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百年前的医学科普

2018-03-02/杨

中国医学人文 2018年2期
关键词:通俗情怀科普

文 /杨 震

前段时间,与一个健康科普公众号的小编聊天。她吹牛说:“我们公众号的健康科普内容非常棒,前无古人,后无来者……”我笑了:“妹子,你千万别随便说‘前无古人’。在医学科普这件事情上,前人可能甩你八条街。”今天,给大家介绍“近代中国医学科普公益展览”中的一部分展品,看看我们的前人是如何做医学科普的。

医学科普,是历史传承

清朝的时候,就有西医科普了,而且当时做得还挺不错。

我手上这本线装书有115岁了。光绪二十九年,杭州广济医院编著了这本《俟医浅说》。这本书的英文名字是Till the Doctor Comes。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不错,教育大众在医生到来之前应该如何处置各类病症。

这本书是宣统二年上海派克路医学书局出版的《身之肥瘦法》。这应该是中国最早涉及减肥的科普书籍。不过,据此书作者的大样本量统计,当时70%的人希望自己能再胖一些。所以,这本书不但介绍如何减肥,还介绍如何增重。

看了上面《俟医浅说》《身之肥瘦法》,大家可能会有疑问:“那个时期的人能理解先进的医学知识吗?”清末的人,还是有些医学基础的。这本书是光绪三十三年的《初等小学生理卫生教科书》,我看了其中介绍神经系统的内容,非常感叹:怕是现在的小学也教不了这么深奥吧!

医学科普,是社会责任

生命健康,是民生大事。医学科普,是一种社会责任。

这是一份1909年的史料。那一年,长沙城内爆发白喉。当时雅礼医院的胡美院长,制作了科普宣传的“白喉广告”,用通俗简洁的语言教育民众、防控疫病。

这是1928年的《协医通俗月刊》,北京协和医学校主办的。所谓“通俗”,就是科普。

1936年7月1日出版的《健康之路》创刊号,南京四牌楼卫生分所主办。第一篇文章,就是请当时已经大名鼎鼎的戚寿南教授撰写的,内容是防治夏季常见消化道传染病。

1948年,《时兆》月刊杂志的“防痨专辑”。《时兆》月刊是民国时期的综合性杂志。医学科普,也是媒体的重要社会责任。

1930年的医学科普书《健康要诀》。书中的一副插图让人感动:一位园丁,在用“卫生教育”“纯洁的食物”来培育中国的青年。

医学科普,是文化品位

医学科普,推崇通俗,但绝不应低俗。医学科普是有品位的。

前人们老早就探索过医学科普的艺术性。这是1929年,上海的生命健康社与中国艺术摄影研究社联合创办的《生命与健康画报》。

1933年,上海的《康健杂志》,封面设计非常前卫、非常漂亮。

这是1944年,陕甘宁边区新华书店出版的大开本科普书《怎样养娃》。这书如同年画一般,语言通俗易懂、内容非常科学。

医学科普,是创新传播

科普,不是孤芳自赏,一定要打动人心、要广泛传播。这就要求有创新、有温度的传播形式。

这是民国时期,某公司的科普广告杰作:象棋盘。这种赠品很受老百姓欢迎。棋盘的背面印着图文并茂的“健康生活之要诀”,图画绘制很精美。

这是1944年,四川华西协和大学公共卫生系编写的科普书《母与子》。这本书的最后,别出心裁地设计了“婴儿健康记录”,让读者边读书、边记录孩子的成长。所以,这本书的封面上,有曾经的主人写的一段话:“此书请妥为保存,因为后面还有道玲的健康记录”。“道玲”就是这家人的女儿。

1933年的《家庭医药》杂志。封面是一对夫妻在给宝宝称重。这样的设计太有爱了。

医学科普,需要坚持

医学科普,需要一种执着坚持的精神。

1943年,陪都重庆出版的医学科普小册子《健康必携》。那是抗战最艰难的时期,书是用简陋的土纸印制的。在那么艰苦的条件下,还是有人坚持做医学科普。

要说坚持,必须聊聊《大众医学》。1948年,一群上海医界人士创建了这本杂志。裘法祖也在其中,当时他还算小字辈。如今,近七十年过去了,这本杂志依然坚守在上海滩。这就是坚持的写照吧。

医学科普,需要情怀

这是一本1933年上海出版的医学科普杂志。名字很有意思,叫做《文艺的医学》。

做医学科普,总要有些情怀。有情怀,才有品位;有情怀,才有坚持。

猜你喜欢

通俗情怀科普
Sumo Wrestling
TAKE FIVE
赣鄱情怀
民有呼我有应 “刚”与“柔”中显情怀
科普达人养成记
小说的通俗
组工干部之歌(民族通俗版)
科普漫画
科普连连看
科普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