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装饰装修施工全过程管理研究
2018-03-01张迩腊
张迩腊
安庆市建筑技工学校 安徽 安庆 246003
低碳理念实际是社会文明与人类认识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新兴延伸出的一种新生活方式。在这一理念指引下,更益于社会长足性发展。且在低碳理念影响下,能够科学增加森林面积、降低碳排放量以及缓解不良气候变化等。
1 低碳理念下,建筑装饰装修全过程管理
1.1 基于低碳理念,剖析建筑装饰装修设计管理
首先针对设计理念管理。社会经济与人类文明发展,“低碳理念”越发受到人们重视,于当前的建筑装饰装修工作而言,在最开始的设计环节便需要渗透低碳理念,这不仅是尊重“自然精神”的重要体现,而且还是引导人们提升低碳环保意识的关键所在。但从实践了解到的情况看,低碳理念在建筑装饰装修中应用的并不多,依然有很多人喜欢“奢华”装修风,而要想创造“豪华”环境,便需要浪费很多装饰材料,且这些材料从环保上分析并不符合低碳要求。基于此,有效的低碳化设计管理,首先要做的便是从设计开始全面渗透低碳理念,在确保建筑装饰装修实用性、美观性的基础上,减少各种资源浪费,充分展现“环保、绿色、生态”设计理念(如:图1)。
图1 低碳理念下的建筑装饰装修设计
其次针对设计风格管理。为有效渗透低碳理念,在设计环节便需要“低碳”定位,即推行简约化设计风格。诸如:在实际设计环节,应围绕建筑实际情况与客户需求,创造更多的低碳、经济空间,简而言之便是最大化利用建筑空间,既要满足审美要求,又要实现低碳生活目标。
针对设计方案管理。第一步便是合理规划建筑物内部空间,结合客户需求,适当增大空间可变性,第二步利用各种适宜本次建筑装修装饰的低碳化材料,实现节能化设计。诸如:B为C市最受人瞩目的高档住宅小区,有A公司负责所有住房建筑的装饰装修工作。A公司设计者针对房屋照明设计,首先要做的便是把不同时间下屋内呈现出的不同光量计算出来,随后再合理划分节能灯文职;此外,为确保良好通风性能,再低碳理念应用下,应选择空气主动循环系统,如此便能以最低的能源损耗消除室内病毒物质与有害气体。值得一提的是,低碳建筑物设计,应尽可能地利用好自然光,而后再使用LED节能等,如此便能达到有效地低碳节能目的[1]。
1.2 基于低碳理念,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采购管理
首先应以当地材料为主。材料生产与运输环节均会存在或多或少的CO2,而该气体会严重影响到周遭环境,加之建筑材料与施工现场的距离、类型及数量又决定着CO2浓度,为实现低碳,在选购材料时应以当地材料为主。
其次应尽量选择低碳环保型材料。建筑总能耗中建筑材料所占比例最大,因而注意这方面内容可视作实现建筑低碳化的关键,这便意味着在建筑装饰装修环节应尽量选择低碳环保型材料。诸如:建立严格的材料选购机制,计算材料污染度,多使用新型环保型材料,其不仅在可靠性、耐久性、抗氧化性等方面优势明显,而且易于生物降解,易于回收利用,虽前期投入成本较高,但后期回报价值更大。
1.3 基于低碳理念,建筑装饰装修施工过程管理
首先全面应用低碳化施工工艺。围绕整个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环节,要想渗透低碳理念实现科学管理,那么在施工工艺环节便需要体现出低碳环保理念。诸如:低碳化施工,除了科学选择施工技术外,还应当控制好材料质量,进而提升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使用率。结合已有经验,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环节的低碳化管理,第一步要做的便是引进先进施工工艺,其中蕴藏着低碳化理念。此外,结合不同建筑装饰装修情况,在采用先进施工工艺的基础上,还应不断创新,使其更符合本次建筑物装饰装修要求。
图2 隔热板工作原理
其次科学维护与保养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及设备。经多方走访调查可知,科学管理与维护建筑装饰装修材料也是实现资源节约,低碳环保的重要途径。结合已有经验,针对建筑装饰装修材料的初期管理,除了要对材料及各种设备最基本的功能、使用方式有所了解外,诸如:隔热板(如:图2)与普通墙板的区别等;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节能材料,并做好相关的维护保养工作。
最后全面提升综合素养。低碳化建筑装饰装修施工管理,除了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施工操作外,还应当减少施工现场的环境污染、环境影响等工作,而这便需要从加强施工者综合素养方面着手,只有他们具备低碳环保意识,在满足施工进度要求的同时,能尽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噪音产生,便有助于实现低碳化施工管理。诸如:A公司针对B住宅小区的设计,遵循低碳设计理念,在正式的装饰装修操作中会要求现场施工者主动回收利用现场施工材料、设置专门的建筑垃圾堆放点等[2]。
2 结束语
综上所述,低碳理念是当前建筑装饰装修应用最多,也是最符合当前社会发展要求的环保型理念,而文章主要从设计、材料选购和施工等环节探讨低碳理念的应用与管理。
[1] 王海.现行环保理念下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22):10403-10404.
[2] 赵扬明.环保理念下装饰装修工程的施工管理分析[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12):6275-6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