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养结合”为何成为养老热点?

2018-03-02谭敦民

祝您健康 2018年2期
关键词:医养结合医养保健

谭敦民

我国人口的老龄化问题突出。据国家卫计委预测,到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将达到2.55亿左右,占总人口的17.8%左右。其中,还有占老年人口总数15%左右的失能、半失能老人。鉴于银发族群不断扩大的现状,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指导意见》。

那么,如何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呢?二者又怎样结合呢?这些都是老年人最关心的话题,笔者就此采访了对“医养结合”有深入研究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唐强教授。

〇 为何提倡“医养结合”?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到来,“未富先老”问题突出,对一些老年病的常发、易发和突发患者的救治,以及失能、半失能老人的治疗和看护问题,均成为社会关注热点。而我国目前的现状却是——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互相独立、自成系统,养老院不方便就医,医院里又不能养老,老年人一旦患病就不得不经常往返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既耽误治疗,也增加了家属负担。这也致使许多患病老人把医院当成养老院,成了“常住户”,加剧了医疗资源的紧缺。

这些已经引起国家的重视,李克强总理提出,“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结合,是深化医改、应对老龄化、增进亿万家庭福祉的惠民举措。能够更好地保障老有所医、老有所养”。

“医养结合”是指把医疗资源与养老资源相结合,实现社会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其中,“医”包括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具体有医疗服务、健康咨询、健康检查、疾病诊治、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养”主要包括生活照护、精神心理服务、文化活动服务。医养一体化,将养老机构和医院的功能相结合,把生活照料和康复关怀融为一体,做好老年人健康医疗服务。

2016年6月,国家卫计委联合民政部公布了一些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单位。目前已经有不少中医医院开展了“医养结合”的服务模式,为年迈长者提供日常保健、健康促进、中医康复、养老护理及其他生活服务。

〇 中医养生优势突出。

人们都知道,中医养生目前十分火爆,如今中医堂、养生馆如雨后春笋,遍布大城市的大街小巷。通过保养、调理,让身体达到健康状态,可以说是每一个人的愿望。这也是中医养生火爆的群众基础和主要原因。

中医中药有着悠久的历史,千百年来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诊疗经验,对许多疾病具有独到的见解和独特治疗方法。

“预防是最好的医药”,这是当代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医学博士亚历山大·利夫说的一句话。而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已提出了“治未病”的理论。中医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上医“治未病”防治思想。古人提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不倦”等养生保健的理念。中医注重养生,注重人体的自强,有几千年来形成的实践经验。

古代医家不仅发明了很多中医治疗方法,还很早就开始了“医养结合”,许多古代权威医学著作都记载着不少养生保健方法。例如孙思邈的医学专著中记载的“食疗18方”和“养生13法”;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万密斋的《医学全书》中的相关内容等。

非药物方法是中医养生保健的一大特点,如传统的推拿按摩,刮痧拔罐等,还有现代的足浴、汗蒸、精油熏洗、玫瑰花浴、穴位埋线等。开展中医养生不需要什么仪器设备,也不需要什么高科技,有一双手就可以进行按摩、穴位指压等,可以说,中医養生保健有着简便廉效的优势。

现代人熟悉的“食疗”就源自于中医,药膳饮食保健在中医养生中,具有突出的作用。药膳有着丰富内容和悠久历史,许多中药既是药品又是食品。中医的膏方调理,是中医养生的一大特色,有病可以治病,无病可以强身健体。冬春季节服用膏方,可以预防疾病发生,控制老年病、慢性病,特别适合于女性和老年人。

现代医学对很多慢性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便秘、心悸失眠等病症以药物治疗为主。中医则对疾病的康复调理有很多办法,如饮食养生、情志养生等。

〇 “医养结合”是中医养生发展的必然趋势。

据唐强教授介绍,在老年人医疗服务需求和生活照料需求叠加的今天,健康养老服务呈现了多层次、多样化的发展特点。针对普通养老机构不能解决的失能、半失能老人的养护问题,开办“医养结合”的康复中心十分必要,而中医开办“医养结合”的康复中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以医代养”、“医养结合”关键在于一个“合”字。唐强教授认为,医和养与其说是结合,不如说是融合。因为结合还各有棱角,融合才能无缝对接,融合的健康养老服务才会接地气、有人气。依托医院的医疗、教学、科研、护理等方面的先天优势,整合区域优质资源,让老人们能够“不出院门”得到医、养、学、为的一站式服务。中医中药在养生保健、重大疾病的预防、慢病的早期干预和健康管理方面,都独具优势。中医药的养生方法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中医的非诊疗性的健康养生服务等,可以让老人们不得病、少得病、晚得病、不得大病。

这样,能够让入住医养中心的老人实现“老有所医”、“老有所养”、“老有所学”、“老有所为”的四大目标。

(编辑 宋 瑾)endprint

猜你喜欢

医养结合医养保健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2(一)
医养当兴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三)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二)
《中老年保健》健康知识问答2021(一)
医养结合 我们这么做
唐山推进“医养结合”型养老模式的政策研究
医养结合真的难操作?
医养结合 大有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