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港上的珐琅风
2018-03-02刘海军
刘海军
“它们的美源自我多年来钻研艺术所打下基础。”与其他艺术家不同的是,吕燕华并未在珐琅器中刻意加入地域特色,而是为作品赋予不同的色彩、造型和生活功能性。
温柔的力量
如果没人带路,很难相信在台北南港区高楼林立的繁华背后,还有这么一片恍如被世人遗忘的老眷村,也绝不会想到吕燕华的錾工房原来就隐藏在这里。
“这地方不好找,但我相中的恰好是它的隐蔽性。”吕燕华脸上露出顽皮的微笑。从2003年算起,至今錾工房已经在此扎根10多年了,可是仍然有不少前去拜访的人会经常敲错别人家的房门。“10多年了,邻居们早已习惯了,我也习惯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在工作室里飘荡,这是眷村老平房里才有的那种特别的回响。
工作室的外面,一片绿意盎然和花团锦簇。每当天气好的时候,吕燕华就喜欢坐在花丛中一边喝茶,一边画草稿,偶尔还逗逗猫。
走进工作室,最引人注目的是装着各种颜色珐琅粉的透明玻璃罐,整齐地排列着,一眼看去,整面墙都是五颜六色的,成为房间一种自然的装饰。“这些珐琅粉都是从国外进口的,国内的珐琅粉品质要差一些。”吕燕华指着成排的珐琅罐说,每一种色彩都印在她的脑海里,包括它们的搭配、脾性等,只需一眼就能找到自己想要的色彩。但并非全部,因为有的珐琅粉需要烧制后才会“显色”。因此,她将所有“不显色”的珐琅粉都烧制出来,制成“标本”挂在墙上,组合成房间里另一道亮丽的风景。
在色彩上,珐琅很亮丽;可从形态上,却又显现出一种柔美。这点倒很像吕燕华。可是与之形成反差的是,在工作台或地板上,摆满了红铜原材、废弃的边角料、铁钳、火焰枪、加工机床等冷硬的东西,这不禁让人惊叹:“一位女子得需多大勇气才敢面对这一切!”
显色850℃
到过錾工房的人,无不为珐琅器呈现出来的流光溢彩深深吸引。
吕燕华为每一件作品赋予不同的色彩、造型、功能性,但更可贵的,是她为其注入手作的温度。她首先将红铜打制成想要的形状,然后在表面涂上胶水,撒上珐琅粉,再用特制的钢针在珐琅粉上“画”出自己想要的图案。然后放进炉中烧制。“珐琅制作的关键在于烧制,时间不足,珐琅粉达不到熔点,因而造成附着力不足或显色不完全;时间过长,则有可能将色彩‘烧焦或‘烧失。”不同颜色的珐琅粉所适合的温度也不尽相同,需要逐一掌握。所以,一位成熟的珐琅手艺人,需要对珐琅材料的各种特性有全面的了解。
經过850℃高温烧制后,原本粘在铜片上的珐琅粉呈现出琉璃般光滑的质感。然后经过最后的修正、抛光,才最终呈现出炫目的光华。
“这才算完成了第一道,然后第二道、第三道,这样一层一层叠加上去,形成‘叠变的效果。”吕燕华的作品融合了多种色彩,每一种色彩就意味着要重复一次以上的过程。但是多彩珐琅器的烧制却并非是在烧制单一色彩珐琅器的基础上做简单的加法。不同颜色层层相叠,类似绘水彩画,底色会影响上一层色彩的效果,若搭配得不好,会造成色彩浑浊、厚重凝滞;但搭配得当,会碰撞出令人惊艳的“叠变”效果。所以越到最后,越要谨慎,如果一旦出现差错,只能将珐琅层敲掉或用高压喷砂去除,从头再来。“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防止铜胎变形,否则,只能舍弃了。”可以说,这是对一个手艺人技艺和心理素质的双重考验。
“这个过程有点像画画,差别在于有些色彩要经过850℃高温烧制后才会显色,通过温度和时间的调控,呈现出千变万化的效果。尽管这个过程充满挑战,但也非常有趣。”吕燕华指了指烧制的架台,“就像这个,也是我一时兴起,结合了铁网和电锅蒸盘架制作而成。”
老平房里的敲打声
尽管吕燕华一周只在工作室呆两三天,却还是刻意把院子打造成一个花园,俨然把这里当成了家。“我喜欢这里乡村生活的味道。”
她这种标准的“文青范”得益于早年学习美术的熏陶。早年的吕燕华主修绘画,后来留学美国,喜欢上了红铜与玻璃之间那种融合的奇妙,便决定从事珐琅制作。“珐琅可以依附于各种金属底胎,但最终我选择了红铜。因为铜被称为‘会呼吸的金属,色彩会随着时间变化,在空气中逐渐氧化,呈现出深沉温润的色泽,经过一段时间会更加典雅古朴。”对此,她并未感到“相见恨晚”,反而感恩于它的及时出现。“多年来,我学习绘画的基础,让我在珐琅创作中,对造型的把控、色彩的表现、美感的领悟等方面都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帮助。”而这份艺术修养,也让她的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美感。例如在烧制中,红铜在高温下表面会形成黑色氧化物,犹如水墨画里的墨色,经过吕燕华的适当运用,将其作为一种自然的墨色,让画面更加沉稳内敛,呈现出一种特别的美。
从美国回到台湾后,她将对珐琅的喜欢转变为对市场需求的探索,于2003年成立了工作室——錾工房,并将其定位为以金工为核心,研究金属、玻璃、珐琅及其他材料结合的多媒材研究工作室。“这是一个能让人内心自然平静的地方,而我的创作正需要这种平静。”
现在,每当需要创作时,吕燕华都会躲在这远离喧嚣的世外桃源,一个人在工作台上敲打,“叮叮咚咚”,伴着这种富有节奏的旋律,一天时间就这样从手指缝里滑过。
对的地方与对的人
“未来还是会继续研究珐琅,也想看看自己在这条路上能走多远。然后是推广珐琅工艺,让更多人认识它,也让这门技艺能够传承下去。”面对未来的计划,吕燕华的回答显得有些“官方”,却是她的“肺腑之言”。
不在工作室的时间,吕燕华积极奔走在各大展销会上。多年来,她带着錾工房的珐琅制品走遍了各大城市。2014年,她带着茶器、花器、香器等珐琅器物第一次参加巴黎家居博览会,意外地受到欧洲市场的欢迎。同时也让她看到了另一种新趋势,“有些传统工艺通过崭新的表现方式,制作出令人耳目一新的器物。并且可以从中感受到,大众喜欢这些具有历史感和手感的东西。”
她将每一场展览都当成一次学习和传播珐琅文化的机会。通过多年观察,她发现珐琅未来市场其实很大。亚洲市场对茶器接受度较高,花器、香器也有特定消费群体。“工艺最主要的是回归产品的本质,不需要什么都做,就像在对的地方对的时间遇到对的人一样,只要在对的市场开发对的商品就可以了。”
关注市场,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内心。她现在“舍得”花一些时间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如茶道、太极拳,甚至为了能够和好友一起荡舟河里,不惜花几个月时间打造一艘独木舟。“我很幸运,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也很幸运,还从未遇到过什么翻不过去的坎,也许是因为我懂得量力而行,随遇而安吧。”以前,听到这句话,或许会有些惊讶。但今天,一切都显得顺其自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