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戴眼镜看美国(上)
2018-03-02张基广
张基广
一、我到美国研修什么?
“校长国培计划”首期中小学校长领航班海外研修美国西部团一行18人,于2017年10月22日至11月5日,赴美国西部城市西雅图和丹佛,进行为期两周的学习研修,我有幸成为该团的一员。
在10月21日的行前集训会上,我们的团长——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黄伟先生明确指出我们是“学习团”,以学习、研修为中心任务,以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为基本学习导向,为我们作了很好的引领。教育部教师工作司黄贵珍处长提出,我们这次研修主题是“面向未来的课程整合与教育改革”,要关注美国小学课程标准和课程设置、小学教学模式和课堂设计、学生培养和质量保障模式、课堂教学评价和教学评估、教师专业发展和教研模式、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学校与社区家庭的衔接和家校合作等内容与要素,给我们提出了具体的研修要求。
那么,我作为一名学习者、研修者,我到美国去学习什么、研修什么?怎么样去学习、研修呢?我想主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观察。“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以前听到不少去过美国的朋友谈美国教育,也读过不少介绍美国教育的文章。当时我心里就有疑问:美国的小学课堂真的那么自由散漫吗?美国的课程标准尤其是数学学科真的那么低吗?美国的课程是单科设置还是完全整合?美国的课程整合是如何做到的?美国提出“不让一个孩子掉队”做到了吗,是如何进行评价的?这些问题一直在我的心头萦绕。这次学习研修,我就要睁大眼睛,不戴任何眼镜,客观地进行实地考察,看看听来的、看来的东西是不是真的,看看美国教育到底是什么样子。
当然,我们并不是为了观察教育而观察教育。教育是社会中的教育,它不是孤立的存在。我在观察教育的同时,更要把目光投向教育所处的大环境,教育背后的美国社会和文化,观察美国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站到社会和文化的层面来反观教育。
二是了解。观察是通过眼睛去获得第一手材料、第一手素材,是随机性的、点状和碎片化的东西。而了解则是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作整体思考、整体研究、整体把握。除了观察现象、听取讲座之外,还应该查找资料、提出问题、进行讨论、开展研究。所以,在学习中,我除了用眼睛去看、用耳朵去听之外,还应该用心地查阅资料,思考并提出问题,与老师和同伴进行讨论,一起开展研究。“研修”的起点和落点还是在“研”字上。
当然,如果有机会、有可能,我们的了解还不能只局限于小学学段,我们可以把目光延伸到其他学段、其他教育视域,直至美国的教育体制、高考考试和招生制度等等。小学校长的眼光绝不能仅仅盯着小学,领航班的校长更要有教育的整体观和系统观,登高才能望远!
三是比较。比较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研究方式,教育比较也是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有的人在做比较时,总喜欢比个孰优孰劣,谁高谁低。我总认为对中美教育的比较,不能简单地、一味地比较优劣、高低,而是要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比较差别和差异。因为没有绝对的孰优孰劣,只有适合不适合的问题,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我们的团长黄伟先生在行前动员时强调了一个观点——“尊重文化差异”,提出要保持本色、包容他人,我认为提得非常好。我们去美国进行学习研修,首先要有一种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要带着我们的自信和底气,在学习研修中,始终保持我们的文化底色和教育底色,然后兼包并蓄。我们绝不妄自菲薄,当然也不妄自尊大,这样,我们才能做出更客观、更真实的教育比较。
四是借鉴。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校园是晚清名臣张之洞创办的两湖书院旧址。张之洞先生早在其《劝学篇》中就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观点。的确,“学以致用”,学习他人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但关键是如何去“学用”。我们学习研修,不是一味地、简单地“拿来”,而是在比较中反思,在反思中谋求改进。因此,我要站回到自己的土地上,站回到自己的校园,面对自己朝夕相处的师生,去思考自己、自己学校的改进与改变。
2017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坚持扎根中国与融通中外相结合,继承我国优秀教育传统,立足我国国情,遵循教育规律,吸收世界先进办学治学经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这段话为我们如何吸收借鉴国外优秀经验指明了方向。我想:通过在学习研修中不断观察、了解、比较、借鉴,我会得到一些实在的东西,并最终为我所用,为我的学校发展、师生发展所用。
二、我看美国的第一眼
我看美国的第一眼是在洛杉矶。
因航程需要,我们到西雅图需经洛杉矶转机。领队老师有意无意中叮嘱大家:洛杉矶是美国比较集中的航班中转地,要注意行李和人身安全。
但当我们脚一踏上洛杉矶的地面,我就觉得洛杉矶机场并不像领队老师所说的那样庞大,更没有我想象中的现代气派。目之所及,似乎在我的意料之外:在机场外面的地面、树底下,到处是随地丢弃的烟头、杂物;在树底和屋角,歪坐或斜躺着流浪汉;而一走进安检通道,我一抬头就看见安检大厅的天花板居然有几块明显脱落,甚至有一块天花板还半挂在上面晃荡;进入候机室,则更让人大跌眼镜,地面是灰不溜秋的地毯,上面污迹斑斑;候机的座椅也似乎不够,有些旅客就直接坐在地毯上。
当然,在洛杉矶机场,我也看到了让人感动的画面,就在我们一时找不到换乘大厅方位的时候,一位美籍华人(机场工作人员)十分热情地帮我们引路,一直把我们带到厅门前,用中文叮嘱我们一些必要事项后,才热情地道再见而去,让我在异国他乡体会到“亲不亲故乡人”的温馨。
我第一眼看到的美国是真实的美国,它不像有的人描述的那么好,也没有有的人说的那么糟糕。真真实实,而又平平常常。看到洛杉矶的街头,我想到了我所居住的城市武汉几年前的街头;看到洛杉矶的机场,我想到了老武昌火车站的候车室——而新修的武汉高铁站、武汉天河机场新航站楼绝对比它好!
前些年,总有人认为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但从我第一眼看到的美国来看,从洛杉矶机场内外来看,我觉得:美国的月亮并不比中国圆,洛杉矶的月亮也并不比我家乡武汉的月亮圆!
不过,在与同行的校长讨论的时候,大家觉得随着我们国家近年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对基础设施的投入确实让全世界刮目相看,很多地方已赶超发达国家,也让我们从内心感到骄傲和自豪!但是,我们国民的整体素养,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虽然得到不断提升,与发达国家相比客观上还有一定差距。
国民整体素养的提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教育人,我们肩上更要担负起一份沉甸甸的责任!
三、走进美国的小学
我们走进美国的Bryant小学。同行的校长都是看过不少学校的人,对美国这所小学,大家不是感到新奇,而是被吸引、被打动。已近晚上七点,霞光散尽,天色已晚,大家依然不舍离去。
那么,打动我的是什么呢?
一是“让每个人都进步”的质量观。无论是听校长的介绍,还是看学校里随处可见的张贴海报,都在反复强调“让每个人都进步”这一质量观。这所美国小学同其他学校一样,非常在意教育教学质量,但他们绝不是比分数,不是比考试名次,而是关注每一个学生是否在自己原有基础上不断取得进步。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考核,也是看不同层次学生取得的进步。“让每个人都进步”“让每个人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所学校是这样想的,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二是“让每个地方都说话”的学习氛围。在学校的走廊两侧、楼梯走道、教室内外墙壁上,处处挂满学生的作品,有优秀学生作业、绘画、创意设计、手工制作等作品,让人目不暇接。虽然有的教室并不刻意讲求布置整齐,但原始的、原生态的、丰富的学生作品,让每一间教室、每一面墙壁、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可以说,这所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能说话,都在潜移默化中渗透着教育。放学之后,来不及被家长接走的孩子可以被学校“托管”,参加托管的学生,有的在托管室里下棋、做游戏,有的在和老师聊天,有的正在老师辅导下完成作业,还有不少在参加户外体育运动,各取所需,各得其乐,这也是“让每个地方都说话”的一种体现。
三是“学科分层走班”的差异性学习。目前,我们的小学课堂尚存在“面向中等生教学”的现象,课堂要求整齐划一,不分青红皂白“一锅炒”,导致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基本上是一种“面向中等生的课堂”。在这所美国小学,因校制宜、因科制宜,采取“学科分层走班”的差异性教学:在文学和数学两个基础学科,从二年级开始,就在同年级四个班之间实行“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即同年级四个班的文学、数学学科同时开课,学生根据不同学习层次进行适当走班学习。而且,这种分层走班实行动态管理,相机调整,每隔一段时间,对某一学科学习有进步的同学重新换班,既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课堂,又通过动态管理调动学生追求进步的积极性。这种“学科分层走班”教学,尊重了学生学习差异,真正让学生站到了学习的中央,站到了教与学的中央。
四是精细管理下的规则教育。虽然我们去这所小学的时候,学生正在陆续放学,但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教室外、走廊和楼梯的墙壁上,到处张贴着学生基本文明规范的要求;而教室内,则有许多关于学科学习的规范,如文学学科阅读基本步骤、学习写作的基本要求、各科书写的基本规范、数学课学习准备、美术教室上课规范、音乐教室使用细则等等,既体现了学校教育教学管理的精细,又体现了教师教学的严谨态度。虽然这些规则要求大多是老师和学生用大白纸手写或手绘(低年级),但经济实用,美观大方,可以让人想象平时教育教学工作的严谨认真。美国的小学生真的是那么自由散漫吗?美国小学忽视纪律要求吗?没有一定的规则教育会有高质量吗?今天的所见不言而喻。
五是自然本真的运动场地。我特别留意学生的运动场,这所学校的室内运动场修建得像模像样,但室外运动场地却尽可能保持原汁原味——篮球场是再普通不过的水泥场地,而室外田径运动场则是一块原生态的土操场。秋天的土操场,草地半枯,中间露出一大块泥土。我一直认为:学校一定要给孩子、给童年留一块泥土,让孩子在童年的泥土上去自由打滚、自由奔跑,这样的学校才能保持教育生态,这样的教育才接地气。我也一直认为:真正的小学是允许学生在地上自由打滚的学校,真正的儿童是可以在地上自由打滚的孩子。所以我一直在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顽固”地保留一方土操场,“顽固”地守卫着孩子们的童年。今天,我在美国的小学找到了一位知音。
走出Bryant小学的校门,我想:打动我们的不仅是看得见的校园,更是这位美国校长对教育的那份赤诚,那份情怀,是这所学校对每一个儿童的尊重与呵护,对童年的敬畏与守卫。
四、美国教育的辩证法
在美国一周来,无论是听到的还是看到的,我觉得美国教育并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简单,而是处处充满着辩证:
第一,自由与规则。美国教育追求规则下的自由。一方面,学生在学校没有什么压力、无拘无束,的确很自由,很自在。但另一方面,学校十分讲究规则,走廊的墙壁上到处张贴着规则要求,如在走廊里靠右行走、不能冲撞,小声说话等等,具体细致。教室里,则有班级公约、学生承诺、各科学习要求、学科评价标准等等。课堂上,学生要想好后举手发言,不能随便插话,等别人讲完后经老师同意再站起发言。中国古训“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美国教育强调“先有规则后有自由”,两者不谋而合。
第二,放手与呵护。美国教育注重放手但不忘细心呵护。在美国课堂上,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大胆探索,尤其是鼓励学生“试错”,在我听的一节科学课上,有一组学生反复实验得不到结果,老师不急不躁,不停地鼓励学生“错了不要紧,再来,就差一点点了”。由于美国实行“包班教学”,学校没有统一的上下课铃声,上下课时间基本由老师自己把握,所以有时一节课就相对较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需要出去上厕所或者喝水。但是,学校非常注重管理细节,每个学生都有一张名字牌,挂在教室的墙上,有的名字牌上贴有学生照片,有的名字牌上没有学生照片。名字牌上有照片的学生是自理能力较强、自觉性也较强的学生,而名字牌上没有照片的则自理能力和自觉性相对较弱。学生只要出教室就必须把名字牌挂在脖子上,在走廊或其他地方,老师只要瞟一眼名字牌就知道哪些学生可以放手、放心让他自己去,哪些学生需要多一些关照,一目了然,这种呵护既体现了学校管理的精细,又体现了管理者的智慧,保护了孩子的自尊。
第三,集体与个别。美国的学校十分强调集体意识,尤其是爱国主义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学校处处悬挂着国旗,班级里有珍惜集体荣誉的班级标志、班集体宣言、班级目标等。在关注集体的同时,特别重视特殊群体的教育,包括一些特殊儿童和英语为第二语言的孩子,政府为这些特殊儿童投入专项资金,学校聘请特殊教育教师对这些孩子进行单独教育教学,确保“每个孩子都有权接受平等的教育。”这样不遗余力地帮助少数学生,既体现了教育的公平,又体现了在促进集体进步的同时重点关注弱势少数。
第四,天性与社会性。美国的学生给我们的第一感觉就是天真、活泼、真实,美国教育充分保护儿童的天性和童真,让儿童更像儿童。在美国的学校里,基本看不到我们常常诟病的“小大人”。但同时,美国的学校和家庭都十分重视“公民教育”,孩子在家里该做什么就做什么,家长不娇宠更不放任,做游戏多长时间、看电视多长时间、看书阅读多长时间,只要约定好,孩子到时就停止,不能随便改动,更不能任性贪玩、沉迷电视游戏。在社会的公共场所,很少看到孩子追逐、打闹、喧哗,因为不干扰别人是最起码的公德,这一点从小就得到了学校、家庭很好的教育和强化。
第五,创新与知识。美国社会是一个处处强调创新的社会,学校教育更是处处讲求创新,尤其是注重教给学生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室的墙壁上、门上到处贴着如何阅读、如何学习、如何思考、如何合作的方法,老师在教学中把方法的理解、应用和迁移放在首位,让创新有了着力点。但同时美国教育也开始借鉴亚洲国家的一些做法,有不少州开始制定详细的教学大纲(教学标准),开始从某种程度上关注知识、技能的学习,各州、各地区、各学区都有相应的统一考试、考核,对学校的考试、考核情况进行排名,在网上公示。
美国基础教育的“辩证法”,其实值得我们深思!
五、走自己的路
在笔记本的底页,我写上了一首诗《教道》:“器术虽不同,大道却相通。适合方为本,真理实践中。”意思是说:中美两国教育的技术、手段、措施等虽然大不相同,但教育原理、教育理念、教育规律等却是相似相通的。由于两个国家历史、文化的绝然不同,没有孰优孰劣、谁对谁错的问题,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真正的教育需要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并不断把理念付诸行动,在实践中去探索、去检验、去完善和发展。
同时,我写下了这样三句话:“尊重差异”——中美两国文化差异、教育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我们需要清醒地看到差异并尊重差异;“择善而用”——我们学习考察美国教育不是拿来主义、不是照搬套用,而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保持自我”——我们不能被美国教育的一些表象所惑,要时刻保持文化自信和教育自信,保持自我,不妄自尊大,更不妄自菲薄。
没有哪一种教育适合所有的国情,也没有哪一种教育适合所有的文化。教育没有唯一答案,更没有绝对正确或错误的答案。那么,就让我们——
回到我们自己的土地,走自己的路,做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