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个体化疼痛管理对癌痛患者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8-03-02刘亚玲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3期
关键词:癌痛个体化入院

刘亚玲

目前,医学界公认疼痛是第五种生命体征。作为一种主观感受,疼痛在癌症患者症状中最为常见,是晚期癌症患者需要面临的痛苦。有研究发现,癌症患者疼痛发生率为60%~80%,其中40%~50%是中度或重度疼痛[1]。疼痛的发生对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等多方面产生了影响,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长期剧烈疼痛会诱发患者的自杀行为[2]。因此,缓解癌症患者的疼痛成为了医疗人员需要重视的课题。本研究选择我院收治的患者76例,分组后分别给予常规疼痛管理和个体化疼痛管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收治的癌痛患者,纳入标准:(1)患者经病理、细胞学确诊为癌症晚期;(2)住院时间≥14 d;(3)无意识障碍,能够正常交流。共76例患者符合研究条件,其中肝癌10例,肺癌16例,乳腺癌8例,胰腺癌6例,结直肠癌15例,胃癌11例,卵巢癌10例。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者各38例,对照组中男患者20例,女患者18例,年龄33~73岁,平均年龄(50.2±3.6)岁,研究组中男患者21例,女患者17例,年龄32~72岁,平均年龄(49.9±3.5)岁,两组临床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疼痛情况按照三阶梯止痛法给予止痛,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放松精神,给予健康教育和饮食护理。研究组实施个体化疼痛管理方法如下:

(1)成立疼痛管理小组,小组成员具备肿瘤护理专业知识,小组长由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人员担任。

(2)疼痛治疗措施。根据WHO推荐的三阶梯止痛法为患者止痛,先使用阿司匹林等非吗啡类止痛药,若疼痛未缓解,使用可待因弱吗啡类药物,并根据患者情况适当添加镇静药物或抗焦虑药物,若疼痛仍未控制,则使用美施康啶强吗啡类药物[3]。

(3)疼痛护理。对于癌痛患者的护理,①在患者入院后进行疼痛评估,包括疼痛基本情况、疼痛部位、疼痛强度、疼痛持续时间、疼痛性质以及加剧或缓解的因素等。对中重度患者使用止痛药物,止痛过程中的疼痛程度也进行评估。记录好评估结果,总结后提交给医师,便于调整治疗方案[4]。②护士要了解患者用药情况,按时、按量为患者发放止痛药物,监督患者用药,保证患者血药浓度起到止痛的效果。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消除患者对麻醉药物成瘾和诱发不良反应的顾虑,对患者普及疼痛知识和用药知识,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密切观察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发现不良反应及时处理。③开展健康教育和心理干预,为患者定期讲解疼痛知识,治疗情况,通过发放宣传册、组织健康讲座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与患者交流,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可采用为患者按摩、播放舒缓音乐、交流患者感兴趣内容等方式分散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鼓励家属亲情关爱患者,使患者获得心理支持,缓解不良情绪[5]。④饮食上,根据患者的身体情况,责任护士咨询营养师,询问患者对食物的喜好,为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食谱,调动患者对食物的兴趣。以流食或半流质易消化的食物为主,不吃油腻、辛辣、油炸等食物,多提供含有丰富维生素和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如蔬菜、水果等,少吃多餐。⑤对于排便困难的患者,可鼓励多食用高纤维食物,多饮水,为患者按摩腹部,叮嘱患者多运动,预防性使用缓泻剂或大便软化剂,避免便秘的发生。

1.3 评价指标

疼痛评价:根据国际通用0~10 NRS分级法表示不同程度疼痛的观察指标,轻度疼痛:1~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生活质量评价:使用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LQ-C30)对患者的躯体功能、角色功能、情感功能、社会功能进行功能评分,分值越高,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疼痛状况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2周疼痛程度低于入院时,持续时间少于入院时,而且研究组疼痛程度和持续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入院2周后生活质量比较

和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入院2周后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癌痛是肿瘤细胞发展到晚期阶段,出现浸润性或膨胀性的生长,对周围组织产生了压迫后引发的疼痛,也可能是放化疗反应引发或肿瘤产生激素样化学物质激化各部位疼痛[6]。不论是哪种癌痛,其特点均是进行性加重,疼痛剧烈,并伴有癌症患者的所有阶段[7]。癌痛的发生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临床医护人员要为患者提供有效的管理方法,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状况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疼痛状况比较

组别 n 入院时 入院2周疼痛程度(分) 持续时间(h) 疼痛程度(分) 持续时间(h)对照组 38 5.91±1.13 6.13±1.08 4.35±1.05 4.97±1.11研究组 38 5.89±1.15 6.11±1.06 2.11±0.96 2.36±1.03 t值 - 0.076 0.081 9.705 10.620 P值 - 0.939 0.935 0.000 0.000

表2 两组患者入院2周后生活质量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入院2周后生活质量比较

?

本次研究分析了个体化疼痛管理对癌痛患者疼痛状况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得出结果是实施个体化疼痛管理的患者疼痛程度减轻,疼痛持续时间缩短,生活质量提高,与常规疼痛管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分析此次研究结果,个体化疼痛管理方式首先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根据评估结果给予患者相应的止痛药物缓解疼痛,同时配合相应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健康宣教增加了患者对疼痛的了解,使患者心理状态得到调整,不良心理得到缓解,进而为止痛药物发挥效果起到了促进作用[8]。而饮食护理的实施增加了患者机体营养,提高了机体对疼痛的耐受性,对患者的身体机能维护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并减少了便秘的发生。本次研究结果与马蕊[9]等人在同类研究中得出的个性化阶梯式疼痛管理应用价值高的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个体化疼痛管理对癌痛患者的疼痛程度及生活质量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能够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1] 汪新菊,瞿广桥,熊琼英.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晚期癌症患者疼痛的影响[J]. 中华全科医学,2015,13(12):2050-2051,2059.

[2] 周珍萍,李叔国. 影响癌痛患者疼痛治疗依从性的原因及护理对策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5,12(4):143-147.

[3] 刘纪红. 癌痛规范化管理的研究现状[J]. 中国医药导报,2014,11(15):167-169.

[4] 鞠进,何静,黄兴兰. 个体化疼痛管理对癌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与效果评价[J].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6,13(19):2725-2727.

[5] 景风敏,王会敏,张玉乾. 疼痛管理对于癌痛患者知识获得及满意度的影响[J].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2013,34(12):1536-1538.

[6] 梁寅寅,甘秀妮,王玉琼. 延续护理在癌痛患者中的应用现状及思考[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5,31(33):2502-2505.

[7] 刘玉,邹本燕,林细吟,等. 肿瘤科护士癌痛控制护理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1):71-75.

[8] 王海燕. 多维度框架式延续护理在肿瘤癌痛患者中的应用[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3):3214-3217.

[9] 马蕊,陈素红,管静. 个体化阶梯式疼痛管理模式在癌痛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2015,12(35):73-75.

猜你喜欢

癌痛个体化入院
输尿管瘘并发盆腔脓肿误诊癌痛1例
《风平浪静》黑色影像的个体化表述
住院医师入院教育实践与效果探索
骨转移癌痛的中医外治法研究进展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作文门诊室
癌痛规范化治疗在老年晚期癌症患者中的作用
作文门诊室
作文门诊室
个体化治疗实现理想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