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2018-03-01郭莉文
郭莉文
摘 要:依据学生不同的体能及体育技能掌握程度,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在实际教学中,高中体育教师用创设合理的体育竞赛,可刺激学生体育综合能力。让学生在团对协作中努力完成共同的体育目标,提高其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激励教学的顺利实施。
关键词:高中体育;激励法;应用;兴趣
体育是一门能增强学生体质的重要学科。而随着高中生高考压力的不断提升,大多学校并不重视体育教学,故使得越来越多的学生对体育失去学习的兴趣,降低高中生的个人体质。激励教学法具有强烈的心理疏导色彩,能让学生心理及体能发展处于稳定的状态,并起到增强学生体质,帮助学生树立信心,促进身心发展的作用。故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应用激励教学法,通过正确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为此,本文则主要对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励教学法作主要阐述。
一、应用目标激励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体育与语文、数学等其他重要学科不同,在体育学习中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与体能,才能保障体育教学的顺利实施。但目前高中学生过于注重文化课程,往往对体育这门能增强自身体质的课程失去学习兴趣,且缺少学习热情,继而在体能等各方面的体育素质逐渐降低。故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与积极性为教学前提,针对性的对教学内容展开目标设定,依据学生不同的体能及体育技能掌握程度,设定不同的学习目标,给予学生成就感与信心,继而提升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长跑训练时,教师可事先对每位学生的耐力承受度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数据从耐受程度高到耐受程度低的顺序排列,将不同耐力程度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目标设定。对于耐受程度较长的学生,教师可让这部分学生设定难度系数较大的目标值,让学生依据设定的目标值进行训练与学习;而对于耐受程度较差的学生,教师可设定较为简单或容易达到的目标值,让学生在长跑训练过程中,将自己的跑步速度放慢,四百米的长跑可在三分钟内完成。通过这样的设定,学生就会逐渐失去抗拒体育学习的情绪,并满足不同学生的体育需求,让学生在达到设定的目标后提高自己的信心。需要注意的是,当耐受程度较低的学生在达到相应的目标值后,教师应逐渐加深其高度,逐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长跑耐受性,继而增强其体质,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二、应用竞赛刺激,提高学生体育综合能力
在实际教学中,高中体育教师用过创设合理的体育竞赛,可刺激学生体育综合能力。在课堂活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通过个人或小组的形式展开体育竞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继而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训练。教师可通过篮球、羽毛球、乒乓球、排球等不同的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分组竞争,并将小组合作的比赛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考核标准之一,继而提高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让学生在体育竞赛中意识到自身的不足,继而形成强烈的竞争意识,在竞赛中不断总结,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与小组合作的默契,促进“生生”间的情感交流。而对于可通过个人实施竞赛的体育内容,教师则可从中选取个人成绩最高的学生作为竞赛的胜利者。例如,篮球这项学习内容,教师便可让学生通过小组的形式展开篮球竞赛,根据学生篮球技能的掌握程度,让水平较为均衡的两小组进行比赛,继而体现比赛的公平与尊重。或是通过接力赛跑的比赛让学生展开小组竞赛,在比赛前,让小组实施合作训练,带动体能较差的学生,训练学生间交流、接棒默契等体育内容。竞赛开始前向学生倡导“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竞赛意识,避免部分学生因对比赛结果的不满而对其他小组学生产生其他心理情绪。同时,教师还要通过语言刺激的方式作为辅助教学,在比赛过程中及时鼓励掉队的学生,让学生受到心理上的激励。通过竞赛刺激的方式,让学生产生一定的竞争意识,继而提升学生的体育综合能力。
三、应用团队激励,体现学生个人价值
在上述竞赛激励中,教师不难发现学生通过团队之间的共同协作,能让学生产生集体责任意识。部分体质较差的学生在体育学习与训练上常与其他体质较好的学生产生一定的学习与成绩差距,认为自己无法达到甚至超越这部分学生,故产生自卑心理。但通过团队激励学习,能让团队成员不断弥补之间的缺陷,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通过相互的学习与帮助来达到最终的教学目标。故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团队意识这一特征,应用团队激励法,充分体现每位学生的个人价值,并让学生在团对协作中努力完成共同的体育目标,继而提高其学习自信心与成就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激励教学的顺利实施。例如,在进行排球训练时,教师通过讲述排球比赛规则的方式过于单一,且学生难以掌握。这时,教师便可让学生进行分组,以团队的方式进行小规模的排球比赛,并在比赛过程中对学生存在的错误做出指点,纠正学生打排球或站位的错误,使学生掌握排球比赛与技能的知识。在团队激励中,让小组内能力较强的学生指导能力較差的学生,并训练拍球、接球等之间的默契度,增强团队整体作战能力与学生的体育技能。通过团队协助的方式,让学生之间的默契度与团队荣誉提高,继而提高其身体素质,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综上所述,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应用激励教学法可极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并拉近“师生”“生生”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意识到体育对增强体质的重要性。故教师应不断探索与创新激励教学法,使其应用价值能在高中体育教学中能得到极致的发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