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设“美好中国”,从“家”出发

2018-03-01曾元忠

中国教育科学 2018年11期
关键词:家训家风家族

曾元忠

习总书记以浓浓的家国情怀讲过:“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建设“美好中国”,必须从“家”出发!这是因为“家”是社会最基本细胞,家庭、学校是孩子成长历程中的两个最重要的“摇篮”。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与“根”。一所名校的成长史一定是家校共育的合作史,学校从创建走向辉煌,学生从懵懂走向成熟,不仅有赖于校内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且也有赖于一支校外既有工作热情,又有一定家教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高素质家长队伍。只有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形成了整体的育人网络,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和家长学校的特殊作用,实现了优势互补,才能补齐短板,形成教育合力,为学生、教师、学校提供更广阔的发展平台。

习近平总书记履职以来,在不同场合多次谈到我们社会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强调“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用良好的家风支撑起良好的社会风尚、党风、政风”等,并要求把家庭建设纳入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基础中之基础”。可以说习总书记这些系列讲话精神,为我们教育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和具体路径。

为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的基础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襄阳市实验中学几年前即挂牌成立了“家庭建设处”,开展了系列活动。特别是以家故事、家文化、好家风传承为三大切入点,唤醒学生内醒自觉意识,唤醒家长的角色意识、育人担当、智慧之爱,唤醒教师在家文化建设中勇当排头兵、乐做家庭教育指导师的家建德育意识,在家校合作,家校共育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新探索。

一.从"家"思人生,四学故事来引领

我认为,家风以潜在无形的力量,默默熏陶滋养着每一位家庭成员,这种无言的教育,是无形却最有力量的教育。为了贯彻习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指示,我于2017年春发掘整理出了“襄阳家乡好故事”,即“习母四学”家庭教育经典故事。经过讲、传、唱、行,习母四学与孟母三迁、岳母刺字一道构成了中国传统家庭教育三大经典成语故事。当然,习母四学讲的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而是一个家庭、乃至家族的故事。我们看到,古今中外,有一个共同的现象,那就是人才辈出呈现为"家族集团军"现象。即,一个家庭或者家族中,个个成为人中之龙人中之凤,成为国家栋梁,有些家族甚至绵延许多代几百年仍长盛不衰。不只是襄阳侯习郁及其后代,代代英才辈出,而且大家知道近代的曾国藩及其后代,梁启超及其后代,还有山西宰相村,浙江教授县,江西秀才县等等,都有这种共同特征。成功成才问题说到底,不是什么祖上住宅风水好,而是祖上传承了好家风,立下了好家规,形成了好的家庭教育传统,接受了来自家庭的早期的做人做事(大德育)方面的优质教育。因为有了好家风,就不会被浮躁的短视化的功利化的世风所裹挟,父母教育子女就会着眼于好人品、好习惯、好细节去引导孩子,教孩子心端身正,用好习惯陪伴一生。习母四学故事中,习母并不具体教儿子学习什么知识,公式定律,画种器乐,书法拳道,更不上补习班特长班,也从不担心孩子会输在什么起跑线上,。她的伟大在于只教儿子学会做人!做人又绝不投机取巧,成为什么精致利己主义者,而是放大格局,很大很大,学太阳、学大地、学高山、学大海,学会自强奉献,学会厚德载物,学会敢于担当,顶天立地,学会乐纳他人及百川!一个人如果真正的践行了“四学”要义,你还担心他不受大家欢迎拥戴吗?你还担心他没有超强的能力和人缘,干不成什么大事吗?!这个故事也启发我们一定要把我们的家庭建设好,把家风修炼好,把家规修订好,子孙万代才能福运绵长!

为了使习母四学故事变得更为生动形象,我们建立了四学堂,成立了四学书院,聘请了北大清华知名学者担任院长,聘请了本土各类专家学者担任兼职讲师,开展讲学论坛系列活动,学校开办校报《四学书院报》,编辑校本教材《习母四学》,绘制习母四学连环画,拍摄习母四学微电影,作词谱曲并广泛传唱童谣《习母教我一首歌》。这些入脑入心的系列活动,极大地引发了家长及社会各界对家庭建设的关注,故事深入人心。随后,我们要求每一个学生撰写、讲好五个故事:家长故事,家人故事,家族故事,家乡故事,中国故事。使孩子们回望历史,不忘初心,传承好家风。

二.从"家"看历史,良好家风再传承

我校在四学文化、四学精神感召下,又开展了学生人人建档存卷(吾家楚才档),家家寻根问祖,总结发掘并撰写出宗族好家规、好家风、好家训、好宗长姓名等。并以创建“三校“即学笑、学孝、学效为抓手,达到家长及学生人人会讲五个故事(家长故事、家人故事、家族故事、家乡故事、中国故事),个个会讲同学(同事)孩子十大优点,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争当好爸爸、好妈妈、好孩子,好职工,争创十星级文明家庭,以此为青少年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学校还发动广大学生,在家长的共同参与下,开展寻根问祖探源家谱活动,通过小手拉大手,带动家庭文化建设。通过活动,培育好家风、恪守好家训、践行好家规,让增强家族荣誉感、自豪感和家庭责任感,从而学有目标,赶有方向,使其在活动中受到滋养,得到成长,勇于担当。

具体内容有:1、探姓氏缘起。让孩子们通过拜访长辈或查找文献或网上收集资料等,了解本家族姓氏图腾及寓意、姓氏缘起、发展历史等,探寻家族源头。然后学校择优编辑成《百家姓·姓氏缘起》。2、研家族名人故事。听长辈先祖的创业故事,品读本家族名人故事,激发家族自信和家族自豪感,真正把家族中的可贵的精神传承下去,优秀作品汇集成《家族名人故事》。3、考证良好家风传承,汲取文化滋养。择取最优秀的家规家训,“外化于形上厅堂”,“内化于心入心房”。置于家中显著位置,并达到人人会背诵。4、绘家谱。弄清楚了自家史、家族亲戚后,动员学生手绘或电子制作家族近五代家谱树,存档上墙。5、透过家风传承谈人生规划。结合家风家训家族发展,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家族责任和使命,拟定初步的人生规划。达到长远有规划、近期有目标,奠基美好人生。6、每学年结束,进行家风家训系列活动总结表彰,评选“实中好爸好妈好家庭”,让结果具有导向性。每次实践活动充分把握教育契机,以传统节假日为依托,每次一个主题,并将学生实践成果择优集结成册,收到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从家看未来,培训学习促成长

在家风家训系列活动推行之初,并不是每个家长都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因为有家长认为家风家训系列活动和考试成绩没有直接关系,而实际上,这是"根”的教育。因此,在各项活动推进的同时,我们辅以针对性的家长培训。首先“改思维”,让家长从思想上意识到家风传承的重要性,意识到家庭教育的核心任务是立德树人,而不是文化学习、特长技能培训。主要包括生活教育、人格教育和行为养成教育。

通过家校共育的活动,在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同时,也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自身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生活态度更乐观,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信念更积极,生活情趣更高雅,促进了少年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形成良好的校风。我们把缘于家庭建设而达到的德育教化作用,称之为“家建德育”,受到了很多媒体及人民群众的认可。

总之,几年来我们通过家校共育的系列活动,在深化学校德育工作改革的同时,也极大丰富了学生的校园生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使学生生活态度更乐观,生活方式更健康,生活信念更积极,生活情趣更高雅,很好地促进了少年儿童生命的健康成长,促进了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形成了良好的校风、家风。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陽市实验中学)

猜你喜欢

家训家风家族
漫谈古人家训立门风
传统家训滋养新时代儿童成长
皿字家族
家风伴我成长
走进植物家族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
家训伴我成长
百家姓看“家风”
百家姓看;家风
国学经典系列·《朱子家训》(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