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淀粉样物质A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2018-03-01王桂月胡家君
王桂月,胡家君
社区获得性肺炎一般起病急,部分病情进展凶险,临床病理变化复杂;如抢救不及时可发生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及呼吸衰竭,甚至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病死率高。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是及时抗感染、加强营养支持并对症处理及防治并发症发生。近来发现,血清淀粉样物质A(SAA)作为急性期反应蛋白,在感染、肿瘤及组织损伤等情况下可明显升高,是评价感染的一项灵敏指标[1]。本研究检测了5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SAA的血清水平,以探讨SAA在社区获得性肺炎治疗中的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4年 1月至2016年3月浙江省宁海县第二医院收治的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年龄34~76岁,平均(53.6±18.5)岁。其中临床表现有咳嗽咳痰43例,发热34例,胸闷胸痛15例。均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标准。所有入选患者排除急性心肌梗死、活动性肺结核、恶性肿瘤、结缔组织病及炎性肠病等疾病。
1.2 方法 患者入院第2天清晨抽肘静脉空腹血,分离血清测定SAA、C反应蛋白(CRP),同时做全血白细胞(WBC)计数及分类。按常规给予经验性抗生素等处理,定期复查各项指标,比较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SAA及CRP定量均采用ELISA法,试剂盒购自美国YES公司,操作按说明书进行;血细胞计数使用血细胞计数仪F-820及配套试剂。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重复测量数据采用多因素方差分析。<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3 讨论
表1 5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社区获得性肺炎又称医院外肺炎,是指在社区环境中受微生物感染而发生的肺实质炎症,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常见感染性疾病之一。社区获得性肺炎发病后主要给予抗感染等治疗,一般预后较好。少部分患者因机体免疫力低下及患有心肺疾病,当并发急性肺炎时,往往会出现心肺功能不全而危及生命。因此,应用一些有效的指标评估治疗效果至关重要。目前常以患者WBC计数和分类、CRP作为评价感染和指导用药的指标,但在长期临床观察治疗中发现,部分细菌感染患者WBC计数和分类指标变化并不明显,而CRP对肺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价敏感性欠佳。因此,寻找一个测定方法简便,特异性更高的炎性指标,对指导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意义重大。
SAA与CRP一样,是一种急性期反应蛋白,通过炎性介质如IL-6、IL-1等诱导。在机体出现感染、肿瘤及损伤等情况下急骤升高,增高幅度可达正常水平的1 000倍,半衰期也短,仅为1 h左右。而且SAA浓度不受抗炎药、免疫抑制剂及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因素影响。血清SAA可随炎性反应控制而明显下降[2]。Hogarth等[3]研究认为SAA和CRP在诊断和监测感染性疾病预后中具有重要作用,均可作为预示较差的指标,比如复发或死亡,而监测感染急性期反应,SAA是比CRP更敏感的指标。因此,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进行血清SAA的定量测定,有助于指导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对于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在有效抗感染治疗5 d后,其血清SAA即开始出现明显下降,而其WBC计数、中性粒细胞计数尚未出现明显的变化,CRP也有所降低,但较SAA变化比较不明显,说明SAA是反映抗生素治疗有效的一项极其敏感的指标。且随着抗感染疗程的延长和感染的控制,其SAA水平仍有继续下降趋势。本文结果还发现,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SAA水平增高明显,提示细菌感染可能在起病中起重要作用。总之,SAA作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的一个新血清标志物,其水平与社区获得性肺炎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在临床中对判断治疗转归有一定帮助。
[1] Dabrowski R,Kostro K,Szczubial M.Concentrations of C-reactive protein,serum amyloid A,and haptoglobin in uterine arterial and peripheral blood in bitches with pyometra[J].Theriogenology,2013,80(5):494-497.
[2] 刘顺林,施敏骅.血清淀粉样物质A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中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9,32(22):18-20.
[3] Hogarth MB,Gallimore R,Savage P,et a1.Acute phase proteins,C-reactive protein and serum amyloid a protein,as prognostic markers in the elderly inpatient[J].Age and Ageing,1997,26(2):153-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