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醛固酮增多所致的高血压治疗探讨

2018-03-01汤莹

中国社区医师 2017年21期
关键词:醛固酮治疗高血压

汤莹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7.21.34

摘要 目的:探讨醛固酮增多所致高血压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收治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10例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例,行卧位与站立位下肾素活性(PRA)、血醛固酮(PAC)及醛固酮一肾素比值(ARR)检测。结果:在观察组,PRA明显低于对照组,PAC及ARR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醛固酮增多所致高血压患者,需要给予有效的诊断和治疗,从而改善患者预后。

关键词 醛固酮;高血压;治疗

醛固酮增多癥是一种临床罕见疾病,患者肾上腺发生病变,醛固酮分泌量增多,从而引发高血压、碱中毒或者低钾血症等疾病。其中,高血压较为常见。

据调查,在高血压人群中,5%~13%为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而且还会伴有低血钾等症状。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醛固酮增多所引发的高血压患者的脑出血发病率、肾损伤发病率、脑出血发病率均比较高。除此以外,醛固酮增多还会对患者的靶器官造成损伤。因此,在临床工作中,需要对醛固酮增多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测诊断,结合患者实际情况给予有效的治疗n,。

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10例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例,对醛固酮增多所致的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进行详细探究,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10例(观察组)以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例(对照组)。10例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中,男4例,女6例,年龄35~60岁,病程4个月~12年。10例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均经过高血压四项检查,即4℃下的血管紧张素(Ang Ⅰ)、37℃下的血管紧张素(AngⅠ)、肾素活性(PRA)、醛固酮(ALD),醛固酮增高。1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高血压及四肢乏力、头痛、夜尿增多等,所有患者均采用普通药物进行治疗,但是疗效不佳。将10例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组,将同期本院收治的1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对照组。

方法:综合整理两组样本的临床资料,针对所有患者在卧位与站立位两种体位下进行肾素活性(PRA)、血醛固酮(PAC)以及醛固酮一肾素比值(ARR)水平的临床检测,并获取ARR(PAC/PRA)结果。

统计学方法:均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卧位与站立位下PRA、PAC以及ARR水平的临床检测结果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卧位与站立位PRA、PAC及ARR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讨论

醛固酮增多是引起患者发生继发性高血压的常见原因,醛固酮增多症容易引发患者出现高血压症状,如果采用常规降压治疗措施,则效果并不明显。除此以外,与原发性高血压相比,醛固酮增多引发的高血压患者心肌肥厚发病率、脑梗死发病率、心肌梗死发病率均比较高。因此,对于醛固酮增多引发的高血压患者,必须及时诊断确诊,并采取高效的治疗措施。醛固酮增多引起患者发生高血压的机制主要是醛固酮能够促进肾小管对钠的再吸收,从而造成细胞外液量增加,另外,醛固酮还会促进钠从细胞外向细胞内转移,导致患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内钠浓度升高。现在,对于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主要有两种治疗措施,即手术治疗法和药物治疗法。在治疗方法的选择方面,必须首先对患者进行诊断分析,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对其给予治疗措施。对于患者进行药物治疗,主要适用于由于某些因素无法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药物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维持患者血压稳定性。

2015年5月-2016年5月收治醛固酮增多症高血压患者10例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高血压诊断,一经诊断即对患者给予口服醛固酮拮抗剂治疗措施。对醛固酮增多所致的高血压患者的诊断方法以及治疗措施进行详细探究。根据本次研究,对于醛固酮增多所致的高血压患者,需要给予高效的诊断措施,并结合诊断结果,对患者给予有效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endprint

猜你喜欢

醛固酮治疗高血压
全国高血压日
AAV9-Jumonji对慢性心力衰竭犬心脏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的影响
如何把高血压“吃”回去?
高血压,并非一降了之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分析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中肾上腺醛固酮瘤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临床特点
醛固酮肾素定量比值筛查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