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愿以生命写春秋

2018-03-02周六

妇女之友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南海涛声周总理

周六

侯波徐肖冰,他们的名字远不如他们的作品出名。

日寇大败的“百团大战”、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在机舱前的“挥手之间”、新中国成立的“开国大典”、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时“在飞机上办公”,以及毛主席与爱子岸英促膝谈心、周总理夫妇含笑相依、邓小平观棋不语……堪称是一部艺术的历史,许多被珍藏在国家档案馆里。

大型历史画册《路》是他们50年所摄万余张照片的精华荟萃,有些早已脍炙人口,有些则是首次公开。

徐肖冰早年在上海的“明星”、“天一”电影厂工作,参加过《马路天使》、《桃李劫》等影片的拍摄。抗战爆发后,他毅然参加了八路军来到延安,他是我们党电影机构创建人之一,他拍摄了根据地第一部大型纪录片《延安与八路军》。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央新闻电影制片厂厂长,他拍摄的《解放的中国》、《抗美援朝第一辑》等影片获斯大林奖一等奖、文化部优秀影片一等奖、朝鲜二级国旗勋章。

侯波是我国摄影界一位著名女将。她14岁就参加革命并入党。在延安,这个山西女娃完成了中学、大学学业,毛主席说她是“吃陕北小米长大的”。

“我和他认识时,还没念完大学,他常在我面前‘诱惑我,加上组织上培养,我就一偏偏到摄影这条道上了,跟着他南征北战。一九四九年后当过电影厂照相科科长,在中南海主持过摄影科工作,后调新华社。

“战争年代,摄影记者特别少,我们又拍电影又拍照片,我们这些人被当作‘独生子来照顾,只怕在战场上报销了,但不到战场又拍不到片子。那时哪有长镜头,只有标准镜头,每有战斗,便偷偷跑到战场抢拍。‘百团大战时,攻打榆城,我被炮震昏过去。担架队一抬,把我弄醒了,我拎着机器就追队伍去了。那时胶卷是便衣冒着生命危险从国统区偷买回来的,一次只能买一卷两卷的,不可能大量买,让敌人搜出来就没命了。所以我们每按一下快门前都得好好掂量掂量。有时还到敌占区拍便衣在铁路线上的活动,我们化装好,维持队长在前面走,机器什么的都装在他的褡裢里,我们远远跟着,过一道封锁线就像过一道生死关,那真叫惊心动魄呀。可惜有些电影胶片送到苏联去冲洗,卫国战争后再也找不回来了。我们是战争的幸存者,想起那些长眠地下的战友,再干多少也觉得不够。”

在中南海为毛主席等国家领导人拍照的12年,是侯波生命中最幸福、最美好的日子。虽然她拍的片子大部分作资料不发表,她仍以空前的热情工作着。随毛主席出访苏联,她的身影在霸气十足的苏联记者“围墙”中穿行,抢拍下许多宝贵的镜头。她随宋庆龄副主席出访,随周总理参加外事活动,随毛主席视察大江南北。毛主席激情澎湃,极富感染力;朱老总慈祥和蔼,父亲般温情;周总理风度翩翩,高雅温和……她生活在一个春风拂面的美好世界里。理想、信仰同这些领袖的人格魅力交织一起。

在领袖身旁工作是幸福的,同时也很困难:你不能像一般照相那样去摆弄他们,只能凭自己的敏感机智寻找机会抓拍那一闪即逝的瞬间。为了拍好毛主席畅游湘江的照片,不会游泳的她在岸上跟着走,不小心跌进齐岸的农家粪池,跳进水里洗一下继续追踪,终于拍下了满意的一张。照片上他老人家满腿稀泥正同几个农家娃娃逗乐着,那么自然、那么朴实……

调离中南海时,她向毛主席道别,毛主席眼圈红红的、睫毛湿湿的,叮嘱她“可以经常来看我,有时间还可以给我写信……”宛如父女相别!

“人们常说我拍的毛主席照片生动传神,那是因为他为奋斗的理想所激动,在我们眼里,他永远是一首神秘而磅礴的诗。”

北京——上海——广州——日本……他们展出的是中国革命所走过的道路,《路》所得两万元稿费他们全部捐献给国家。

在他们的卧室里,有六个大木箱,那是他们精选出用于展览的照片。1986年国庆,在北京首次展出引起极大轰动,全国各地便陆续有邀展之请,路费、运费邀家负责,其他自理。收入?不光是没有,甚至是負数。

她告诉我有人邀他们搞长江画册,从长江的源头一直到奔腾入海处。

“真想去听听长江的涛声,像当年饮马黄河、夜听涛声,像当年在延河边放开喉咙让歌声融进延河的涛声一样。”她的眼里充满憧憬和光彩。

(妇女之友1990年4月专访节选作者周新力,编辑王丽)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南海涛声周总理
迈开抗日救亡的步伐
——大型民族歌剧《涛声依旧》 选曲
中南海的深情
雪浪激卷赏涛声
周总理的标准餐
走进淮安周总理故乡 追寻一代伟人足迹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中南海:曾是寻常百姓家
在太行山上
周总理运筹援越扫雷——访海军原副参谋长来光祖将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