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和全球化相得益彰
2018-03-02李仲周
李仲周
当前世界正处在技术革命高发期,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加速了全球经济贸易相互融合,开放贸易使新技术的推广如虎添翼,数字经济和全球化相得益彰。
它一方面促进社会生产力高速发展,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另一方面淘汰一部分旧的生产方式,导致部分行业和部分工人失业。这就需要有适当国内政策,如劳动就业、失业救济、产业转型等政策加以调节。无论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都存在结构调整问题。对发达国家来说,最大的问题就是收入分配不平等。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一方面富甲天下,另一方面有人露宿街头。诺贝尔奖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兹在多本著作中都谈到这个问题。
各国应适时更新规则
在这种背景下,2016年G20中国杭州峰会上,各国领导人一致呼吁制定适当的国内政策,使贸易带来的利益得到更广泛的分享。为此,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三方聯合编撰了《让贸易成为普惠增长的引擎》的报告,提交G202017年汉堡峰会审议。报告特别指出,贸易进一步一体化,对重启全球经济增长、营造包容性贸易环境至关重要。报告还专门谈到,服务业和其它前沿领域改革具有促进增长的巨大潜力。服务业占全球国内生产总值(GDP)和就业的2/3,进一步开放服务业有助于全球贸易扩张,带动与贸易相关领域,如运输、通信、金融、材料加工处理等行业的发展。经济活动日益走向数字化和互联网的全球化,不断产生新的可交易的产品,催生新的贸易方式和新的全球化生产组合方式。
现有的多边和区域性贸易规则都或多或少包含有关数字贸易的内容,因此有必要适时更新每个国家所承担的具体义务,厘清或升级各项规则。说到底就是应认真考虑制定世贸组织电子商务规则。早在1998年世贸组织部长级会议就制定了电子商务工作计划,时隔20年没有大的进展。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服务贸易总协定》是个新协定,由美国等发达国家主导,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欠发达,协定条款中规定,发展中国家可以逐步参与,不抱过多期待。想不到数字经济发展如此迅速,如今不参与就是放弃利用数字经济机遇、促进经济贸易发展,将在全球化的世界经济中被边际化。第二个原因可能是发达国家更关注技术垄断,没有多边规则,就是他们说了算。这两种倾向都不可取,而应该寻求制定互利共赢、包容的电子商务规则,为全球经济增长开拓新路。
发展中国家应该高度重视和积极参与电子商务活动。联合国国际贸易中心新近发布的一项问卷调查报告《发展电子商务的新路径》披露,全球电子商务已达25.3 万亿美元(2015)。电子商务正在改变全球营商和贸易格局,在促进增张、创造就业、提供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机遇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反对者将错失机遇
过去,有些发展中国家对数字经济和全球化可能了解不多,过多强调发展中国家的特殊困难,忽略自我开放会帮助自己充分利用全球化和数字经济所提供的机遇。
有媒体报道称印度反对WTO制定电子商务规则,令人意外。印度有很多具有丰富数字经济知识的人才,网络技术服务出口是印度外汇收入的主要来源。为何反对制定电子商务规则,而不是支持世贸组织制定规定,借以保障数字经济朝着长期开放的方向发展。记得几年前,印度媒体报道说,印度不屑学中国做“世界工厂”,而是要做“世界办公室”。换句话说,印度只做高端的服务业,不做制造业。用己之长牟利,无可厚非。但印度可能忽略了,数字经济需要有服务对象,也就是说要有发达的实体经济和高速发展的开放市场为服务对象。否则,多么高雅的 “世界办公室”都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最近,媒体有报道称,印度总理莫迪誓言改革,发起“印度制造” 行动,潜心振兴制造业,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或将对全球经济增长做出重要贡献。
中国多家企业有能力向欧美市场发展,却面临着保护主义挑战,注定会有诸多困难。特别是美国,已经打响对华贸易战第一枪,宣布准备对中国对美出口的若干产品加征高关税。美国高官到处散布言论抹黑中国,还说让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是个错误,似乎世贸组织是美国开的私店。中国政府已经发出明确信号,反对保护主义,坚持改革开放,支持全球化和多边贸易制度。
虽然中美经贸关系将面临很多不确定性,但没有什么值得中国畏惧。两国是全球第一、第二大经济体,中国经济处在上升期,内需市场不断扩大。中美合作则双赢,对抗对谁都不利。美国借口保护工人就业对中国产品加征关税,其实很荒唐。上述《让贸易成为普惠增长的引擎》有一段一针见血的分析。2009年,金融危机期间,美国对进口中国轮胎加征额外关税,每挽回一个工作岗位就要付出90万美元的代价,相当于同业工人工资的22倍,同时使受影响的相关产业失去三倍多的工作岗位(Hufbauer and Lowry,2012)。人们可能会问,为何不把90万美元给那个工人了事,免得害了相关产业丢了三倍的工作岗位。可这就是美国政治,为政者追求心理胜利,可以沾沾自喜,趾高气扬,不考虑客观真实的国家利益。
中国改革开放越快越主动
中国高度重视发展电子商务。2017年5月29日,中国(北京)电子商务大会上发布的《中国电子商务报告2016》显示,中国电子商务交易额已达26.1万亿元,占全球近四成。在当前不确定性的环境下,中国将会继续坚持和深化改革开放,加速结构调整以适应全球化经济发展潮流,改得越快越主动。一方面,牢牢把握宏观经济大局,防范国际金融危机和风险。对蓄意挑起贸易战者,不与其搞论战,避免壮其民粹声势,而是应诉诸WTO争端解决机制,维护我国合法权益。另一方面,加速推进“一带一路”倡议,争取更多更大的溢出效应,加速亚欧经济贸易互联互通,发展壮大自由贸易,支持多边贸易体系和全球化,积极推动世贸组织制定公平、互利、包容的电子商务规则。
电子商务与整个第四次工业革命紧密相连,是各种新发明、新技术投入生产和应用的载体。跨境电子商务的扩展可真正起到数字化和全球化相得益彰之效,增添全球经济新的活力,助其尽快走出2008年金融危机所造成的世界经济长期低迷不振的窘局,恢复生机活力。
编辑|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