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肺超声在小儿肺炎疗效判断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8-03-02陈坛寿金燕子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8年1期
关键词:辐射损伤胸膜X射线

陈坛寿 金燕子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超声科 (福建 宁德 352000)

肺炎在儿童时期属于常见病和多发病,具有感染性,常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发生后继发,以肺组织水肿、充血以及炎性浸润为主要病理变化。及时诊断肺炎并予以对症治疗有利于延缓病情进展,使用影像学检查进行复查能够监测临床疗效[1,2]。选取本院收治的肺炎患儿74例开展本次研究,旨在探讨肺超声判断小儿肺炎治疗效果的优势,以X射线检查为对照,正文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的研究对象为2017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在本院进行治疗的肺炎患儿,共74例,根据检查方式的不同进行分组,37例/组。观察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6个月至13岁,平均(6.85±1.07)岁。对照组:男26例,女11例;年龄6个月至14岁,平均(6.91±1.12)岁。两组肺炎患儿各项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可以实施比对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X射线检查:采用德国Derav DR系统对患者的胸部拍摄正位片和侧位片。

观察组采用超声检查:体位为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在超声检查过程根据检查需要更换体位。使用PhilipsIU22超声诊断仪对患者进行探查,探头频率设置为5~12MHz。探头置于垂直肋骨方向进行扫查,扫查范围涉及每侧前后胸壁(胸骨旁线、双乳头连线、腋前线、腋后线)。

1.3 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

肺炎患儿在入院当天、治疗1周后及出院时进行检查和复查。

胸膜线判定标准:超声显示脏层和壁层胸膜的高回声为规则且光滑的线性。A线:受不同胸膜-肺界面声阻抗影响而产生多重反射和水平伪像;B线:线样伪像涉及范围从胸膜线开始向肺野深部呈放射状发散。

肺实变判定标准:超声影像显示肺组织呈支气管充液征或伴有支气管充液征,出现肝样变。

肺泡-间质综合征:超声影像显示肺野内B线超过3条。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软件SPSS18.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数据采用n、%表示,统计方法为χ2检验,P<0.05代表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2.结果

两组肺炎患儿分别采用X射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的诊断阳性率和阴性率差异不大(P>0.05);观察组中无辐射损伤情况出现,对照组中出现6例轻微辐射损伤,组间对比辐射损伤率存在较大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肺炎患儿的诊断准确率和辐射损伤率(n=37,n/%)

37例肺炎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超声表现存在差异(P<0.05)。其中治疗前肺泡-间质综合征以肺野内密集B线融合呈瀑布征为主要超声表现;肺实变中均未7~13mm的小范围病变,单发实变和多发实变分别占研究对象中的13例和15例,实变区胸膜回声影像学上表现为小片状、不均质,边界为波浪状甚至观察到动态支气征。在临床治疗后复检,可观察到多个指标均有改善;在患者出院时,绝大多数肺炎患儿的胸膜炎、A线恢复正常且超声未发现肺实变影。见表2。另外,治疗后X射线检查胸膜线正常43.24%,A线消失21.62%,肺泡-间质综合征48.65%,肺实变16.22%。超声检查与X射线检查相比,在治疗后除肺实变外,检出率均更高(P<0.05)。

表2. 肺炎患儿治疗前后的超声表现对照(n=37,n/%)

3.讨论

肺炎以发热、咳嗽、咳痰、胸痛以及呼吸急促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听诊存在干、湿啰音。胸部X射线检查能够详细体现小儿肺炎的病变部位和范围,但X射线能改变人体尤其儿童细胞的生物分子性质,影响其生物功能和正常代谢,进一步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呕吐、消化功能失常等),且致癌率高。

正常情况下,肺组织具有良好的含气,超声声束会在胸膜处产生全反射,未能触及肺组织,胸膜下正常的肺实质无法超声探查,此前临床认为超声检查不能应用于肺部病灶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病理情况下的超声伪像可将肺组织和胸膜变化准确反映出来,不同肺炎类型的超声声像图显示的病变位置、大小形态、病变程度存在差异,因此可有效鉴别诊断肺炎。超声诊断的操作简单且限制性少,应用在小儿中最显著的优点为无辐射损伤[3,4]。

在本次研究中,肺炎患儿分别进行X射线检查和超声检查的诊断准确率相差不大(P>0.05),分别为94.59%、91.89%,均较高,说明两种检查方法在诊断小儿肺炎方面具有较高的价值。且表1数据显示,观察组肺炎患儿经超声检查无辐射损伤情况出现,而经X射线检查的对照组肺炎患儿辐射损伤率为16.22%,明显高于观察组(P<0.0.5),表明对小儿进行X射线检查存在一定的不足,而超声检查与其相比更具安全性。超声检查和X射线检查在肺部病变检查效果大致相同,但超声检查不具有辐射损伤的缺点和可重复性的优点,对于患儿肺部炎症进展或恢复情况的评估、临床治疗方案的调整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治疗前后肺炎患儿超声表现的变化有利于临床判断治疗效果,说明患儿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和体征已逐渐恢复正常。

总而言之,肺超声应用在肺炎患儿中具有检查时间短、无辐射损伤、可重复检查、简单经济、准确率高的优势,能够评估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

[1]刘俊会.使用影像学检查方法诊断小儿肺炎的效果探究[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5):29-31.

[2]李冬梅,刘克新,全香美,等.低频超声治疗小儿肺炎恢复期啰音不吸收疗效观察[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12):227.

[3]沈刚,何涛,陈祎敏,等.小儿肺炎实变期的超声观察[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1,22(6):419-420.

[4]张景良,陈富富,邱燕红,等.探讨超声对小儿肺炎实变期的临床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6,23(12):1295-1296.

猜你喜欢

辐射损伤胸膜X射线
实验室X射线管安全改造
多层螺旋CT鉴别恶性胸膜间皮瘤与胸膜转移瘤的应用价值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虚拟古生物学:当化石遇到X射线成像
氨基硫醇类辐射防护剂的研究进展
GaAs太阳电池空间辐射损伤衰减评估方法浅析
医用非固定X射线机的防护管理
青海卫生院X射线机应用及防护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