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近视环境因素调查分析
2018-03-01周珂晶黄玉庚姜黎刘惠姣谢科军鲍颖杨露茵
周珂晶,黄玉庚,姜黎,刘惠姣,谢科军,鲍颖,杨露茵
屈光不正是造成儿童视力低下的常见疾病,学龄青少年的屈光不正问题渐渐向学龄前儿童发展。学前教育的提前、电子产品的普及等诸多诱因,使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问题渐渐显现,由于儿童的表达能力欠佳,家长一般难以早期发现患儿的屈光不正,通常在幼儿园或学校组织体检时才发现。患有屈光不正的学龄前儿童的视觉认知能力较差,甚至会影响以后的观察力和分析能力,需要更加引起重视。本文对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生的相关环境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其干预对策,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 收集2011年3月至2017年3月在宁波市鄞州第二医院就诊的2874名学龄前儿童屈光不正门诊患者,其中男1383名,女1491名;年龄3~6岁,平均(4.3±0.2)岁。
1.2 方法
1.2.1 调查方法和内容 对受检人员进行屈光检查,对其家属进行自制问卷调查。收集的资料包括:一般资料(性别、未发现其他眼部异常,定期门诊复查,部分幼儿视力升至1.0,认为属发育迟缓型,列为观察对象,不诊断为弱视。根据中华医学会眼科分会1985年制定的真假近视分类标准[1]进行诊断。即患者远视力低于正常,近视力正常,使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后近视消失,呈现正视或轻度远视者为假性近视;近视屈光度明显降低(≥0.50D),但散瞳未恢复正视者为混合性近视;使用阿托品麻痹睫状肌后近视屈光度未降低或降低度数<0.50D为真性近视;单眼或双眼发现为真性或混合性近视,则记为一名。
1.3 统计方法 采用SSP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既往病史(是否已配戴眼镜),眼部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屈光检查、眼前节、屈光间质、眼底视网膜情况),父母亲学历,父母亲屈光情况,家中抚养模式,用眼情况(接触电子产品种类、时间及课外兴趣班参加门类)。涉及时间公式为:平均每天时间(h)=(平均每天时间×5+周末每天时间×2)/7。
1.2.2 检查人员 均为本院专业眼科医生及专业验光师承担。
1.2.3 视力和屈光检查 首先测标准远视力,对视力<1.0者进行进一步检查,初步采用TOPCONKR-8800自动验光仪检查并予以记录,再进行散瞳验光,用1%阿托品眼药水点眼,滴眼后闭眼按压泪囊区不少于5min,2次/d,连续5d。依照检影结果确定屈光不正的类型及程度。
1.2.4 眼前节及眼底检查 采用TOPCON裂隙灯显微镜及OphthalmoscopeMK-P200直接眼底镜检查屈光间质及眼底检查。
1.2.5 相关指标和定义 正常视力眼为裸眼视力≥0.8,双眼均正常视力眼为正常视力者;散瞳验光后矫正视力<0.8且眼部无器质性病变者,诊断为弱视。视力低下的幼儿,视力为0.6~0.8,经再次检查核实除部分为轻度屈光不正外,
2 结果
2.1 屈光情况 2 874名儿童中发现视力正常者1 256名,发育迟缓型917名,假性近视578名,混合性近视40名,真性近视18名,单眼或双眼器质性病变导致视力低下者7名,弱视患者58名。
2.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2874名儿童中眼部器质性病变及弱视患儿未予分发问卷,6名视力正常者及2名假性近视儿童家长的问卷未填写充分,共收到问卷2 801份。将视力正常者、发育迟缓型、假性近视归于非近视组(2 743名),而混合性近视和真性近视合并为近视组(58名)。近视组和非近视组在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兴趣爱好的培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而父母近视、父母亲学历、家中抚养模式及接触电子产品种类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见表1。
3 讨论
视觉功能发育需要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共同作用,婴儿出生后在原有的视觉器官组织及无条件反射条件基础上,在经过一系列的外界刺激下形成的自然条件反射而逐渐形成了完整的视觉体系[2-4]。学龄前儿童眼部功能及结构发育还不完善,如出现视力异常却未被发现和及时校正可引起视力快速下降、对比敏感度减弱或立体视觉的丧失等问题,严重时还可导致儿童出现斜视和弱视。
本研究结果显示,近视组和非近视组在接触电子产品的时间、兴趣爱好的培养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均与学龄前儿童近视患病率相关。Ip等[5]研究发现,持续阅读时间超过30 min或者阅读距离<30cm的儿童发生近视的概率明显增加。目前,近距离用眼方式已不再局限于书本,视频终端的普遍应用得到了更多学者的关注。Tomei等[6]调查发现,受试者的视力变化情况与使用视频终端的时间有关。每周使用视频终端36h的受试者视疲劳程度显著高于每周使用视频终端25h受试者。而父母近视、父母亲学历、家中抚养模式及接触电子产品种类在近视和非近视组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0.05)。特别是父母近视这一遗传因素的调查结果,与大家一致公认的遗传是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因素[7],其结论相反。可能与调查人群为学龄前儿童,近视发病率远低于青少年有关。而在父母亲学历方面,人们普遍认为高学历的人重视教育,多数人也懂教育,以往在儿童家庭学习上起到比较关键的作用[8],会对近视的产生起到一定的影响。但现阶段,视屏终端的普及,将父母亲学历这一因素的影响降低。而在家中,儿童可以在父母、保姆处接触到手机、电脑为主的视频终端,在祖辈为主的抚养家庭中,儿童接触的视频终端以电视为主,在结果中,家中抚养模式和接触电子产品的种类对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影响,表现为无差异。
表1 近视组和非近视组影响因素比较 名(%)
由于视觉发育最敏感的时期即青春期以前,尤其是6岁以前[9],在此期间,一旦发现儿童视力发生异常,及时采取有效治疗,佩戴合适的眼镜,是有很大概率能够矫正的。吕高峰等[10]报道中指出学龄前期(3~6岁)是儿童视力保健的重要时期,在该段时期加强视力保健,对早期发现问题进行治疗,受损的视力基本能恢复,而10岁后再进行干预,则恢复的可能性较小。在我国,早期视力筛查还未普及,儿童有屈光不正,尤其是双眼注视视力正常而单跟视力低下者更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及时发现学龄前儿童视力异常的危险因素是非常重要的。同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可较快消除对视力发育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和减少视力异常的发生[11],力求早发现、早干预及早治疗。针对学龄前儿童近视的危险因素,本研究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1)控制学龄前儿童不良用眼习惯,如每天看电子产品时间最好<1 h,在做到时间控制的同时,针对看电子产品的距离也应进行必要的干预;(2)改善学龄前儿童的视觉环境,注意健康饮食搭配,缓解眼睛疲劳;(3)加强对家属及儿童的健康知识宣教,使家长认识到视力发育和保健的重要性,减少学龄前儿童的课业负担。
[1] 徐光第.眼科屈光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53-95.
[2] 中华医学会眼科学会眼屈光组.真假性近视定义与分类标准[J].中华眼科杂志,1986,22:184.
[3] 李敏,朱洪.学龄前儿童视力低常眼的静态屈光分析[J].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2010,18(4):163-165.
[4] 赵堪兴,杨增培.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10.
[5] Ip JM,Saw SM,Rose KA,et a1.Role of near workinmyopia:findings ina sample of Australian school children[J].Invest OphthalmolVisSci,2008,49(7):2903-2910.
[6] Tomei G,Rosati MV,Ciarrocca M,et al.Anxiety,musculoskeletal andvisual disorders in video display terminal workers[J].Minerva Med,2006,97(6):459-466.
[7] 杨传武,袁作雄.青少年近视的防治对策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13,34(11):1406-1408.
[8] 方长春,风笑天.家庭背景与学业成就-义务教育中的阶层差异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2008,8:47-55.
[9] 赖俊娟.学龄前儿童视力监测结果分析及健康教育对策[J].全科护理,2013,11(4C):1149-1150.
[10]吕高峰.1497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0,8(6):15-16.
[11]蒋式飞,周美珍.奉化市6091例学龄前儿童视力筛查结果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杂志,2010,25(18):2502-2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