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五水共治”:一种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分析框架

2018-03-01张新颜

经济研究导刊 2018年36期
关键词:五水共治马克思主义

张新颜

摘 要: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只有遵循自然规律才能有效防止在开发利用自然上走弯路,人类对大自然的伤害最终会伤及人类自身,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五水共治是浙江经济新一轮改革发展的重要举措,是一项惠及民生的治理措施。五水共治中的治水理念和治水方式,充分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美学中承认自然客观实在性,“劳动创造美”以及“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价值意蕴。加强对五水共治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蕴的研究,既能够为五水共治提供理论和实践基础,也能够为接下来的深入治理提供相应的启示。

关键词:五水共治;马克思主义;美學

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8)36-0009-03

五水共治既是浙江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又是浙江现代化进程的重要举措。党的十九强调:“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1]五水共治既是顺应客观自然发展规律的需要,也是推进新一轮改革发展的关键之策,更是建设“两美”浙江、实现“绿水青山”的必要环节。马克思主义美学强调在承认自然客观存在的前提下,人类通过劳动来改造客观世界,按照美的规律塑造物体。而五水共治正是在遵循人、自然和社会的和谐发展规律基础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正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内在要求相契合。因此,认真研究五水共治中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意蕴,对于进一步深化对五水共治认识,“强化生态文明理念,把五水共治进行到底,决不把违章建筑、决不把污泥浊水、决不把脏乱差环境带入小康”[2]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然客观实在性:五水共治的理论能量源

自然界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靠自然界来生活,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3]承认自然物的存在、属性和规律的客观性,是人类有意识地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前提。随着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自然中的人类印记也越来越深刻。改造自然具有积极和消极方面的双重性,如果没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人与自然的联系和规律的前提下盲目地改造自然,那么不可否认地会造成自然界失衡、人与自然关系被破坏,人类生存环境遭到威胁等消极后果。正如恩格斯所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成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预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4]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同时,务必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我们施加于自然的改造也将反作用于人类自身,将遭受自然的惩罚。

五水共治就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在对因经济社会发展而对自然水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而造成的破坏进行综合整治,从源头遏制污染源,恢复河道的清洁,并通过保供水、抓节水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五水共治既是防治水污染、恢复水生态平衡的关键手段,也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五水共治的生态意义在于,不是简简单单的治理水污染,而是在理性认识水污染带来的危害后,及时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在恢复水生态的同时,促进水生态的循环、可持续发展,并带动整个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

二、“劳动创造美”:五水共治的实践基础

在劳动创造美上,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国民经济学不考察劳动者(即劳动)同他所生产的产品的直接的关系,借以掩盖劳动本质的异化。当然,劳动为富人生产了珍品,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却为劳动者创造了贫民窟。劳动创造了美,却使劳动者成为畸形。”[3]从全文看,这段话语意是对国民经济学派掩盖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本质异化的批判,为了说明资本主义生产中劳动本质的异化。但是,这不能片面地否认劳动创造美的客观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以自身的活动引起、调整和控制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物质交换过程即为劳动。也就是说,劳动是人为了生存和发展,从自然界获取生活资料,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从人类发展历史来看,劳动使人从猿类中区别出来,使人类通过双手来创造新的因素——社会。所以,劳动产生了人类社会,产生了美的概念和形式。

五水共治的本质就是一种劳动。从五水共治的根本目的上看,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为内容的五水共治,就是要还原水环境,平衡水生态,充分利用水资源。这是一项保护水生态,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保障民生的积极的劳动。从五水共治的措施上看,无论是实施截污纳管,还是防洪工程;无论是节水设施配套改造,还是引水调水工程,都是在改造自然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是在尊重客观规律下的有意识、有目的的劳动。通过五水共治这一劳动实践,能够创造出三种美。一是水体美。通过对工业用水、生活污水的治理,将原本污染严重的河流水体,改造成清水、绿水,这从视觉感官上就是一种绿色的美,给人以愉悦的心情。同时,水体的改善也促使整个生态环境朝着积极的方向改变,为更多的生物提供栖息的环境,这也是一种保护物种、孕育生命的美。二是景观美。五水共治工程,创造了新的人与自然和谐的美的形式。人造堤坝不仅能够防洪蓄水,而且也是一种人造的建筑景观;河道岸坡宜采用人造材料复合植被、孔隙结构等生态护岸技术,实现水与土地的有机交换,在净化水质、降解水中污染物的同时,也发挥了景观功能,做到了人水和谐。河道两岸进行植树绿化,在水面和水体内部培植各类水生植物,既改善了水质,又美化了环境。三是制度美。五水共治的实践,实现了由政府主导管理向社会共同治理的转变,促进了政府、企业和公众的良性互动,是从上而下、从下而上、内外监督的联动治理。并且河长制的制度安排,创新了落实五水共治责任主体的制度模式。五水共治中体现的制度创新,不仅能够为五水共治提供制度保障,而且为其他方面的治理提供了模式借鉴。五水共治下的水体美、景观美、制度美都充分地体现了“劳动创造美”的科学内涵,这也为下一阶段的有效治理奠定了实践基础。

三、“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新时代五水共治的理想样态

马克思指出:“动物也进行生产。它也为自己构筑巢穴或居所,如蜜蜂、海狸、蚂蚁等所做的那样。但动物只生产它自己或它的幼仔所直接需要的东西;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则是全面的;动物只生产自己本身,而人则再生产整个自然界;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物种的尺度和需要来进行塑造,而人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随时随地都能用内在固有的尺度来衡量对象,所以,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3]在這里,马克思提到了两种尺度:一是物种的尺度,二是内在固有的尺度,这两种尺度区分了动物与人在生产上的区别。动物只能够按照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进行自身的生存需要的生产。蜜蜂只能造出蜂巢,海狸只能造出堤坝似的居所,蚂蚁只能造出蚁穴,它们不能造出其他形式的居所。而人的生产则“懂得按照任何物种的尺度”,并且能够用“内在的固有的尺度”来生产。这种“内在的固有的尺度”指的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人对自然界的改造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改变规律作用的形式,塑造自然界。也就是说,人不仅能够按照物种的尺度来进行维护生存的生产,而且能够在认识和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按照自身的意识和目的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有意识、有目的的生产,进而能够“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五水共治下“按照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不仅是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需要,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首先,按照“美的规律”实践,才能取得五水共治的理想效果。按照“美的规律”实践,也就是利用“内在的固有的尺度”实践,即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规律制约着人的行为,人不能忽视规律,更不能创造规律,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在规律的范围内才起作用。但是人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力,人可以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来进行生产活动。历史证明,人们可以利用客观规律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进程。“因此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绝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五水共治必须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前提下,对自然进行有创造性的劳动,做到物种的尺度和人的内在固有尺度的统一。符合规律才能可持续,从治污水的角度上,由于人对自然排放的污染物已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破坏了自然的自净规律,产生了水污染、水资源破坏等问题。治污水就是要在尊重自然自净规律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采取截污纳管的方式,整治工农业及生活污水乱排、乱倾倒的行为,将脏水、污水还原为清水、绿水;从防洪水、排涝水的角度上讲,建坝、清淤疏浚、植被绿化等工程的建设,也必须在尊重客观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建造和实施才能起作用,否则这些工程不仅劳民伤财、起不到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适得其反,反而加重了患情和灾情。从保供水、促节水的角度上,五水共治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为后代子孙的发展留下宝贵的水财富。

其次,按照“美的规律”实践[5],有助于发挥五水共治的经济效应,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治理区域来看,对水资源的治理和水生态的保护,不仅能够还原“绿水青山”,而且能够改善治理区域水生态,形成水景观,促进附近地区旅游行业的发展。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排放废水不达标、造成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等现实,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倒逼着企业转型。而企业转型依靠的是技术的研发与推广,通过技术来对废弃物进行处理后排放,实现企业的转型升级。虽然短时期内因技术研发和使用投入的成本较大,但是从企业长远发展来看,一方面,对废水的处理、回收利用,能够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一定程度上节省了企业的成本;另一方面,技术的推广使用能够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帮助企业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从政府的角度来看,虽然政府在五水共治中一些举措和需建的工程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在五水共治、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上的资金投入较多,但是这些只是短期的影响。以发展的思维来说,政府对环境保护和产业发展的支持与投入,不仅能够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提升应对水环境污染和破坏的能力,而且五水共治是一项利于民生的工程,能够促进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能够推进区域经济新一轮的改革发展,收获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将是巨大的。

最后,按照“美的规律”实践,能够促进人与自然和合共生。早期经济发展模式下,经济的发展意味着加大对自然界的开发和利用,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因为水是生命之源,所以这些生态问题在水资源的污染与破坏上显得尤为突出[6],亟须采取合乎规律的实践,来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五水共治正是合理处理人自身发展和开发自然、保护自然的关系[7],利用智慧治水来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合乎美的规律的实践。这一实践不仅能够增强人顺应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且能够积极地反作用于自然界的发展,促进自然界各种物质的更新换代,这些都是创造美的过程。为了促进人与自然在和谐中发展,在融合中共生,在接下来的五水共治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要把维护水生态的平衡作为五水共治的前提,科学地将治水工程同改造水环境相结合,实现人与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二是在保供水、促节水上,要以对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为基础,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三是必须在确保生态效益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基础上,促进新一轮经济的发展。四是注重对水文化的开发与保护,以水文化助推社会文明建设,滋养城市发展,提升城市品位。

猜你喜欢

五水共治马克思主义
浅析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学科发展状况
如何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提高污水处理能力 推进“五水共治”建设
浙江省“五水共治”中“抓节水”的重要性及开展路径探析
无线传感器网络在东阳市“五水共治”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嘉兴市“五水共治”的金融支持优化研究
“五水共治”背景下高职涉农专业“植物生长环境”教学改革初探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