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的课改的实践探索

2018-03-01张少娥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评价

张少娥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公布,为“全面发展人”的培养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开启了教育从知识本位走向了核心素养的新时代,学生品格和能力的培养成了课改的焦点。学校工作应该如何变革以适应新时期,笔者进行了实践探索,在原有课改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理念、目标和具体教育实践的内在联系,重新定位学校的育人目标,对课程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并进一步细化了核心素养的落实的渠道,力求帮助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核心素养。

一、构建核心素养下课程目标与内容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归根结底是塑造人的行为、品德,练就人生存的技能与本领。中国学生核心素养在育人导向上更注重理想信念、价值判断和多元选择,更注重以人为本,自由发展和终生发展,把握了人才培养方向后,我们在大框架下进行了校本化设计,提出“涵养良品,滋养天性”课程理念,把“厚德、乐学、博闻、合作”作为新时期的课程目标。

所谓“涵养良品”,是指向行为道德层面,我们把小学阶段的“良品”教育内容整合为五大模块:爱国情感、基础道德、习惯养成、心理健康、法制安全。每一模块既相对独立,又互相交叉,共同组成学校德育的整体。

所谓“滋养天性”,是指向个性发展层面,根据多元智能发展理论结合国家课程,我们把它分为六大模块:语言与文学、英语与世界、体育与健身、艺术与审美、数学与生活、科技与实践。小学阶段是启蒙时期,个性差异明显,发展阶段迥异,需要尊重差异,多元启智,使学生保持兴趣濃厚,最终以自己的天性塑造特长,实现自由发展。

“涵养良品”、“滋养天性”这两个词,每两个字之间都是一种过程与结果的关系,“涵养”与“滋养”是培养的过程,强调的是以人为本按照人的发展规律去培养,“良品”与“天性”是结果,前者是社会人必须具备的道德基础,后者是自然人生存的技能基础,这与国家层面核心素养是高度契合的。

围绕着育人目标,学校组织各年老师开展我校学生“良品”培养内涵的讨论,形成总体德育目标和各年段的培养序列;同时组织学科老师围绕“天性”进行讨论,拟出力量符合小学成长规律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同时进一步明确了各学科要培养的关键能力,如语文组提出的问题解决能力、概括能力、审美鉴赏能力;数学科学组提出的自主探究能力、多样表达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体艺综合组提出的自我管理能力、心理调节能力、自主评价能力等等。我们希望经过6年的熏陶,学生成为品德纯良,全面发展,个性鲜明、可持续发展的新人。

二、设计满足学生自主发展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落实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载体,构建素养本位课程体系,实现课程内容素养化是新时期课改的必然选择。然而课程资源包罗万有,从内容到形式都十分丰富,课程目标一旦明确,就必须以目标为主线,根据校情和学情对多样化和多线条课程整体规划,系统设计,从而形成一个结构良好、体系完整和运作有序的学校课程体系。就学校课程目标来看,横向来看是每个年级品德健康、身心素养、学习水平、特长发展全面协调,纵向是小学六年系统安排的有序推进,为了让课程教学更好地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对接,我们打破原有的课程间的壁垒,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体现校本核心素养的课程,使之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基于国家课程又适合本校实际的课程体系,即开发智能多元、架构多层、结构严密的立体课程体系。明确学校课程由基础性课程和校本课程两部分组成,基础性课程是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国家和地方规定的统一学习内容,由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英语、科学、音乐、体育、美术、综合实践活动(信息)等课程组成。校本课程主要是学校特色课程,包括涵养品格类(必修课)和滋养天性(选修课)两大领域,两大领域下的具体课程均按照校情和学情设计,最大限度满足学生多元发展需求,同时通过各种教育资源的跨界整合,形成综合类的课程。

(一)涵养良品类课程(必须课)

1、专题教育:一年级:校园礼仪、健康生活、环保教育;二三年级:家庭礼仪、社会礼仪、安全教育、健康教育、习惯养成;四年级:语言修养、自我保护、民族情怀、青春期教育;五年级:举止修养、国防教育、法治教育、毒品预防;六年级:传统美德、国际理解、团队协作、理想信念。以上课程安排在班队课时间进行。

2、仪式教育:一年级入学典礼、二年入队仪式、三年级十岁生日、四年级超级书生、五年级自立仪式、六年级毕业典礼。以上课程在年级联合家长社区共同见证。

3、节日类型:一月迎新活动、三月学雷锋、三八妇女节、四月生命教育、五月劳动节、端午节民族情怀、六月庆六一、七月建党纪念日、九月感恩教师、十月爱国教育、队庆日、中秋节民族团结主题。

4、社会实践:一年级走进社区了解学校所在社区、二年级走进敬老院、社区公园;三年级走进顺德图书馆、奉献园;四年级参观博物馆、生态鹭岛;五年级参观污水处理厂、合资公司;六年级参观高新工业园,初级学校参观。

(二)滋养天性课程(选修课)

1、校园文化节:校园文化节是指书香节、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等,目的是丰富学生学校生活,营造文化氛围,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的舞台。每个校园文化节历时一个月,学生参与活动必须达到100%。

2、社团活动:社团活动涵盖六个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报名,采取走班制的形式进行教学。语言与文学(绿榕文学社、经典诵读、辩论社、主持人培训、演讲、国学主题)、英语与世界(英语模仿秀、秀秀三分钟、英语情景剧、口语街)、体育与健身(花式篮球、跳绳、踢毽子、田径、羽毛球、篮球)、艺术与审美(中国画、书法、水彩画、油画、泥塑、中国舞、拉丁舞、尤克里里、葫芦丝、竖笛、粤曲)、数学与生活(生活应用、速算与巧算、数学故事、数学思维)、科技与实践(创新思维班、手工坊、科幻画、电脑画、环保班)等等。

滋养天性课程其实就是学生自主发展课程,是基于学生的个体发展需要而设计的,其核心要素是让学生喜欢上,主动学、学得好,树信心,使学生在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提升个体价值,增加自我认同,构建内在自我,实现自由发展。这点跟核心素养理念下教育有学生学习知识拓展到学生个体发展的是保持高度一致的。

总之课程设计在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指向学生的个性发展,各课内要求呈现全程设计和短期实施融通,班级、年级与学习融通,校内与校外融通,德育与学科融通,形成一个相对独立而又融会贯通的课程体系。

三、编制适合课程落实的日课程、周课程和月课程

新的课程体系设计涉及到各年级各领域、各线各层面以及多个途径,传统课时安排已不能满足新课程的实施,需要创新处理,立体安排。在不增加周标准课时数和周教学时间总量的前提下,必须进行系统研究、科学整合,才能为学生提供序列科学、分层清晰、有效衔接、循序渐进的学习过程。我校以系统和分散相结合的形式,创造性地编制了日课时、周课时、月课时、阶段性课并用的课表,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日课程主要是每天的《晨读经典》、《午练书法》、《阳光体育》以及各类仪式课程、重大节日纪念活动;周课程分必修、选修两部分,必修课程包括周一升旗主题教育、课外阅读课、班队会及安全教育课,还有一校一品粤曲和尤克里里;选修课程开设了人文素养、科学素养、艺术素养、体育健康、社会适应、习惯养成等六大主题25门课程,统一安排在每周五下午进行,学生选课走班;月课程是校园文化节活动,学校几乎每个月都有校园文化节,3月份书香节、4月体育节、5月份艺术节、6月份欢乐嘉年华、9月份礼仪节、10月份体育达标节、11月份创新节及12月份英语节等。年课程主要是语文、数学等国家基础课程,此外还有《习惯养成》课程,我们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和学生的年龄特征,确定各年级的习惯培养目标和内容,重点从良好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行为习惯入手,确定习惯培养序列,形成系统的习惯培养年课程。

总之从时间空间、从人力物力等方面统筹各学段、各科、各育人环节和育人资源,把全程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落到課程上,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多元选择的时间保障。

四、找准实施核心素养的落脚点

(一)以学科教学作为落实核心素养的主渠道

学科教学是落实核心素养的主渠道,为了让学科教学与德育紧密配合,我校将学科德育渗透纳入《课堂教学评价方案》。使学科教学不仅要有知识点、能力点,还要有教育点,以产生综合德育效应。要求每一位教师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班级学生情况,在传授知识、训练技能的同时,结合自身学科特点,挖掘教学中的德育因素,围绕学校的分阶段德育目标,进行有机的德育渗透,唤醒学生的道德情感,逐步形成道德判断能力,以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二)以班、队活动作为塑造校本特色素养重要途径

为了落实校本特色素养,学校开发了校本必修课程,编写了课程教材,每个年级一册,每周安排在班队活动实施。为了提高校本课程的实效,学校将班队专题教育的开展纳入文明班考核与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要求每周开展一次,以教材为载体,主题的确定必须与学校德育序列同步,与班级特点同步,与学生成长同步;班、队活动以活动为主,要结合生活开展,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与感悟;务求每次活动就是一个成长的印记,做到目标一致、重点突出、难点准确、措施有效、效果明显、影响深刻。

(三)以自主课程落实学生个性发展的自主权。

自主课程的核心是培养学生兴趣,力求通过活动形象、生动、直观、感染力强的特点,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个性特长。由学生自主报名选择,各社团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为此学校制定了对社团老师的评价制度,促使社团的参与人数与兴趣评价与社团辅导老师业务考核挂钩。如学期初报名人数少于10人,该社团不得开班,教师要更改社团,期末学生评价不及格的下学期就要没有条件继续开。

(四)以校园文化节让学生获得素养发展的自信心

围绕核心素养要求,综合德育、艺术、科技、体育等领域,学校系统规划,精心设计了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系列文化节,科组也根据学科的实际情况,每学期开展综合性活动,每个文化节历时一个多月,目的是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找到自我展示的机会,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良好的意志品格。同时让学生在自我实现、自我创造的过程中提升个体价值,增加自我认同,满怀信心地走好自由发展之路。

(五)以社会实践提升学生发展的综合能力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学校的素养培养序列,每个学期都有一次走向社会的活动,这些社会实践既包含学科开设的单一实践,也包含了综合多个领域而开设的综合实践。其对核心素养的综合发展有不可低估的作用。从德育层面来说,亲身体验感受校园外的世界,有利于了解家乡、爱家乡、从而激发爱家爱国情感,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树立小公民意识,遵守社会公共规范。从学科角度来说,能综合各科知识,实现跨学科融合与劳动技能、社区服务等相结合,为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交流与合作、实践与创新等能力培养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平台。为了将此项工作落到实处,学校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校外社会实践基地,聘请了一支校外社会实践指导员队伍,同时把每学期的社会实践安排表列入学校计划中。由学校统一部署,年级(科长)具体操作实施。要求组织活动做到:内容有针对性,活动流程有序性,活动形式多样性,活动效果有效性。此外学校还大力扶持优秀社会实践综合课程的成长,其中学校附近的鹭鸟岛,已经发展成为学校非常有影响力的综合课程。鹭鸟岛这一位于城市中心的生态基地,为学生提供环保、生态、人文、艺术等众多课程资源,成为学生非常热衷参与的综合实践课。

(六)让仪式课程成为学生的成长拔节点

入学仪式、入队仪式、十岁仪式、毕业仪式等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仪式,我们把必须经历成长仪式开发成为课程,充分挖掘仪式背后的教育意义,整合各种资源,建立一系列规范的仪式活动机制和规程,目的是以仪式为契机,使学生在庄重的气氛中产生强烈的共鸣,萌发自我成长的内力,增强成长的自豪感,提升自我要求与期望值,从而提高仪式课程的育人价值。

五、探索关注学生的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评价

评价是驱动学生持续性发展的动力,核心素养下的评价必须体现全面、多元自由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一)基础性课程的评价

基础型课程评价,要跟区域的大环境吻合,上级相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评估是不以学校的改革而变化的,是刚性评价;为了配合上级部门的评价学校必须由教务处进行周期性评价,在周期性评价中及时发现问题,引导教师自查诊断,及时整改;同时学校也进一步完善对基础课程的评价制度,更多关注增值性评价,让不同水平的人都通过评价上产生进步的动力。

(二)校本课程的评价

由于大部分校本课程目标及内容以“趣味性、启发性、科学性、实践性”为依据,大多数课程成果以作品、作业、学习体会(收获)、展览、表演等形式呈现;评价形式由学生欢迎和满意程度问卷、授课教师自评和教务处综合评价为主;同时通过阶段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校本课程进行考核。

(三)学生核心素养综合评价

对学生综合素养发展评价,要注重表现和发展进行整体评价,注重评价方式的多样化,评价内容要多元化,既要关注过程,又兼顾结果;采取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等多种形式,要建立学生成长档案,记录学生个人成长、自由发展的足迹;坚持激励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全面性原则、个性化原则、多元化原则并用。

(作者单位:广东省顺德区大门小学)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评价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一图GET“党务公开”核心点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以问题为核心上好初中几何复习课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