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知:不能仅限于类性的揭示
——宁鸿彬《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教学实录评析
2018-03-02汲安庆
汲安庆
一、研读:感受新闻的结构
本文作者是毛泽东主席,文体新闻。这是毛泽东主席为当时的报纸写的一篇新闻稿。这则新闻报道的是解放战争时期渡江战役中的事。
下面准备读课文。读课文之后请同学们用三种方式把这则新闻的内容表达出来。第一种方式:用一句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二种方式:用一小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第三种方式:用几段话说出这则新闻的内容。听明白了吗?
众生翻书思考,师巡视。用时两分钟。
【评析】让学生先后用一句话、一段话、几段话概括新闻内容,这一设计神妙至极。为什么?可在不动声色中令学生全然把握新闻的结构要素:标题、导语、主体。不是浅层的了解,而是深刻的内化;不是单向地硬灌或死记硬背,而是精心引领下学生的自由建构。这体现了教者重体知而非认知的教学智慧,将古代的“和易思”教学思想和西方现代的建构主义学习观有效地统一起来,贯彻得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由不得人不为之惊叹、拜服。
不过,就师生的对话,从语法的角度说,措辞是有问题的。准确地说,这里一句话是指“一个单句”,几句话是指“一个复句”或“几个单句”,几段话是指“一个句群”。因为指向不明,一个学生以自己理解的“一句话”回答“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他的理解是正确的,却被视为错误。出现这样的理解错位是不应该的。如何表意准确,又让学生心领神会,还能淡化语法知识的教学,值得好好探讨。
针对易混淆字音、字形加以纠正和提醒,力量用在了刀刃上;对发言不够全面的学生,注意肯定其发言勇气,令人温暖。许多学生从乐于言说走向可怕的缄默,正是受到否定或嘲笑,没有得到这样及时的鼓励所造成的。
按座次读课文似未落实。不过,新闻字数较多,文字也比较浅显,因此按座次逐个读去实在也没有必要。
二、探究:感受新闻的类性
【评析】围绕胜利激疑:①把标题“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改成“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胜利渡江”行不行?②这则新闻写完了先不发表,等着渡江战役胜利了再发,不就可以用“胜利”二字了吗?真是提领而顿,百毛皆顺!既让学生深化了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又能进一步体味新闻语言的准确性,还有加深对新闻另外两大类性“真实、及时”的体知,可谓一举多得!这是真正的有效教学,也是真正的生本主义,更是智慧之花的绚丽绽放!
不过,对本则新闻报道目的的介绍——把渡江战役顺利进行的好消息及时告诉全国人民,有些失之简略。至少还有:震慑、瓦解敌人军心,抒写自我胜利在望的喜悦等。
感受新闻“真实”的类性,是否还要引入新闻史上的造假现象,如当下很多明星、政要被死亡的报道,以使学生更强劲地获得捍卫新闻真实性的道德认同感,为培养真诚的言语人格而努力。还有,新闻的真实性,其实是与“倾向性”密切统一的——这一点如果不点化,是否会有失辩证?
三、辨析:领略人物的形象
这堂课我们还讲了新闻的两个特点。写新闻要做到真实和及时,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价值和意义。
下面检查刚学过的两个词。(出示卡片:溃退)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1949年4月22日)
【评析】把握新闻所报道的敌我双方情况,这一设计举重若轻。因为看似要学生理解本则新闻的精要,其实也涉及了双方形象的简单分析——新闻的语言也有文学性的一面,就像王君老师所说的那样“有形象、有情怀”。教者这方面的意识虽不是很自觉,但是凭借其教学的敏感能触及到,可贵。
板书紧扣教学内容,简明扼要,纲举目张,既是教学思路的体现,也可视作课堂教学的微缩版,难得!
美中不足的是,教者的教学有比较浓重的保姆心态,教学语言也比较冗余,常常一个要求能说多遍,而对重点词“溃退”“锐不可当”的前教后习,也似无必要。
【总评】
读宁鸿彬老师的教学实录,我情不自禁地想到了“体知”一词。
据有关学者考证,“体知”一词最早出于《后汉书·志第一·律历上·律准》:“音不可以书以晓人,知之者欲教而无从,心达者体知而无师,故史官能辨清浊者遂绝。”这里的“体知”有朱熹所说的“将自家这身入那事物里而去体认”之意,和波兰尼的“亲知”(personal knowledge)说也有相通之处。不过,在中国古代传统中,体知更侧重于知“道”,即对于本体的证会,这一证会作为人之所以为人的自觉,必然表现为一个现实的转化过程。这样一来,体知便不是一个平面范畴,而是“一个认识论、工夫论、本体论的立体有机统一体,既是‘以身体之’的亲知真知,又是‘身体力行’的着实践履,以及‘体之于身’而‘以天下万物为一体’的生态存在”,是一种更科学的“知”。以身体之、身体力行、知“道”通达——在阅读实践中建构新闻本体性知识,这些宁老师都做到了。
重 “体知”而非 “授知”体现了崭新的教师观——不是单维的知识传授者,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领者、促进者;崭新的学生观——不是接受知识的被动学习者,而是探索、建构知识的主动学习者;崭新的课程观——不再是狭隘的教材层面的知识,而是与师生的生活经历、生命体验融为一体的动态的知识生成。在语文新课程改革尚未展开的1997年,宁老师有如此的教学境界,确有大家风范!
宁老师的教学侧重在新闻类性的体知和揭示上——结构要素的体知和揭示可谓类性体知的前奏;体知、揭示新闻的真实性、及时性尽管用时不多,却是新闻教学的高潮;敌我双方情况的概括、体知是类性体知的尾声——既有对新闻要素“何事”的体知,也有对作者跨体写作的揭秘。围绕类性展开的对话、纠错,对教师是固有新闻知识的温习,对学生则是全新的体知与发现。整个教学流程看似行云流水、家长里短般的漫聊,其实背后有着认真的思维沉潜、深度的生命融合和别出心裁的教学思量。
不过,整个教学仅限于新闻类性的体知和揭示显然是不够的。高质量的教学,不仅要揭示共性的文本类性,更要揭示个性的文本篇性。前者是教学的基础,后者才是教学的重点和升华。不上升到篇性的发掘,教学上的个性化创新很难有足够的保障。这一点,朱光潜先生早就看到了。他说:“如果画家只能够把鼻子画直,眼睛画横,结果就难免千篇一律,毫无趣味。他应该能够把这个鼻子所以异于其他直鼻子的,这个横眼睛所以异于其他横眼睛的地方表现出来,才算是有独到的功夫。”他谈的是绘画创作,但是对写作、教学一样适用。求类性之同仅是满足于教学的温饱,求篇性之异才会真正触及教学的发展和教学主体生命的自我实现。
那么,《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篇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
首先,主体结构上的烘云托月。先介绍渡江较为顺利的中路军和西路军,最后介绍遭遇敌人殊死抵抗的东路军。看似客观写实,其实是变相地突出东路军的顽强、勇猛和执着——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已歼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作者的欣赏、自豪、快意之情溢于言表。倘若按地点顺序忠实介绍,这种个性化的表达魅力便无从产生。有老师在教学中设计了如下问题:东路军很烦恼,因为他们的位置被毛主席安排在了这则新闻的最后,他们觉得为什么不把我们东路军安排在前面呢?前面才能显出作用的重要啊。现在你要在文中找出依据来说服东路军,安抚他们的心灵,告诉他们作者这样安排是有道理的。这便是针对了文本篇性的妙问。但是,关于结构上的篇性,宁老师的教学并未涉及。
其次,形象塑造上的自然穿插。形象塑造是戏剧、小说的本色手段,但是在本篇新闻的写作中,作者也不由自主地用上了。如对敌军“都很泄气”“纷纷溃退”,我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的描写,对汤恩伯极具反讽意味的颟顸而尴尬的描写。这些形象塑造的笔墨,突然减缓新闻叙事的节奏,产生一种类似古典小说“一会儿地动山摇,一会儿柳似花朵”的表达效果,是很有生气的笔墨,值得好好玩味。这种跨体写作的智慧,当下不少优秀新闻作品也在用,如《那山,那树,那人》《三十年前惊世一跪,三十年后一座丰碑》,使新闻的知识性和文学性融为一炉,完全可以用来比较教学。宁老师引导学生体味“溃退”“锐不可当”时,其实触及了本则新闻形象塑造上的篇性,但却将之视为“分析的内容”而不加研究,不免有点儿可惜。
还有,言语表现上的潜隐个性。如语言的雅俗共陈,庄谐并出——说“一千余华里的战线”而不说“500余千米的战线”是雅,说国民党士兵“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不说“都很心灰意冷”是俗,其间蕴藏了丰富的意蕴;“我”字在文中的万斛泉涌,汩汩不止,其实是胜利在望的大喜悦、大自信、大自豪之情的悄然流露;攻占的地区,说一两个足可代表,却不厌其烦地一一枚举,这也是幸福、自得之情的欢快奔涌。有诗人说毛泽东“用平平仄仄的枪声写诗,二万五千里是最长的一行……”毛泽东的这种横槊赋诗的激情、自信和霸气,在本篇新闻的写作中也有所体现。教学中,完全可以用还原法让学生体知:“一千余华里”可否换成“500余千米”?去掉“我”字,行不行?地点描述,说一两个如何?有了这些比较,对作者叙事上的春秋笔法,学生便会有更深刻的体知。
另外,还应注意不同文本的贯通。比如,将毛泽东的 《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胜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与本则新闻进行比较教学;将本则新闻的单纯文字表述与当下新闻图片、音频、视频相结合的特点进行介绍,以使学生对新闻的解读能“跟上新媒体时代的步伐,引导学生重视和运用创新思维,在对新闻生产过程中使用新的传播技术、新的文本形式和新的报道思维”有所认知,进而更加强化对本则新闻类性和篇性的体知。
不知宁老师以为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