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17年中国铜产业综述

2018-03-01段绍甫

中国矿业 2018年2期
关键词:铜矿加工企业

张 楠,段绍甫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北京 100814)

随着全球经济的持续回暖以及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2017年铜行业供需形势明显好转,铜价总体重心上移,矿山、冶炼乃至加工企业盈利能力得到明显改善,行业呈现稳中向好的格局。

1 2017年铜产业运行分析

1.1 产量继续保持增长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截至2017年11月末,铜精矿含铜产量达到150万t,同比增长4.64%,其中江西省、云南省铜精矿含铜产量超过20万t,同时2017年有两个比较重要的铜矿山投产,云南省的普朗铜矿和安徽的沙溪铜矿,合计新增生产能力6万t。电解铜累计产量达到808.5万t,同比增长6.77%,预计全年电解铜产量将超过880万t,增幅在6%。从地区来看,山东省、江西省、安徽省产量合计产量260万t,占全国总产量的32%,尤其山东省区域优势明显,产能扩张趋势明显。从企业生产情况看,2017年排名前十的企业总产量达到625万t,较2016年同期增加了4%。另外2017年前11个月,铜加工材产量1 764万t,同比增长5.30%。

1.2 企业经济效益大幅回升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7年1~11月,1 752家规模以上铜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65.4亿元,同比增长32.7%,占规模以上有色金属企业实现利润的21.5%。其中,铜采选企业实现利润58.8亿元,增长160.1%;铜冶炼企业实现利润156.5亿元,增长43.1%;铜加工企业实现利润250.0亿元,增长14.3%。2016年1~11月与2017年1~11月铜行业利润分布对比见图1。

1.3 铜产业投资持续回落

2017年1~11月,铜产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884亿元,同比下降1.1%,占同期有色金属完成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6%。其中铜矿山固定资产投资降幅继续扩大,同比下降28.05%;铜冶炼投资完成投资同比增长32.94%;铜加工投资与2016年基本持平略有下降。2016年1~11月与2017年1~11月铜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对比见图2。

图1 2016年1~11月与2017年1~11月铜行业利润对比图

图2 2016年1~11月与2017年1~11月铜行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4 精炼铜进口下降,铜矿进口增速放缓

根据海关统计,2017年1~11月铜产品进口贸易额达528亿美元,同比增加25%,出口贸易额达51.1亿美元,同比增长8.4%,贸易逆差476.9亿美元。其中进口精炼铜297.4万t,同比下降10.26%;进口铜矿1 568万t,同比增长1.91%。2017年1~11月有色金属出口情况见表1。

1.5 铜价格震荡上行,重心上移

2017年铜价总体呈震荡上行的态势,全年LME三月期均价为6 190美元/t,SHFE三月期均价为49 309元/t,分别较2016年同期上涨了27%和29%。如果说2006年和2011年的价格上涨是得益于消费端的拉动的,那么2017年的价格上涨就偏向于供给端因素,如成本上升、供应减少等。2015~2017年LME铜价走势见图3。2010~2016年LME和SHFE期铜年度平均价格见表2。

表1 2017年1~11月有色金属出口情况

图3 2015~2017年LME铜价走势

表2 2010~2016年LME和SHFE期铜年度平均价格

年份LME/(美元/t)SHFE/(元/t)当月期铜三个月期铜当月期铜三个月期铜20107534755059225592962011882088346601065757201279507946573485731820137326734953165529802014685968254893548338201555015493406334058420164863486738152382032017616261904936149309

数据来源:SHFE;LME;安泰科。

2 2017年铜行业运行特点和问题

2.1 环保压力日益凸显

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绿色发展,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已经提升到绿色发展的新高度,发展的重心正由规模效益转向质量效益和环境效益转变。

2017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与环保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排污许可证管理暂行规定》、《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理工作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共建行动方案》、《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禁止洋垃圾入境推进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加强长江经济带工业绿色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快建设绿色矿山的实施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草案)》、《进口可用作原料固体废物环境保护控制标准(废有色金属)》、《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自然保护区内矿业权清理工作方案》等。从目前情况看,虽然环保政策对铜行业上下游产业的生产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但从长远看,环保高压态势正在逐步挤压铜产业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对成本上升的推动不容小视。

2.2 原料供应结构正在发生改变

近年来,有色金属企业在“走出去”、参与国际合作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果,包括中铝公司Toromocho铜矿项目、五矿集团Las Bambas铜矿项目、紫金矿业Kamoa项目和Kolwezi项目;洛阳钼业Tenke铜钴项目等。尤其是Las Bambas铜矿项目使五矿集团成功步入中国最大铜矿产商之列,并成为了全球前十大铜矿产商之一,实现了从贸易商到产业运营商的转型。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初步估算,目前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或参与合作的铜矿项目权益产能超过180万t,已经接近国内铜矿山产能,2017年国外铜矿含铜产量也已经接近国内铜矿含铜产量。另外,铜陵有色米拉多项目计划在2018年投产,紫金Kamoa项目也在按计划推进中(计划2020年一期投产),中国原料供应结构正向多元化发展。

2.3 加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

铜加工作为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大部分为民营企业,不仅融资困难,而且融资成本高。加之铜加工与上下游的议价能力弱,产品销售账期长,导致部分中小企业资金成本高,使得这部分铜加工企业逐步退出铜加工领域,尤其是2017年西安线缆事件过后,订单向大型企业集中,加快了中小型企业的退出,加工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铜管行业产能集中度进一步高,基本完成了洗牌过程,铜杆和铜板带越来越趋于产能集中化。2000年与2016年铜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化情况见图4。

图4 2000年与2016年铜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变化情况

2.4 消费继续保持低速增长,但亮点颇多

虽然中国对铜的消费整体上增速放缓,但是在终端领域仍有不少亮点。比如新能源领域。虽然从数据上看,近年来电网建设投资增速明显放缓。2017年1~11月份,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2 329亿元,同比下降13.4%。但水电、核电、风电等清洁能源完成投资占电源完成投资比例较2017年提高5.6%,占比达到了71.1%。风电、核电和光电正在成为未来发电领域的主要增长点。相比火电,新能源发电厂具有更高的用铜密度。除了新能源发电,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也将带动铜的消费。目前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共识,而新能源汽车的用铜量是传统汽车的一倍以上,这还不包括与之配套的充电设施。另外,随着居民消费的升级对铜的消费将会增加,如传统终端用铜空调领域产销就表现良好,2017年空调和冰箱销量累计同比增速达到27.4%和12.6%,而这种趋势有望延续。

3 展 望

1) 全球经济有望摆脱低增长态势,为铜市场营造良好空间。从全球经济环境看,世界经济在2016年第四季度加速,并且这一势头在2017年得到保持。根据2017年10月IMF《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全球经济活动的回升力度在继续增强。2016年全球经济增长3.2%,为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的最低水平;而2017年全球经济增速预计将上升至3.6%,预计2018年上升至3.7%。与2017年4月《世界经济展望》中的预测相比,2017年和2018年的增长预测被分别上调0.1%。从国内经济来看,国内当前仍处在“三期叠加”阶段,下行压力依然存在,但国内经济运行总体向好的趋势没变,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果已经初步显现,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另外,值得关注的是“一带一路”的稳步推进,也将促进沿线国家经济发展,从而带动相关基础原材

料的消费。总之,经济形势正在逐步好转,对铜行业的发展形成较好的支撑。

2) 产业发展格局进一步优化。资源供应将呈现多元化格局,除了海外合作取得进展外,国内方面西藏、云南、新疆等省(区)铜矿产量有望进一步提升,但受当前环保压力,开发的不确定因素多。随着国内对铜消费强度的放缓以及国内再生供应的增加,铜矿资源的对外依赖程度将有所缓解。冶炼产业布局更加分散,除目前传统的江西省、安徽省、山东省、甘肃省、云南省等传统5大冶炼基地外,福建省(宁德项目)、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或将成为新的铜冶炼重要省份,而沿海地区和拥有资源的冶炼企业更具备竞争优势。加工产业企业数目减少,规模提升。大型企业规模化、国际化发展趋势;而中小型企业向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加工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中小企业,尤其是资金、技术(环保)实力欠缺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并呈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新局面。

3) 市场铜需求增速整体放缓,但差异化明显。虽然下游消费亮点不少,但要清楚的认识到中国铜消费基数已经十分庞大,社会累计量也已接近发达国家,而新增铜消费领域对增量贡献有限,因此,未来铜消费总体呈现局部有亮点,但总需求增速放缓格局。而市场也将出现分化,加工产业未来市场将呈现高、中、低三个不同层次的需求,中低需求增长缓慢,高端产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

4) 环保新常态下绿色发展将成为铜产业发展必由之路。2017年11月23日,环境保护部新闻发布会宣布经中央编办批复,环境保护部华北、华东、华南、西北、西南、东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由事业单位转为环保部派出行政机构,正式更名为“督察局”。“督察局”的一大新增职能是承担中央环保督察相关工作,进一步强化督政。这也意味着,中央环保督察将成为常态,同时随着《环境保护税法》、新版《水污染防治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方案》等法规的实施,可以预见2018年环保力度将进一步加大,绿色发展成为铜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猜你喜欢

铜矿加工企业
认识“超加工食品”
后期加工
企业
企业
企业
柴北缘联合沟铜矿地质-地球物理特征及找矿前景
全球十大铜矿公司
西部矿业迈向国内铜矿“新巨头”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特大型井下铜矿山采选工程管理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