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霍家龙舟映中堂

2018-03-02余婷婷

中华手工 2018年1期
关键词:中堂作坊龙舟

余婷婷

沿江而生的龙舟之乡

斗朗村所在的中堂镇位于东莞最北端,处在东江与其支流形成的沙洲上,咫尺往来皆需舟楫。斗朗的龙舟制作技艺闻名珠三角,已经有200多年历史。但当我在村中问路,大多数人却摇头不知。他们都是外地来的,在附近的工厂上班。

穿过两条青石板铺就的小巷,沿着东江步行了一两千米,才找到夹在工厂群里的霍沃培龙舟作坊。从一条小斜坡下去,两道河涌交汇处的沙洲上,被一小片芭蕉林、三五棵龙眼树掩映着。霍沃培正在埋头雕琢一件龙舟工艺品,在没有生意的时候,他也承接类似的订单。所谓作坊,只是一座10余米宽,30多米长的棚子,可以摆放木材、锯子、墨斗等工具和两三条造好的龙舟(一条龙舟长约29米)。作坊的墻上,贴着一张已经褪色的邓小平照片——他们将东莞的繁荣归功于他所主导的改革开放。

龙舟制作技艺是一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霍灼兴。他是霍沃培的弟弟,霍家五代均以造船为生。

霍沃培头发花白,清瘦,T恤上沾满墨渍和油漆,他用整件衣服上唯一还算干净的袖子擦了一下额头的汗,“霍灼兴去年已经去世了,春天的事。”沉默了一会,补充道:“心肌梗塞,去得很陕,没什么痛苦。”

弟弟去世后,霍沃培—人支撑着龙舟作坊。今年62岁的他,没有离开过斗朗村,也没有停止过造船,一生造了几百条龙舟,修过数不清的渡船。

2007年,龙舟制作技艺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霍沃培觉察到一线生机。在推举传承人的时候,他考虑到弟弟更年轻,可以多干几年,便主动“让贤”。“从前村子里没有工厂,老房子一律青砖灰瓦,门檐上嵌着石湾陶瓷,田野望不到边。端午扒(赛)龙舟,东江两岸人山人海,竞渡的龙舟有一百多条,江面都容不下。”穿行在林立的工厂之间,霍沃培感慨:“东莞的一切都变了。”

东莞由众多的镇区组成,但鳞次栉比的现代建筑早已弥合了城市、乡村、小镇的缝隙。

与南方许多古村一样,斗朗村仍保留着祠堂。霍姓是当地的大姓。村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元代,霍姓村祖从山西太原经南雄珠玑巷迁入。

盛于乡土 立于龙骨

中堂镇的“扒龙舟”远近闻名,每年端午,竞渡者从增城、博罗等地赶来。在上世纪80年代初,造龙舟依旧是最受村民欢迎的副业。

端午刚过,霍沃培的龙舟作坊就显得有些冷清。造龙舟是有季节性的,一年只有三四月份有活干。作坊里停着一艘龙舟,龙头殷红,气宇轩昂,舟身流畅,柔中带刚,清漆色泽明丽光洁。“这条龙舟今年端午期间,被运去广州展览了。完全按照东莞的传统技艺制造。”霍沃培不无骄傲地说。

这条船还没有下过水,按照中堂镇的习俗,龙舟下水要举行庄重喜庆的仪式,造船师傅非常重视这些习俗。需选吉日,放鞭炮祭祀后装上龙头,由德高望重的人亲手“点睛”之后,才能入水。好的龙舟轻轻一推,就能滑出去,“像利箭一样破开水面”。

霍沃培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手艺人。和其他传统手工艺一样,造舟的技艺只在家族里传承。霍沃培是家中长子,很小便跟着父亲出去造船、修船。“以前没有自己的作坊,手艺人靠手艺吃饭,哪里有订单,便带着工具过去,住在岸边的窝棚,连续干10来天。”霍沃培很有天赋,父亲稍加指点就能上手。他很懂事,10岁时就陪着父亲坐船去番禺、增城修补舟船。

“当时造船的工资一天3元,一个月有90元,和供销社的工人差不多。”霍沃培22岁那年,父亲突发疾病去世,留下3个孩子和妻子。16岁的弟弟霍灼兴被迫辍学,没有其他更好的出路,便跟随哥哥学造船的手艺。

人无骨则立不住,龙舟的龙骨是最重要的部件。“龙骨由两根大杉木接起来,一定要接直,不然划龙舟的时候不好控制方向。”龙舟的选材,兄弟俩必定亲力亲为。“从木头一端一眼望过去不仅要是直的,而且还要轻。”

中堂镇三景

龙舟文化节

中堂镇是“中国龙舟之乡”,龙舟竞渡活动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中堂龙舟文化节每两年举行一次,展演不同风格的传统龙舟民俗文化。

造纸博物馆

中堂镇为“广东省造纸环保基地”,是中国现代重要的造纸中心。造纸博物馆位于中堂镇潢涌村,主要有中国造纸史展厅、近现代造纸坊、现代纸品展示厅等。

黎氏大宗祠

黎氏大宗祠同样位于中堂镇潢涌村,始建于南宋。祠堂具有浓厚的岭南建筑特色,虽经过历代的修葺,但仍保持了原来雕刻艺术的风格,是古建筑艺术的宝贵遗产。

扒龙舟的习俗,生于乡土社会,兴于乡土社会,也随着乡土社会的式微而式微。

1978年,距离东莞80千米的深圳,市场经济的改革拉开了序幕。因为地域上一衣带水,土地价格又更低廉,香港的太平手袋厂选址东莞,开了第一家代工厂。十年之间,各类工厂遍地开花。湖泊被填平,农田被征用,房子拔地而起——斗朗村也不例外。大量的外地人口蜂拥而至,本地的年轻人亦迅速投身于这场浪潮之中。“很多工厂缺人,深圳机会更多,珠三角遍地是工作。”霍沃培回忆,没有人愿意种田,也没有田可种。

扒龙舟就是那时候开始不再受欢迎的。原来东江沿岸的10家造船厂,倒闭了7家,仅存3家作坊勉强维持,主人都是霍沃培父亲的工友。“又脏又累,没有年轻人学,造龙舟的都是些七老八十的人。”他说的年轻人也包括自己的孩子。

觉华烟雨望朦胧

龙舟的命运是斗朗村命运的缩影,可能也是东莞的某个缩影。endprint

从造船作坊出来,绕过一座物流公司的仓库,就是东江。水流平缓迂回,一路向南汇入珠江。“这里原来是渡口,以前出斗朗村都要坐船,你看候船的大厅还在。”霍沃培指着村口一栋斑驳的黄色小楼。“斗朗渡口”是广深公路最宽的一个汽车轮渡口,自从1961年广虎公路恢复通车后,这个渡口从一个人力横水渡口成为昼夜不停的汽车渡口。1979年以后,更是繁忙至不堪重负。全盛时当班的汽车渡轮达6艘,每日运送过江车辆数以千计。若天气稍有不好,汽车排队过江的“长龙”可长达2千多米,过江时间需要两三个小时。

据霍沃培回忆,当时行驶于珠三角的客货交通运输主要是木帆船、橹艇和桨划小艇(俗称经济艇或桑艇)。帆船多是双桅,借风驶船,无风时靠人力撑篙摇橹。霍家从前的主业是造渡船,端午前才承接龙舟的订单。

1984年江南大桥通车后,渡口撤去,日夜轰鸣的马达声、汽笛声骤然消失。随后,联通横涌的槎滘大桥、中堂大桥先后通车,斗朗人可以便捷地往来广州、深圳。斗朗短暂地回归悠然、宁静的田园风貌,但是很快又被工厂的机器轰鸣声取代。

如今,村里还保留的古建筑,只有两栋。一栋是祠堂,青砖灰瓦,门檐上装饰着灰塑、砖雕,风格古朴。另一栋是原为警备中队长霍灼祺的洋楼,高大的券廊与窗檐上精致的雕花,依稀可辨昔日的光彩。1950年斗朗小学开办,便用这座“西洋楼”侧边的房屋改造成了教师的宿舍。这座小学直到1968年才迁址。霍沃培在这里上过几年学,依然保留着关于它的记忆:夏日的午后,隔着弓形的窗户,窥见庭院里三层楼高的荔枝树,听见一树聒噪的蝉鸣。

因为靠近工厂,祠堂前的河流是浑浊的绿色,大雨过后,水涨起来,漫过几级台阶,仍有当地妇女固执地在河里洗衣服。岸上有几棵古荔枝树,需两人合抱。村里的房屋太过密集,树冠紧贴着墙壁,无从展开。

这条河涌在村口汇入东江,往南约38千米,是林则徐“虎门销烟”的遗址。这一事件被写入中小学生的历史教材,但是人们常常忘了它和东莞的关联,似乎东莞的历史始于太平手袋厂。

对于外面的世界来说,东莞是隐形的、海市蜃楼般的。我身边很多人都路过或者听过东莞,但是他们的印象中,东莞只有无穷无尽的工厂和性服务产业。

当地人和打工族鲜有沟通,工厂建起来、拆掉、重建、换厂主,霍沃培都是沉默的、麻木的;而拥进来的人,不会过问这片土地的过去。只有他这样的,已经衰老的东莞原住民,还在用一些古老的手艺,延续着渐行渐远的城市记忆。

送我出村子的时候,霍沃培指着不远处的一座玩具厂说,那里曾经是东莞八景之一——“觉华烟雨望朦胧”。原来有一座千年古寺,流传着罗浮山仙鹤飞来的故事。因殿宇宝塔直上云霄,从远处观看,隐隐约约,像在烟雾中一样,故名“觉华烟雨”。诗人黄裳途经此地,写下了:“叢林幽寂枕江隈,烟雨蒙蒙昼不开。过客不知兰若处,但闻钟馨数声来。”如今,这一景观已经没有了。endprint

猜你喜欢

中堂作坊龙舟
屈原 端午 龙舟
假鸡蛋作坊开工啦
汾酒老作坊
中堂龙舟文化元素在成衣设计中的研究与应用
龙舟
《金娃——龙舟》
河北大学旭宇艺术馆部分珍藏作品展
《徽墨作坊》
大连书家之于在池
端午节,看龙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