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整体背景、目标定位与优势路径
2018-03-02朱国华张勤
朱国华+张勤
摘 要 国际金融危机倒逼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经济驱动战略刺激经济转型升级,中国政府在提出“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同时,深化双向并立的高等教育体系改革,时代主题悄然由“和平与发展”转向“改革与创新”,以上三大变化构成了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整体背景。应用型大学作为高级工程师人才的摇篮,在新形势下同时肩负着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两大新职能,是部分中下游研究型大学转型、应用型本科升级和民办高校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应用型大学建设应更加重视软实力建设即培育校园特色职业文化,坚守高校的精神家园;强化硬实力建设即培育一流的学科专业集群,提升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竞争力;突出创新力培育即持续增强创新应用研究,推动市场导向的产业融合。
关键词 应用型大学;中国制造2025;高等教育改革;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目标定位;优势路径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7)34-0051-06
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是继1929年经济危机以来对国际分工体系、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影响最深远的危机,诱发了全球性经济持续走低且复苏迟缓,倒逼世界主要经济体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出台经济驱动战略,推动经济转型升级,刺激企稳回升。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则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助推工业体系整体转型升级,加速创新要素驱动,由全球产业链的中低端生产国提升至瞄准中高端的创新型生产国。经济转型升级决定了人才需求层次的转变,直接促使高等教育改革重点集中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改革,即建立健全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应用型大学①的完整职业教育链,加速提升应用型本科的中坚地位,建设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应用型大学,助推国家战略实现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一、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整体背景
应用型大学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教育产物,折射出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趋势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求层次,其整体背景是经济因素、教育因素和时代因素共同作用在教育领域尤其是职业教育体系中的表征。
(一)经济因素:全球金融危机后世界各国经济驱动战略如火如荼
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了世界各国实体产业,撕裂了既有生产方式,主要经济体经济复苏迹象微弱,被迫启动产业转型升级,争相在互联网创新经济的驱动下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潮流。面对GDP增長率持续疲软趋势,见图1,美国率先启动“再工业化战略”,德国政府推出“工业4.0战略”,中国则推出“中国制造2025”。
1.美国加大再工业化战略推进力度
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随即启动再工业化战略,试图通过工业互联网建立起新的工业体系,培育未来经济增长点,引领全球产业转型升级。《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与机器的界限》白皮书发布标志着以工业互联网为核心的再工业化战略被确立为美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智能设备升级构成机器互联网;二是工业环节精确化构成信息互联网;三是大数据与工业体系对接形成物联网[1]。美国加速再工业化战略掀起了世界各国争相以互联网工业为核心的经济转型升级潮流。
2.德国稳步实施工业4.0战略
德国政府认为三次工业革命带来了机械化(工业1.0)、电气化(工业2.0)和自动化(工业3.0),而当今突飞猛进的互联网技术与日渐成熟的人工智能即将步入智能化(工业4.0),于是在2013年将“德国工业4.0”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德国工业4.0”的实现路径分为四步:一是通过技术革新实现实体产品的信息数字化;二是通过控件自主化实现设备智能化;三是通过通讯技术实现物联网信息实时化;四是通过系统软件实现生产自动化[2]。德国工业4.0战略在德国再工业化战略基础上,进一步明晰了经济转型升级的四个步骤,明确了互联网工业的发展方向。
3.中国力推“中国制造2025”战略
与美德在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以及产业链层次不同,中国工业体系整体对应中低端产品,其转型升级必然是系统性、全局性和整体性转变,通过三个转变即中国制造变为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变为中国品质、中国产品变为中国品牌[3],实现智能制造强国的后发优势和弯道超车效应。“中国制造2025”战略围绕一条主线即新兴信息技术与工业深度融合,重点关注十大领域,分三步走,集中解决五大关键问题即创新驱动问题、中国品质问题、绿色发展问题、创新人才问题和工业结构问题。这一战略抉择主要受制于中国经济结构和层级,也体现了当前中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定位和水平,反映出未来职业教育的人才需求。
(二)教育因素:双向并立高等教育体系改革的迫切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建设促使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教育产业化迅猛发展;当前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需求转向促使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即由既有的中职、高职高专拓展成完整的职业教育培养链,形成中职起点、高职承接、应用型本科中坚、工程硕士博士封顶的层次结构,真正打通职业技术教育的纵向培养通道,构建起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立健全学术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自由流动的横向通道,形成学术教育体系与职业教育体系双向并立的格局,见图2。
面对单一的行政化教育考核指标与资源分配导向,中国高等院校被迫涌向研究型大学的单一方向,出现同质化、单向度、滞后性等诸多问题。与此同时,职业院校则长期限定于专科层次,在人才师资上陷入逃离陷阱;在生源分配上陷入末批次保底怪圈;在产业融合上陷入低端生产线对接;在人才培养上形成蓝领惯性[4]。“中国制造2025”战略推动的产业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巨量具备扎实的基础应用技能和创新发展思维的工程师人才,而这是当前职业教育体系难以供给的。中国大力倡导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必然包括教育领域人才的供给侧结构改革,即在应用型本科建设的基础上尽快实现应用型大学改革的顶层设计。
(三)时代因素:时代主题由“和平与发展”转向“改革与创新”endprint
时代主题是一个时代发展变化的高度浓缩与精准概括,充分反映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上。工业时代以来的三次时代主题转换在产业和教育上反映尤为明显,见表1。
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间接影响了全球产业链和教育体系,而且预示着时代主题正在由“和平与发展”转向“改革与创新”,改革是面对后金融危机时代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长长期普遍乏力的必然选择;创新是对全球产业链各个层面、各个行业普遍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现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人才创新、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改革与技术创新、全球价值链重塑与理论创新。
1.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人才创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的重点任务是加强应用型本科建设,在此基础上培育一批职业技术教育顶级大学即应用型大学,在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上明晰了路线图与时间表。应用型大学甚至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核心仍然是人才创新,处于经济发展微笑曲线底端的产业迫切需要创新型科研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而新兴的互联网工业链企业组织形态发生重大变革,即中心工厂转向研发中心,在未来产业体系中,工程师人才需求将成为常态和主力军。
2.工业互联网及物联网技术改革与技术创新
在世界主要经济体纷纷推出改革战略后,技术创新成为支撑改革战略的关键,生产方式由自动化转向智能化,“机器换人”正在演变成“信息换机器”。在纵向上,工业互联网将彻底改变中心工厂的模式,用户参与的工业生产及个性化服务成为常态;在横向上,单纯的工业互联网融合被迫让位于全社会的产业组织网络化,分散的企业协同让位于行业协同创新。
3.全球价值链重塑与理论创新
互联网已经成为机器、电力、信息之后改变工业发展态势的里程碑,经历了“+互联网”阶段、“互联网+”阶段后,正在向互联网经济阶段过渡。互联网思维和工业互联网将从人联网、物联网、企联网和政联网等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重塑价值链,生产价值进一步被精密机器人代替,商品流通价值进一步被信息网代替,以产品智能化与信息化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体验将创造新的价值[5]。
二、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定位
应用型本科建设主要以普通本科院校、新建本科院校和独立学院为主,而应用型大学则是部分中下游研究型大学转型、应用型本科升级和民办高校跨越发展的奋斗目标。由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双元并立的教育体系将迅速建立健全,以学科建设为基准的“双一流大学”评估导向及财政支持导向迫使原先定位为研究型大学但长期被排斥在百名之外的高校依托学科优势向应用型大学转型,进而在职业教育体系中占据一流高校导向领先的位置。部分发展势头迅猛的应用型本科把应用型大学作为中长期发展目标,试图在职业技术教育内部抢占先机,跻身一流高校的前列。部分民办高校也极其珍惜高等教育改革良机,凭借机制灵活与规模效应积极调整发展战略,削弱补强,集优聚锐,迅速向应用型大学发展,提升学生培养层次。
除了工程师人才的摇篮这一应用型大学自身角色的目标定位,政府和行业企业也对应用型大学寄予厚望。在经济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中,应用型大学要肩负起重要动力源的职能;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应用型大学要肩负起协同创新中心的职能。
根据应用型大学发展方向驱动因素划分,常见的有市场主导型、学术主导型和政府主导型,见图3,原本坚守特色职业文化的应用型大学逐渐漂移,在主动力的驱动下融合新的职能定位,采取定向发展策略,进而改进学科专业群、搭建新型平台、提供定向服务。政府主导型的代表是德国与瑞士,其主导建立的应用技术大学与工业企业对接,并延伸至全球产业链,确保了德国工业品质。市场主导型的代表是英国,其创立的教学公司项目极大刺激了赴英留学,以沃里克产学研合作教育为代表的创新创业计划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学术主导型代表是美国,其凭借先进的科研学术对接行业企业,首创的企业孵化器释放了高校、企业、师生的创新力与创新创业热情,涌现出诸多引领行业潮流、创造新行业的伟大企业。基于国际社会的经验,我国应用型大学可从如下三方面进行定位。
(一)高级工程师的人才摇篮
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是高等学校的四大职能,其中人才培养是所有不同目标定位的高校共同肩负的职能。研究型大学培养科学研究未来领军人物与中坚力量;教学型大学培养未来教育的引领者与知识技能的传承者;高职院校培养工业企业需要的专门技工人才;应用型大学培养专业技能与知识创新并重的工程师人才等。
“中国制造2025”戰略是助推“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进阶的首个十年行动计划,其确立的新兴重点产业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物联网等主要以工程师人才队伍为主,随着发展纲要的稳步推进,工程师人才刚性需求激增,应用型大学必然率先肩负起为国家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的重任。
(二)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源
全球主要经济体复苏迟缓,经济形势整体走低,相继推出的转型升级战略必然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既有产业创新、贸易保护与内需刺激等方面展开,对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协会)、高校(职业教育体系)进行明确分工。“中国制造2025”战略明确提出,在经济转型升级的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政府主导制度供给,要进一步简政放权,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市场主导生态供给,赋予市场主体地位,激发市场活力;行业主导创新动力供给,推动各行业尤其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引领转型升级;高校主导人才供给与动力供给,建立起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大应用型大学建设。
应用型大学在经济转型升级乃至未来经济运行中均须承担重要动力源的职能,而非单纯的工程师人才供给。应用型大学作为经济发展的动力源之一,主要体现在校企联合基地、产学研基地、实习实践中心、企业孵化中心等多种形式的相互融合中。在相互融合中各种基地中心为应用型大学提供实践实训平台和创新研究的载体,而应用型大学将加速知识技能转化,实现动力供给。endprint
(三)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协同创新中心
基于政府主导、行业主为的动力供给,应用型大学更重要的是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成为协同创新中心。应用型大学的专业学科群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行业设定,人才培养围绕优势特色行业长远人才需求制定,创新动力供给围绕区域优势行业关键核心技术设置,产业联盟、研发联盟等协同创新形式围绕多方融合程度与融合需求协定,从而真正发挥优势行业对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孵化的作用,实现应用型大学对技术创新与孵化推广的产学研用一体化协同创新[6]。
三、应用型大学建设的优势路径
应用型大学目标定位主要是培养专业硕士博士层次的具有扎实应用技能和創新知识的工程师人才,但几类应用型大学朝向的高校均缺乏培养专业学位学生的经验。部分中下游研究型大学承担过一些专业硕士培养工作,但其应用性及其平台建设特色难显;几类应用型本科院校仍在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期,向应用型大学升级的瓶颈尚未突破,甚至没有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培养经验;部分强势民办高校积累起较大的规模效应且办学机制灵活,但往往过于集中学科横向发展与规模递增,优势学科集聚及应用性融合尚需提升。
部分中下游研究型大学转型、应用型本科升级和民办高校跨越发展以职业教育体系顶端的应用型大学为奋斗目标,具有各自优势与劣势,其路径选择与偏向重点也因校而异。但三类高校均须在优势路径中巩固三大实力。
(一)软实力:培育校园特色职业文化,坚守高校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各类组织的精神内核,是支撑其发展长度、拓展向度、影响深度的精神动力,是组织成员的精神家园。应用型大学应着力培育独特的职业文化,让学科专业的精神与大学的文化融为一体,成为高校的精神家园。
1.多层次基础性职业文化载体建设
应用型大学应突出以特色专业群与学科群为基础的职业文化,在课程、第二课堂、社会实践、设施、师资和制度等多层次凝练出职业文化的共享载体,通过互联网+技术向师生宣传教育,向社会弘扬报道,向行业企业展示公开[7]。常见载体建设以形而下为主,例如校史馆、雕塑、专业讲坛、开放日、宣传片、网站论坛、公益活动等;伴随新兴传播技术的有MOOCS宣讲视频、专业竞赛展示、专业性小众自媒体等;形而上的以各类规范办学行为的规章制度为主,这些共同构成了应用型大学特色职业文化的基础性载体。这些载体共同构成了应用型大学的外部环境和氛围,是师生耳濡目染的职业文化,是外部育人的重要方面。
2.指导性大学精神建设
特色职业文化及其载体经常被相互借鉴和模仿,属于高校文化与精神家园的表象和外围;而大学精神则是一所大学的精神追求,是深层次的文化自觉,是应用型大学的核心精神支柱。从动力源上看,有政府主导型、学术主导型和市场主导型;从行业专业上看,有工程类、机械类、信息类等;从发展历史看,有一般水平的研究型大学转型而来,有新建本科院校升级而来,有独立学院转型而来,有民办大学转设而来等;但终归围绕着学科专业,体现着社会价值,激励着一代又一代校友从工程师的摇篮中而来。
3.办学宗旨和办学制度是大学文化建设的内核
香港科技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斯坦福大学等世界一流大学的成长历程均表明了超越硬实力的更具深远影响的是大学文化。应用型大学必然需要形而下的实体文化载体和形而上的办学宗旨,不断培育特色的职业文化,坚守住应用型大学的自我追求。
(二)硬实力:培育一流的学科专业,提升应用型大学的竞争力
软实力引领应用型大学长远发展,而硬实力则拓展了应用型大学发展的空间、直接提升应用型大学的竞争力。在四大权威国际高校评估排行榜THE、US News、QS及ARWU中均更加重视基于一流学科的评估导向,弱化低水平、重规模的赋分指标。因而,应用型大学的硬实力更应该突出一流目标的学科群\专业群建设,突出国际视野的创新思维训练体系建设,突出高水平产学研基地建设。
1.一流目标的学科专业群建设
近年来,综合性研究型大学纷纷主动取消非强势专业从而加速了一流学科群竞争,例如2016年浙江大学一次性撤销硕博士专业34个,进而巩固和加强优势学科的长远发展。而应用型大学在学科群、专业群上面对自由市场需求供给的压力更加巨大,不但面临同类学科应用型大学的竞争,还面临着优势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取舍。应用型大学必然需要集中力量,重点建设优势学科群,实行以行业企业核心技术为中心的课程体系重置,实施以高校与企业互相流动的师资体系重组,实现以创新产品再现的实践体系重设,实践以创新思维训练为主的知识技能教育体系重整,进而迈向建设一流学科专业群的目标。
2.国际视野的创新思维训练体系建设
硬实力一方面体现于时时应用与定期评估,一方面体现于未来人才的价值再现,即当前的知识储备、实践训练、思维创新等均由培养的工程师人才在行业中体现出来。其中,国际视野的创新思维训练发挥着更加重要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应用型大学可以通过课程体系重置、增加创新性课程和创新性实践环节实现传统思维的超越。二是应用型大学可以通过实践体系重设实现跨界思维的深度思考,实践体系应发挥传统行业专业直接对接的优势,也应该提供行业全流程的浅程度实践,甚至增加游学项目为主的跨界实践训练机会。三是应用型大学可以通过国际视野训练实现时代趋势融合思维的导向,为未来知识创新奠定更加宽口径的知识和视野储备。
3.高水平产学研基地建设
有了一流的学科群和一流的应用型创新型师资团队,必然需要由内而外拓展和发挥硬实力即建立高水平产学研基地,真正提升应用型大学的市场竞争力。建立产学研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是应用型大学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然选择,是高新技术专利的孵化器,常见的高水平产学研基地模式有科技工业园、协同研究中心、政府产学研用中心等。endprint
(三)創新力:持续增强创新应用研究,推动市场导向的产业融合
软实力和硬实力能够保证应用型大学在某一阶段的领先优势,但要有创新力才能推陈出新。应用型大学需要持续增强创新应用研究,推动市场导向的产业融合,推进校企深度融合的技术革新,把握行业协会密切融合的行业前瞻,实现时代形势迅速融入的跨界融合。
1.校企深度融合的技术革新
三次工业革命均是技术革新的普及,推动了产业的升级,进而改变了生产方式,更新了工作岗位,倒逼应用型大学调整专业设置。其中,以卡内基梅隆大学、沃里克大学等为代表的校企融合一方面革新了应用型大学的学科专业,另一方面则革新了产业技术。在中国应用型大学创新力培育尤其是校企深度融合的技术革新中,未来需要借鉴英美等国家的经验:一是充分借鉴职教集团在校企深度融合方面的经验,实现资源深度整合,应用型大学能够全方位介入企业技术革新全过程,企业能够为应用型大学提供技术革新的实训环节。二是充分利用大数据中心面向市场的即时优势,实现校企合作之后的技术革新,进一步消除信息壁垒,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促进专业知识技能的市场化,及时更新与企业融合的新型课程体系。
2.行业协会密切融合的行业前瞻
校企深度合作能够迅速推进技术一体化、凝聚利益共同体,但毕竟限于企业层面。应用型大学的视野应以行业态势为创新力、支撑点,加强与行业协会的合作,牢牢把握行业前瞻,找准创新点,看清突破点,保持专业与行业的同步更新,技术视野与行业前瞻同步更新。一是通过前沿论坛进校园、承办行业协会峰会等多种形式,保持行业前沿理念的持续输入,加强职业教育模仿前沿技术的仿真实验实训,提升师生跟踪前沿技术的职业惯性,保持行业前瞻的注意力。二是行业标准和资质认证的导入。应用型大学需要与行业协会保持深度融合,积极介入行业标准的认定修订,并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保持一定程度的专业训练;在资质认证上独立设置行政机构或学术机构,加强资质认证的专业权威性,提升职业教育学生的平台底线。
3.时代形势迅速融入的跨界融合
当前是互联网时代的第三个阶段,互联网思维已经促成了跨界融合,互联网经济时代的竞争由原来的一维度行业竞争演变为二维度的上下游产业协同竞争②,应用型大学必然需要跳出专业学科与行业的窠臼。应用型大学的竞争也将逐渐由一维度的同学科专业竞争转向学科专业与产业深度融合的二维度竞争,需要跟随时代形势迅速融入跨界思想,将应用型人才培养链条从以往单纯的学校教育延伸至上下游职业教育。一方面,通过不断加强校企合作、行业协会合作,增强学生知识与技能转换的机会,促进学生在现实产业中将实践技能融合。另一方面,紧跟时代形势,创新跨界融合,将学科优势与行业优势创新升级到互联网思维,增强学生跨界思想在知识学习过程中的训练,培养创新思维。
参 考 文 献
[1]林珏.美国再工业化战略研究:措施、难点、成效及影响[J].西部论坛,2014(1):76-84.
[2]吕铁,李扬帆.德国工业4.0的战略意义与主要启示[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5(3):36-39.
[3]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 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N].人民日报,2015-5-20(1).
[4]朱国华,吴兆雪.应用型本科建设的时代逻辑、国际经验与路径选择[J].职业技术教育,2016(22):8-10.
[5]李海舰,田跃新,李文杰.互联同思维与传统企业再造[J].中国工业经济,2014(10):134-145.
[6]黄彬,周梓荣.应用型大学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6(3):17-19.
[7]周衡,徐惠红.人的全面发展视域下的高校职业文化教育建设[J].中国成人教育,2016(10):25-26.
Abstract The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is forced the major economies have launched economic stimulus driven strategic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upgrading, China government proposed “reform of higher education system”and“China manufacturing 2025” strategy and deepen two-way independent, quietly by the theme of “peace and development” to “reform and innovation”, more than three changes constitute the overall background construction application oriented university. As the cradle of the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y senior engineer, under the new situation, while shouldering the important power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Center, regional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and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two new functions, is part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 in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transformation, upgrading and application oriented Private Colleges Development goals. The construction of application-oriented universities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cultural soft power construction occupation campus characteristics, adhere to the spirit of their homes; strengthen the hard power construction which is to cultivate first-class discipline cluster,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university; innovation is to continue to enhance the cultivation of outstanding application research and innovation, promote market-oriented industrial integration.
Key words applied university; “China manufacturing 2025”; higher education reform; voc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whole background; target orientation; advantaged path
Author Zhu Guohua, research assistant of Zhejiang College of Shangha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Jinhua 321013); Zhang Qi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