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杓型血压节律度对原发性高血压超高龄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
2018-03-01陈琪
陈琪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改变,引起机体自身动脉血管壁增厚、顺应性降低,高血压病发病率亦呈现上升的趋势[1]。长期的血压升高可以引起动脉血管壁的增厚、硬化、僵硬度的增加及顺应性的降低,是动脉硬化发生、发展的危险因素[2]。对于血压控制理想的超高龄患者,非杓型血压节律度对动脉硬化影响的尚少。踝臂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是临床上评价血压节律度的主要指标。本文探讨非杓型血压节律度对原发性高血压超高龄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连续收集2012年1月至2014年10月浙江省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超高龄患者175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推荐标准[3],正规药物治疗,近6个月血压控制在收缩压< 140 mmHg(1 mmHg≈0.133kPa)和舒张压< 90mmHg。排除年龄<80岁、症状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肝功能异常、肾功能不全、恶性肿瘤及凝血异常等。其中男88例,女87例;年龄80~92岁,平均(85.33±3.21)岁。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监测24 h动态血压,记录24 h收缩压平均值(24 h SBP)及 24h舒张压平均值(24 hDBP),并画曲线图,夜间血压下降为“杓型”血压,夜间血压不下降为“非杓型”血压。抽取空腹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采用免疫比浊法测定C-反应蛋白(CRP),步骤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
颈部彩色血管超声检查采用线阵式探头(必要时选用凸阵式探头),于左右颈总动脉远端近分叉处1 cm处后壁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IMT<0.9 mm为正常。
采用baPWV、ABI评价动脉硬化。(1)baPWV:采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日本科林公司生产)。患者取仰卧位,静息15 min,四肢同时测量血压,通过自动波形分析仪记录肱动脉和胫前动脉的波形。根据传递时间和传递距离计算出baPWV,数值越高,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2)ABI:先测量双侧肱动脉收缩期血压,再测同侧胫后动脉作为踝部收缩压;踝部收缩压除以肱动脉收缩压,所得的值即为ABI。数值越低,动脉硬化程度越严重。
运用磷钨酸沉淀法测定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按试剂要求取患者血清与沉淀剂混合,在室温下静置10min后,进行6 000 r/min的离心操作10 min,取离心后上清液按照胆固醇酶终点法在仪器日立-7060上进行相关测定。患者低密度脂蛋白(LDL-C)水平采用肝素-枸椽酸钠法检测,血清中LDL经过选择性沉淀后,测定上清液中总胆固醇(Chol)=HDL-C+极低密度脂蛋白(V LDL-C),LDL-C=血清总胆固醇(TC)―上清液中Chol值。
1.3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多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 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2检验或者精确概率法;采用全模型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动脉硬化形成与其他危险因子的相关性。<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血压类型人群动脉硬化程度比较 175例患者中非杓型血压85例,占48.6%;杓型血压90例,占51.4%。非杓型血压组baPWV、IMT、动脉硬化比例均较杓型血压组高,而ABI值较杓型血压组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0.05),见表 1。
2.2 动脉硬化形成的单因素分析 动脉硬化组年龄、男性、糖尿病史、吸烟史、LDL-C、Hcy及非杓型血压例数均明显高于非动脉硬化组(均< 0.05),见表 2。
2.3 动脉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LDL-C增高及非杓型血压类型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均< 0.05),见表 3。
3 讨论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高血压的发病率正在逐年增加,且随年龄增加发病率明显增高[4]。本文非杓型血压85例,杓型血压90例,其中非杓型血压组患者发生动脉硬化56例(65.9%),杓型血压组患者发生动脉硬化28例(31.1%)。可见原发性高血压超高龄患者中有部分患者夜间血压控制不理想。
表1 不同血压类型人群动脉硬化程度比较
表2 原发性高血压超高龄患者动脉硬化形成的单因素分析
表3 原发性高血压超高龄患者动脉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分析
PWV指的是脉搏波在动脉系统的两个定点间的传播速度,是常用的人体大动脉结构和功能的评价方法,可以较好的评价动脉硬度和扩张性[5]。ABI是指踝部动脉收缩压和肱动脉收缩压的比值,可以评估动脉狭窄程度[6]。陈策等[7]研究发现,非杓型血压患者baPWV、ABI与杓型血压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0.05)。本文结果显示:非杓型血压组baPWV、IMT高于杓型血压组,而ABI值低于杓型血压组(均< 0.05)。
陈策等[7]发现,非杓型血压节律与baPWV呈显著线性关系,平均动脉压差值百分比(即血压节律)与baPWV诊断结果及ABI诊断结果的曲线一致性良好;认为非杓型血压对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产生影响。本文进一步分析原发性高血压超高龄患者动脉硬化形成影响因素发现,年龄、男性、糖尿病史、吸烟史、LDL-C、Hcy及非杓型血压与动脉硬化发生存在相关性(均< 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糖尿病史、吸烟史、LDL-C增高及非杓型血压类型是原发性高血压超高龄患者动脉硬化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均<0.05)。随着年龄的增加,特尤其年龄>80岁的超高龄人群,机体各种机能下降更为明显,是引起动脉硬化最重要因素之一[8]。吸烟可损伤血管内皮细胞,促进动脉硬化发生[9]。LDL-C可以与补体复合物及泡沫细胞相互作用,进而引起血管内膜的损伤,释放大量的氧自由基,导致血管痉挛的发生,最终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综上所述,非杓型血压可加重原发性高血压超高龄患者动脉硬化的发生、发展,在积极控制血糖、戒烟、降脂的同时,关注患者夜间血压情况,选择更有利于降低夜间血压的药物,对延缓动脉硬化发生风险有积极作用。
[1] 陈晓辉,陶丽丽,田朝伟,等.广州市海珠区居民高血压流行病学调查分析[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6(10):788-790.
[2] Imeida OP,Marsh K,Alfonso H,et al.B-vitamins reduce the longterm risk of depression after stroke:The VITATOPSDEP trial[J].Ann Neurol,2010,68(4):503-510.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39(7):579-616.
[4] Suzuki C,Nakamura S,Ishibashi-Ueda H,et al.Evidence for severe atherosclerotic changes in chronic hemodialysis patients:comparative autopsy study against cardiovascular disease patients without chronic kidney disease[J].Ther Apher Dial,2011,15(1):51-57.
[5] 袁公贤,王桦,任江华,等.老年人杓型与非杓型高血压对外周血管和肾脏的损害[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2,31(5):380-383.
[6]KwokT,LeeJ,Law CB,etal.Arandomizedplacebocontrolled trial of homocysteineloweringtoreducecognitivedeclinein older demented people[J].Clinical Nutrition,2011,30(3):297-302.
[7] 陈策,张京慧,潘磊,等.老年人非杓型高血压与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探讨[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4,33(5):462-465.
[8] 孙焕文,张颖,张向阳,等.老年高血压患者心率变异与颈动脉内膜增厚的相关性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3,23(01):66-70.
[9]马为,杨颖,齐丽彤,等.北京市社区人群正常高值血压与颈动脉硬化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4,42(6):51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