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贸组织成员讨论多边贸易体制发展方向
2018-03-02雷蒙
雷蒙
瑞士小镇达沃斯被公认为观察世界经济的重要窗口,全球政要和商界大佬每年冬天都会出现在这里,探讨全球经济发展问题。由于陪同各国领导人前来达沃斯的贸易部长较多,瑞士召集主要成员贸易部长,讨论当年世贸组织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充分体现了“施瓦布经济学”的精髓。
在世贸组织第11届部长级会议(MC11)举行六周后,应瑞士联邦经济部长阿曼邀请,中国、美国、欧盟、印度、巴西等29个世贸组织成员部长或部长代表会面,讨论多边贸易体制下一步发展方向。
与以往小型部长级会议相比,本次会议在形式上有些变化。也许是因为MC11刚刚过去,出席这次部长级会议的部长们少了一些,只有美国、欧盟、澳大利亚、挪威、俄罗斯等成员依然是部长出席,部分成员由日内瓦大使代为出席。
从这次会议讨论题目和与会部长的观点看,成员在很多方面还是有共识的。例如,要求加强世贸组织例会机制,尽快启动上诉機构成员遴选,推动成员重建信任。在一些分歧较大的问题上,虽然没有形成明显共识,但部分成员的立场也在悄悄发生变化。由于MC11没有取得全面成果,而且即便是在占据道义高地、有明确时间节点的题目上,也没有取得任何实际成果,这次要求改变现状的声音明显变多了。不仅是欧盟、澳大利亚等成员继续呼吁采取新方法、新思路,就连世贸组织总干事阿泽维多和很多发展中成员也提出不能再一如往常地开展工作,必须要做出改变。在困扰成员已久的多边与诸边方式的问题上,坚持只能采用多边方式的成员减少了。为了增加诸边方式的合法性,欧盟贸易委员马尔姆斯特伦明确提出,诸边方式将开放包容,允许其他成员随时参与进来。
当然,这也不意味着世贸组织工作就能顺利开展了。在笔者看来,还有几个问题值得考虑:一是上诉机构成员遴选问题上,空缺填补会不会牺牲上诉机构的中立性和裁决结果的约束性?如果遴选僵局无法打破,而案件又严重积压,是不是会出现调解仲裁作为临时手段的情况?二是在诸边方式问题上,是不是会出现“部分成员自行做饭,再高价向其他成员卖饭票”的情况?虽然允许其他成员(主要是发展中成员)随时进来,但这种进来是否会面临其他国家高门槛的情况,例如特殊和差别待遇能否继续保留?三是在世贸组织改革问题上,虽然改革的呼声已经很高,但如何避免因为改革导致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受到侵蚀?三是在传统议题上,发展中成员高度关注粮食安全公共储备议题,希望获得额外灵活性,而美国则认为这是相比现有世贸组织规则的后退,如何在这两者之间找到折中路径?
无论如何,达沃斯小型部长级会议已经给今年工作开了好头。对话总是好过对抗,合作肯定优于冲突。印度已经宣布今年3月下旬在德里举行小型部长级会议,希望这次会议能够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为世贸组织谈判工作破局。
编辑|王秋蓉 qiurong.wang@wtoguide.net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