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配合功能锻炼在膝骨关节炎患者中医健康管理中的干预效果
2018-03-02田雪秋牟开今殷立彬
田雪秋,牟开今,张 莲,殷立彬
(1.吉林省中医药科学院,长春 130021;2. 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长春 130021;3.吉林大学第一医院,长春 130021)
膝骨关节炎属于软骨退行性病变。我国发病率为50%~80%,是目前导致50岁以上人群肢体功能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1-2]。而膝骨关节炎患者可通过功能锻炼这种自我管理行为来改善膝关节的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3-4]。2015年6月-2017年6月,我们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推行了《热敏灸配合自我功能康复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的规范化方案》,为广大群众提供一种中医健康管理关节的中医适宜技术,从而减轻社会经济负担,节省国家医疗资源,笔者对干预的效果进行了总结比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期间,来自长春市区1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93例膝骨关节炎患者做为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二级以上医疗单位明确诊断,且有本研究团队副高级以上职称医师确认诊断。
1.2 诊断标准 参照2001年美国风湿病学会膝骨关节炎的诊断标准[5]。1)年龄大于40岁;2)晨僵小于30 min;3)活动时问及骨响声;4)局部有骨压痛;5)膝部可见骨性肥大;6)局部皮肤温度正常;7)X线提示膝关节骨边缘可见骨赘形成。有上述7项中的3项者可诊断为膝骨关节炎。
1.3 排除标准 1)不符合膝骨关节炎诊断标准者;2)合并肿瘤、结核、血管损伤等病史者;3)过敏体质者;4)合并心脑血管、造血系统、肝肾、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疾病者;5)患有精神疾病者。
1.4 治疗方法
1.4.1 热敏灸治疗 1)选穴:膝眼、犊鼻、阳陵泉、血海、梁丘等穴位。2)治疗前准备:操作前需要对患者交代施灸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自我感觉,如:透热(灸热可从施灸点的皮肤表面向深部组织直接穿透,甚者可达深部胸腹腔脏器);扩热(灸热从施灸点向周围扩散);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向远处传导,传导一般按经络循行为主)等多种感觉。3)具体操作方法:按上述选穴为施灸点,在3 cm为半径的范围内,距离皮肤3~5 cm 左右进行回旋灸或温和灸,如此时患者感受到了灸热,并自觉有透热、传热、扩热、表面不热深部热、局部不热远部热等感觉时,此施灸点即为热敏点,每次选择1~3个最敏感穴位予以热敏灸疗,每次施灸要求患者自觉感传消失、皮肤灼热为止,治疗时要保证施灸量的充足,一次治疗的施灸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从15~45 min不等,1次/d,10 d为1疗程。
1.4.2 自我功能锻炼治疗 1)卧位绷腿锻炼:患者仰卧位,双腿伸直。紧绷大腿肌肉6~9 s,放松1~2 s,每次练习反复进行20 min。2)交替抬腿锻炼:患者仰卧位,双腿伸直。两腿在伸直的情况下交替抬高,抬高幅度最低要求超过另一只脚的脚尖,抬腿放下时要求尽量缓慢,控制在6~9 s,5~10 min/次。3)坐位压腿锻炼:准备一把座椅高度与小腿长度相同靠背椅子,椅子前放置一把同等高度的方凳。患者坐在靠背椅上,抬起一条腿放在面前方凳上,尽量将腿伸直,并适当用力向下压膝关节,交替另一侧腿重复练习,每次压腿时间不要超过9 s,5~10 min/次。1次/d,10 d为1疗程,连续2个疗程停10 d,连续观察2个月共4个疗程。
1.5 疗效标准 1)临床症状评定:采用膝骨关节炎治疗判定标准JOA表,共4个方面,总分100分。2)生活能力评定: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共8个方面,总分100分。3)生活质量评定:采用膝骨关节炎生活质量量表(根据AIMS2-SF制定),共5个维度,26个条目,共104分。4)疗法掌握度:采用疗法掌握度问卷表进行。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 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数据t检验,计数数据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93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JOA评分比较 见表1。
表1 93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JOA评分比较()分
表1 93例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JOA评分比较()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项 目 治疗前 治疗后疼痛及步行能力 23.280±4.823 25.436±3.718#疼痛上下楼梯能力 17.250±3.841 20.863±3.973#屈度角度及强直、高度挛缩 28.257±4.249 29.574±4.137#肿胀 9.374±1.556 9.612±1.356
2.2 93例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Lysholm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93例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Lysholm评分比较() 分
表2 93例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能力Lysholm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项 目 治疗前 治疗后跛行 3.080±1.178 3.721±0.981#支撑 4.279±1.319 4.639±0.994交锁 11.590±2.379 12.590±2.499#稳定性 18.724±5.109 23.687±2.621#疼痛 12.989±5.512 17.989±4.076肿胀 9.374±1.556 9.612±1.356爬楼梯 5.039±1.698 7.121±2.159#下蹲 3.481±0.959 4.198±0.821#
2.3 93例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AIMS2-SF)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93例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AIMS2-SF)评分比较() 分
表3 93例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AIMS2-SF)评分比较() 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 P<0.05
项 目 治疗前 治疗后躯体 27.429±7.565 33.321±6.982#症状 9.358±1.787 11.771±1.955#影响 13.098±2.922 15.559±1.982#社会 11.080±2.189 12.518±2.218#工作 6.038±1.205 7.161±0.623#
2.4 93例患者掌握度情况 掌握88例,没掌握5例,掌握率94.6%。
2.5 不良反应 本观察计划收集100例,但治疗过程中有3例艾灸后出现局部皮肤瘙痒,4例因老年高龄功能锻炼不能耐受退出治疗,共计完成93例。
3 讨论
热敏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是通过悬灸的操作方法来激发穴位的热敏感,即施灸穴位出现透热、传热、扩热、局部不热远部热、表面不热深部热等灸感,临床研究提示热敏灸疗法有温经驱寒、通络止痛、促进气血运行的作用[6-7]。
现代研究[2,8]已经证明:膝关节炎患者的关节腔内氧自由基、TNF-a、IL-6等促炎症细胞因子增多,纤维粘连蛋白、透明质酸等软骨降解产物会大量释放,一方面抑制了软骨细胞的增殖,促进软骨基质降解,另一方面刺激诱导型NO合酶持续高强度表达,进而促进NO合成,因此引发软骨受损。而热敏灸疗法可增加关节腔内软骨蛋白多糖和胶原的含量,降低关节内NO的含量,抑制软骨细胞的凋亡,减轻软骨的损伤,来延缓骨关节炎的进展[2,9]。灸疗可以改善关节局部微循环障碍,清除关节腔内自由基,增加脑内阿片肽类物质的含量,产生中枢性镇痛的作用[10]。
膝骨关节炎患者通常因为关节的疼痛、肿胀等原因运动量减少,导致不同程度的肌无力或肌肉萎缩。因此,增强膝关节的肌肉力量尤为重要。有临床报道提示:运动功能锻炼可缓解膝部疼痛、预防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治愈率可达到68%[11-13]。
本项研究采用规范化方案“热敏灸疗法配合自我功能康复锻炼”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93例,分别从临床症状、生活能力、生活质量、疗法掌握度4个方面进行了评价,结果提示本疗法操作简单、无不良反应、便于掌握、疗效显著,可以进一步在社区医疗平台进行推广应用,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开展骨关节炎自我管理干预提供可借鉴的方式和方法。
[1]党晓谦,张亮,王坤正,等.不同方法治疗膝骨性关节炎80例[J].陕西医学杂志, 2011, 40(4):459-461.
[2]陈庆真,赖春柏,杜兰翔,等.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及对关节液中NO及SOD的影响[J].陕西中医, 2017,38(6):802-803.
[3]萧少娟.社区居民关节炎自我健康管理干预效果研究[J].当代医学, 2013, 19(17):159-160.
[4]汪凤兰,张小丽,郝晶,等.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运动锻炼自我管理行为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 20(3):295-297.
[5]陈百成,张静.骨性关节炎[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18-565.
[6]陈日新,康明非.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60-164.
[7]朱道成,焦琳,陈日新.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研究概况[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15, 22(11):125-127.
[8]程园园,刘健.中医药对骨关节炎细胞因子调节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2, 30(10):2200-2214.
[9]王松,沈霖,肖琳.艾灸疗法影响兔膝骨性关节炎软骨细胞凋亡的效应[J].中国临床康复, 2006, 39(10):55-58.
[10]于隽,熊俊.热敏灸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 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5, 32(1):60-66.
[11]陈丽兰,詹芳芳,陈阿兰.膝骨关节炎功能锻炼操的动作设计现状[J].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12):290.
[12]王予彬,王惠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全程治疗的答案[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2, 27(1):4-6.
[13]张春龙,齐保健,杨蕊.针灸配合股四头肌功能锻炼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新疆中医药, 2014,32(6):3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