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螺蛳壳里做出的“大道场”

2018-03-02李洪文周六

妇女之友 2017年12期
关键词:经营部宗庆后知识青年

李洪文++周六

新中国成立前,江苏省宿迁市的东大街,有一户姓宗的人家,当家人宗启,在宿迁市邮局做个小职员,内战不断、物价飞涨,宗家只是最底层的小市民,日子过得艰难。

但宗家的先祖威名赫赫,是南宋时期抗金的大将宗泽,身经百战,战功卓越;宗启的父亲也不是一般人物,他曾经当过东北王张作霖的财政部长。不过世事变迁,富贵繁华如云烟般渐渐飘远了。

1945年11月16日,宗启和妻王树珍喜得一子,这个孩子就是宗庆后。

从小艰辛,吃尽生活苦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给孩子们找一个好前途,宗家搬離了宿迁,来到了更好找工作的杭州。宗启毕业于中国大学化学系,他决定端文化的饭碗,于是和几个好友筹款办了一所“求是初中”,可是教书的好时光没多久,随着运动的来袭,他被下放到农村接受改造去了。

家庭重担落在了王树珍一个人的肩头上,她靠着在私立新华小学教书的微薄工资,刚刚能养家糊口。懂事的宗庆后还好说,但两个年幼的弟弟看到邻家孩子吃零食会露出羡慕的神情。

这被王树珍发现后,她将自己的三个儿子召集在一起,特别是把宗庆后狠狠地批评了一通:两个弟弟不懂事,不代表你不懂事,以后别的孩子吃零食,必须马上走开!

生活可以艰难,兜里可以没钱,但人要活得有骨气,在妈妈的教育下,宗庆后早早地懂得了自尊,学会了坚强。

为了让宗庆后能有个好的前途,王树珍舍近求远,将他送到了师资力量更为雄厚的杭师附小读书。宗庆后年纪虽小,却深深理解母亲的苦心,从上学起他的学习成绩就优秀,而且还比同龄人成熟。不久,他就当上了班干部,二年级的时候,宗庆后去另外一所学校读书,又成了班上的中队长。

读完初中,懂事的宗庆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决定去考不收学费的师范学校,可是成绩拔尖的宗庆后却被告知,因为他家庭成分不好,没有考师范资格。

1961 年,刚16 岁的宗庆后升学无望,做了一个决定——去打工,不管赚多赚少,至少能从家里带出一张嘴,给父母减轻一点压力。

虽然他一身的志气,可是年小力薄。他从一个打工伙伴那里得到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舟山有一个马木农场正在杭州招工。别的地方招工还看重家庭成分,但马木农场只要你是知识青年,条件可以放宽。

宗庆后和一群知识青年,来到了荒凉的马木农场,看着那一排排小房子,才知道:这农场,以前是一个关押犯人的地方!

马木农场的生活条件实在太恶劣了,不仅居住条件差,吃得也不好,干的又是推土填石、晒盐挑盐一类的重体力活。那帮没有吃过苦的知识青年们一个个叫苦连天,甚至有人悄悄离开了马木农场。可是宗庆后不管多苦多累,都是咬紧牙关,不吭一声。

一年之后,他被评为“上山下乡积极分子”。马木农场的书记准备推荐宗庆后进入工农兵大学学习。这时,一个怀消息传来:马木农场停办了!

宗庆后等一干知识青年的劳动关系都被转到了绍兴的茶场。虽然绍兴茶场地处山区,但比起马木农场,简直就是天堂。宗庆后边工作边自学,傍晚收工,其他知识青年蒙头大睡,或者喝酒打牌,宗庆后总是手捧书本灯下学到深夜。

宗庆后坚信,知识绝对能改变命运。

他学习的范围很广,有史书,有传记,还有黑格尔的哲学书籍,最让他爱不释手的就是《毛泽东选集》,成功后的宗庆后不止一次说,自己在创业过程中,学用了好多毛选中的韬略,毛选让他的思维方式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从知青到推销员,市场初试水

1978 年,从北京传来了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下乡的知青终于能够返城了。这一年,宗庆后已经34岁,成了一个差点儿被社会遗忘的大龄未婚男青年。宗庆后终于回到了杭州,因为没有文凭,他并没有接上母亲小学教师的班,而是到杭州邮电路小学的一家下属企业工农校办纸箱厂参加了工作。

宗庆后很快就成了该厂的供销员。踏实肯干的宗庆后出手不凡,几个月后就成了该厂搞供销的主力,厂长为了奖励宗庆后,就特意给他安排了一间临时宿舍。

宗庆后白天超额完成厂里的工作,晚上一有时间,就躲在宿舍里看书。

迟来的爱情,终于眷顾了这个勤奋的年轻人。经人介绍,他认识了施幼珍,情投意合的两个人很快走进了婚姻的殿堂,女儿宗馥莉一年后出生了。

为了让家人的生活得到改善,他从校办纸箱厂先后跳槽到杭州光明电器仪表厂、胜利仪表厂,推销电表、电扇。

螺蛳壳里做道场

1982 年,经历了推销的风雨,已经历练成为一个非常专业的销售人才的宗庆后又被请回了工农校办纸箱厂当推销员。杭州上城区教育局准备组建一个校办企业经营部,可是这个经营部,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两名工作人员,外加上他这个经理,所卖的商品无非是针对学校学生的铅笔、橡皮和作业本,但是当年的主管部门,却将利润指标定在了高高的 4 万元,谁会干经营部经理?

宗庆后不仅要完成教育局定的4万元指标,而且还要多创造6万元的利润。很多人都愣住了,三个人的校办企业经营部,一年想要完成 10 万元的利润指标,根本就是“天方夜谭”!

几年推销的经历让宗庆后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要小瞧学生用品这等小生意,虽然利润低,但鲜有人竞争,而且学生用品消费量特别大,一年完成 10 万元的利润指标,他还是有一定把握的。

宗庆后的手下是两名女同事,取货送货这样的重活,他自然要冲在前面。他还代理销售冰棒、汽水等冷饮,这就是宗庆后经常被人提起的一段经历——在杭州街头卖冰棍。

“卖冰棍”是权宜之计,他创建饮品王国是从代理一种“中国花粉口服液”开始的,这种口服液是儿童营养保健品,厂家打出的经销口号是:改善儿童营养结构,增强儿童体质。

经过对这种产品试销后,宗庆后发现“中国花粉口服液”很受小朋友们的喜爱,于是他一口气雇了30多名业务员,在短短三个月的时间里,成功地推销出120 万盒花粉口服液。

这让宗庆后悟出了一个道理:与其代销别人的产品,不如自己建厂,生产具有自主品牌的营养口服液。

宗庆后深知人才的可贵,更知道人才是企业的基石,随着朱寿民教授、张宏辉技师还有顾郁恩高级工程师的加盟,一种改善儿童食欲、提高睡眠质量、均衡儿童营养的饮品——娃哈哈诞生了!

一瓶小小的娃哈哈,成就了宗庆后的饮品王国。

如今,娃哈哈以一流的技术、一流的设备、一流的服务,打造出一流的品质,先后投资 100 多亿元从美、法、德等国引进世界一流的自动化生产线 360 余条,生产八大类 100 多个品种的产品。

宗庆后做娃哈哈的时候,全国一共有 38 家公司,都在生产各自的营养液,但只有娃哈哈专为儿童生产营养液。一招鲜,走遍天下,螺蛳壳里做出了大道场!endprint

猜你喜欢

经营部宗庆后知识青年
激活创效“内动力”
矿泉水瓶的秘密
宗庆后
武汉盛华种业精优品种介绍
宗庆后:员工是价值的源泉
基于组库存策略的A大宗商品贸易企业库存管理优化研究
“知识青年”回乡,应该行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研究——发起及坚持上山下乡运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
2012年第1次农药质量监督抽查不合格产品名单
抗战时期的知识青年从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