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英汉法律文化差异对法律翻译的影响

2018-03-01吴立芳曾婷

现代交际 2018年23期
关键词:法律文化差异

吴立芳 曾婷

摘要:法律语言是法律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承载着法律文化。英汉法律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涉及法律文化之间的差异。本文通过对英汉法律文化差异进行分析比较,探究译者在进行法律翻译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应根据文化对应情况采取相对应的翻译策略,以保证法律翻译的质量。

关键词:英汉法律语言 法律文化 差异 法律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23-0085-02

自从中国打开闭关锁国的大门之后,一直在不断发展,实现与世界的接轨。自古以来,联系外来事物最重要的部分便是语言。在进行国际交流时,大家都要遵循的统一标准便是法律。众所周知,法律语言包含了法律文化,不同国家的法律语言反映了不同的法律文化以及不同的法律文化价值观。因此,译员在翻译法律英语时不仅要进行语言上的转换,也要进行法律文化的转换。所以在进行法律翻译的过程中,难免会因为文化差异或缺乏法律文化知识而遇到各种障碍。因此,分析英汉法律文化差异对法律翻译的影响对法律翻译工作者将有着积极意义。

一、法律语言所承载的法律文化

世界上所有的语言在民族形成之初便随之出现,慢慢发展,逐渐成形,这是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体现。语言对于法律制度的形成和发展起着积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统治阶级为了更好地维护社会安定、民族繁荣昌盛,于是出现了法律。法律语言是民族共同语言,随着法律科学和法律实践的发展与完善逐步形成,它是服务于一切法律社会活动并且具有自身特色的一种社会方言。一般说来,其内容主要是指一切法律工作者以及其他人在进行法学研究的过程中所使用的法律习惯语言。

法律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使用法律语言的群体所呈现出的特殊现象。法律根植于文化之中,必须有文化的支持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不同的民族文化存在差异,法律文化也同样如此。中国自秦汉以来就形成了一种以儒家思想为主导地位的伦理文化,该文化也体现在语言上,使得语言具有明显的民族特征,同时也反映在法律语言中。然而,反观起源于地中海的西方文化,其具有较强的独立意识和平等意识。中西方法律虽然有相关联之处,但是中西方法律文化却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众所周知,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法律语言也是法律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既是法律文化的产物,又是记录法律文化的载体。正因为法律语言的使用,从而促成了法律制度的建立和相关法律法规的实施与执行,由此也形成了不同的法律文化,并使得不同国家的法律文化的精髓在全世界范围内流传,并相互影响。要想学习他国的法律文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法律翻译,东西方语言文化的差异性也使得其法律文化具有差异性。

二、中西方不同法律文化如何影响法律翻译

对于翻译来说,不仅仅只是针对法律翻译而言,由于客观物质世界存在共性,翻译的主要困难一般都来自客观住址世界存在的民族差异性。文化的相似性的存在使有效的翻译成为可能,但是文化差异性的存在又为翻译的进行设置了障碍。由于我国的法律与英、美等普通法系国家的法律在历史、传统、文化和体制之间的差异,两种法律语言在交际或翻译时必然会发生文化冲突和碰撞。

(一)法律体系不同

法律体系是指一个国家现行的全部法律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是当今世界两大主要法系,我国是中华法系,法律制度因传统原因主要受大陆法系的影响。英美法系是以英国普通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各国法律的总称。由于这种法律体系的差异,在进行法律翻译时就会出现语义缺省,例如,中国一些独有的法律制度在英美国家则不存在,在翻译的时候为了使译入语读者明白其真实含义,就必须遵循“信”的原则,一定要表达准确。

(二)宗教信仰不同

中国是古代文明古国之一,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中国几千年来一直受到儒家文化的影响,人们受到的教育一直是要谦虚、含蓄,这些特点在法学学术文章中也得到了体现。然而在英美法系的国家都有浓厚的基督教文化背景。在《杀死一只知更鸟》中就有一段描述法庭审判的过程,无论是原被告双方还是证人在陈述的时候,首先要将手放在《圣经》上以表示虔诚,因为《圣经》对英美国家来说是不可亵渎的。然后发誓,“god is the witness, I swear that everything here I say is …”。在不信仰基督的中国人看来,这种誓言毫无意义,由于文化差异而不能感同身受,领悟不到该誓词蕴含的对基督教徒的巨大心理约束。

(三)法律法规表述不同

英汉民族在思维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英汉民族在观察事物和现象时所采取的角度和思维方向有时是不同的,甚至是相反的,这种思维方式的差异也表现在语言上,在立法语言上也是如此。如“Statute of Frauds”,如果只是单纯的字面译,很可能会译成“欺诈条例”,但实际上在中文表述中,我們会加上“防止”二字,又如,比如“Law of Unfair Competition”,译为“反不正当竞争法”,加上“反”字以体现本法的主要目的,让人民大众从标题中就可以明白这部法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三、译者可采用的法律翻译策略

由于翻译法律英语比翻译一般语言要更复杂,所关联的信息和承载的意义要更大,对法律语言来说,“信”才是最重要的,如果不能保证译入语文本完整表达译出语文本的意义,那么就是失败的翻译,而且也会对交流双方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因此,译者必须仔细在两种文化中寻找对应的表达方式,作出各种必要的转换,使译入语读者得到与原文读者基本相同的文化信息。

法律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是必须具备语境的一种实践活动。并且,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法律的语境也应该是不同的。如果在翻译过程中,只追求表达形式上的对等,而忽略传递信息的对等,则会导致表述不明确,甚至传递错误的信息。在可能造成读者理解困难时,译员就不应该使用“假等词”,而应该从形式上调整原语,用最符合原语所传递信息的对等词来实现功能对等。由于中西文化有不同的法律体系、宗教信仰和法律法规表述,为了实现语言和法律功能上的双重对等,译者可采取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原则,通过使用与本国法律语言相对应对等词以及进行加注释义等方法,实现双重功能对等。

(一)对等词译法

虽然说中西方的法律文化有很多的不同之处,但是语境是可以转化和习得的,我们可以用西方的法律语境来分析中国的法律现象。所以,可以充分利用在法律文化背景下生成的法律语境,找到其中的相似或相同之处,在翻译时一对一翻译。例如,Law, Act, Rule等,这类的词语,在翻译成中文的时候尽量实现一对一翻译。

(二)对等加注解译法

在法律英语翻译过程中,要尽量考虑到原语和目的语的文化差别,最终实现对等的目的。由于法律文化有共同之处又存在差别,在没有确切对等而无法达到形式上的对应时,译者也用注解法,通过解释说明或者将词语意思细化而完整表达原语的意思。例如libel和slander两个词都是指诽谤罪,在西方,侵权法是一个重要的法律,该法详细地描述了这两种不同的违法行为,因此,通过理解原语中对上述两种违法行为的说明,译员在翻译时可对应译为“书面诽谤”和“口头诽谤”,这不仅保留了两种法律文化的共通之处,还体现出其差异性。如中国法律语言中有“劳动教养”,该词充分具有中国特色,劳教在西方国家来说是没有的,它是指对有轻微违法犯罪的行为而又不够追究刑事责任的人实行的一种强制性教育的行政处罚措施。正因为这种文化缺省,在译入语国家找不到相对应的或者说类似的法律制度,法律语言中自然也找不到对应的法律术语。在翻译为“indoctrination through labor”时,可能要对接受者再进行解释,以填补此文化空缺。再比如,在中国对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分类中明确说明了“故意杀人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而西方国家对杀人罪(criminal homicide)就有明确的分类,有“谋杀”(murder)和“非预谋杀人”(manslaughter)两大类,这就从人产生行为的意识层面对杀人罪进行了分类并区别开来。原语和目的语无法实现真正的对等,因此,译员在翻译的时候应加注进行补充说明。

四、结语

文化是影响法律语言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法律英语翻译是跨文化交际活动,既涉及两种语言,又涉及两种法律体系、不同民族文化和不同的法律法规法律表述。其主要困难在于不同民族文化发展不平衡,使得法律现象也呈现不同之处。因此,译者要熟悉目的语法律文化,重视相应的法律体系精神,对两种语言所涉及的文化有较为透彻的理解,根据文化的对应多少采取相应的翻译方法。

参考文献:

[1]宋雷.法律英語高级教程[M].北京: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01.

[2]宋雷.法律术语翻译要略[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1.

[3]张中秋.比较视野中的法律文化[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3.

[4]李克兴,张新红.法律文本与法律翻译[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公司,2006.

[5]陈定安.英汉比较与翻译(增订版)[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王佐良.翻译中的文化比较[J].翻译通讯,1984.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法律文化差异
相似与差异
找句子差异
男女生的思维差异
材料作文“差异”导写
在高中数学中渗透“解题差异论”的实践研究
法律文化因素对法律英语翻译的影响
职业院校法律教学对学生法律文化素养的培养可行性路径探索
民国时期湖北司法制度变迁及民事司法实例研究
收尾工作的大差异来自于这些小技巧
法治变革中的法律移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