维的认识规律设疑,讲究提问的层次性。《教育学》中的“跳一跳,摘桃子”就是这个意思。如果学生“跳了几跳”仍未能摘下桃子,或者根本不“跳”便能摘下“桃子”,他们便会失去兴趣,这样的问题他就不会有新鲜感和吸引力,那么又怎能达到“设疑”的目的?
如在讲授高尔斯华绥的《品质》时,教师可以先提问:“文中对格斯拉店铺的描写有几处,有何异同?”学生通过对比阅读和思考,“跳几跳”,应该不难从文中找到答案,接着设疑“店铺为何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学生自然会得出“店铺的变化象征了主人公生活、命运的变化”的结论。一个新问题的解决,便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和渴求进步的内在动力。这时,教师再铺设一两个问题,如:“格斯拉制作的靴子质量上乘,为什么生活会发生如此大的改变?”“如果你是格斯拉,你会如何抉择?”通过巧设梯度,疏通学生思路中的淤塞部分,其它疑难问题便会迎刃而解。随着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学生会产生一种战胜“障碍”的满足感,品尝到释疑的欲望,进而打破其“唯教师独是”的依赖心理,张扬“学生主体”的全新观念和进取精神,推动教学进程的发展。
二、课堂设疑应“适当”,生动有趣,举一反三
课堂设疑,切忌枯燥无味。而应直接、生动有趣。“设疑”是一个抛砖引玉的过程,疑前引趣,能促使学生活跃思维,展开讨论,发挥想象,独立思考,从而活跃课堂气氛。
如在讲《廉颇蔺相如列传》时,不妨先问问学生“对赵国而言,你认为廉颇和蔺相如哪个更不可或缺?”讲《雷雨》时,可让学生讨论“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感情是真是假?”讲《奥林匹克精神》时,先让学生谈谈“你认为奥林匹克精神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只有提出的问题具有新颖性,才能激起学生释疑的好奇心、探究欲,拓展求异思维,引导学生跳出传统的思维模式,从不同角度看同一问题,找到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易于启发学生进行联想,拓展其思维广度。这不但有利于调动学生多方面的,不同层次的知识,拓展其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而且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三、课堂设疑应“适时”,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孔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他有时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作任何正面答复,只是尽量“叩其两端”,指出问题的正反面,反复提问,让发问者多动脑筋,自己提出适当的结论。这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方法是很可取的。同样,教师在给学生提问后,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他们,否则学生便只会依赖于教师把答案整理出来,人云亦云,邯郸学步。
我们不妨来看一段《拿来主义》的课堂教学片断:
师:穷青年得了大宅子这一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生:例证法,就是举例子。文中的“譬如罢”,就是举个例子的意思。
师(不急于纠正):例证法是议论文中常见的论证方法,所举的例子一般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思考):一般所举的例子应该是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很典型的事。
师:可是这个譬如好像是虚构的一件事,根本就不存在,怎么能做例子呢?
生(恍然大悟):不是举例子,是比喻论证!
师:这又是为什么呢?
生:这篇文章是谈如何对待文化遗产的,祖上留下来的大宅子与文化遗产两者之间有相似点,所以构成了比喻。
从上面的教学片断中不难看出,课堂设疑即使学生答错也不要急于否定,否则会挫伤学生的自尊心,打击他们发言的积极性,而应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进行追问,根据疑问的焦点,通过“启发式设疑”扶正其思维的方向,循循推进、诱导,最终引导学生自己寻找出正确的答案。
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中,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学生,而应鼓励、启发和诱导他们去积极思考,大胆发言。只有在学生“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未能”时,教师再根据其所需、所疑进行点拨、提问,才能达到设疑的目的。
总之,课堂设疑要“适度”、“适当”、“适时”,给学生一个往上跳的“台阶”和一个思考的空间,思维的余地。同时要抓住学生疑难的症结,从而对症下药,因势利导,进而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提高教学效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