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植入式静脉输液港与PICC导管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
2018-03-01李春丽
李春丽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天津 300052)
恶性肿瘤患者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化疗。但化疗药物对外周静脉血管刺激性大,静脉炎发生率高,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组织坏死。恶性肿瘤患者常需要多个疗程静脉输注大剂量的化疗药物和高浓度营养物质,而传统给药途径很容易出现静脉炎、局部坏死等并发症,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VPA是由供穿刺的输液座和静脉导管系统组成,可长期置留在体内的静脉输液装置。因此VPA或PICC就成了肿瘤化疗患者优先的选择[1]。但是对这两种方法的应用及护理存在一定的争议。2013年7月~2015年12月我院对23例肿瘤化疗患者给予VPA个性化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7月~2015年12月收治的肿瘤化疗患者60例,全部为男性,均经患者同意且经过病理检查确诊为恶性肿瘤,排除恶性肿瘤转移患者,且均需中心静脉置管进行化疗。将患者分为观察组23例与对照组37例。观察组年龄28~75岁,平均年龄(57.5±15.7)岁;对照组年龄30~80岁,平均年龄(58.6±16.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PICC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VPA个性化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①穿刺护理。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操作前向患者解释清楚,取得配合。协助患者取平卧位,VPA底座充分暴露。以底座为中心半径10~12 cm进行消毒,同时消毒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用其三指将VPA底座拱起,确定底座中间为穿刺点,使用专用输液港针头垂直从中间插入,尽可能的避开前穿刺点,当针头穿刺有落空感时,再缓慢向下刺入至底部有抵触感时稍向上回拔0.1~0.2 cm后再抽回血以确保针头位于VPA储液槽中,用无菌生理盐水脉冲式冲洗VPA后,夹闭延长管并分离注射器。最后固定好针头,确保针头处于垂直状态。②输液护理。回抽血确认位置,脉冲式20 mL生理盐水冲管,将无菌开口纱布放在无损伤针碟翼下,用3M透明敷料保护,连接固定延长管输液,当输入高粘滞性液体后,立即冲干净导管在接其它液体,当连续输入高粘滞性液体时应每4 h冲洗1次,两种有配伍禁忌的液体之间也要冲洗。③拔针护理。拔出无损伤针之前用生理盐水冲管并正压封管。左手持纱布并以两指固定好VPA底座,右手拔出针头,用纱布压住止血5 min,检查针头是否完好,再用碘伏棉签消毒穿刺部位,输液贴贴住穿刺点。④维护时间。患者输液期间每周进行维护,而在间歇期只需每4周维护1次。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定期复诊随诊,随诊时间超过1年,对照组一般1年左右计划性重置。观察指标包括并发症、维护时间、患者生活质量等,其中并发症包括导管堵塞、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药物外渗等。
1.4 导管并发症的护理
①导管堵塞。导管堵塞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并随着VPA使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深静脉导管在应用中最关键的问题是预防导管的渐进性堵塞[2]。如果发现经改变体位仍不能抽到回血或不能冲洗导管,有可能发生导管堵塞,应用配置好浓度为5000 U/mL尿激酶溶液2 mL,用20 mL注射器边抽边推的方式注入使溶液在导管充分混匀,将溶液保留在VPA中20 min,再将溶液和溶解的血块抽出。当导管再通后用至少20 mL生理盐水彻底冲洗导管和底座。②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遵医嘱给予抗感染治疗,针对血培养的结果合理用药。密切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性休克的发生,如果患者感染得到控制,VPA可继续使用。③药物外渗。严格按照规程使用VPA专用针头。发现输液部件脱落时要及时重新固定。在输液过程中嘱咐患者减少活动,尤其是正在输液的上肢避免剧烈活动,以防针头脱出底座引发药物外渗。同时输液过程中加强巡视,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肿胀等不适,并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1.5 自我护理与生活质量比较
根据Karnofsky评分标准,通过随访采集资料,将患者自我护理及生活质量分为A级(90~100分),B级(60~90分),C级(0~60分)三个级别[3]。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Karno fsky评分
通过Karnofsky评分评价患者自我护理与生活质量,观察组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比较[n(%)]
2.2 并发症发生情况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n(%)]
2.3 置管维护时间
观察组置管维护时间为(6.5±1.4)min,低于对照组的(16.8±1.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VPA和PICC是两种深静脉置管技术,可将各种药物直接输送至中心静脉,为恶性肿瘤患者化疗、静脉高营养及危重症患者的救治开辟了一条理想的静脉通路,减少了多次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和对静脉血管的破环,同时也减轻了护士的工作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4]。但PICC和VPA相比,PICC导管操作方法简单,置管成功率高,价格便宜,但其导管外露部分多,不仅影响美观,而且易受到牵拉和脱管、患肢活动受限,从而影响患者生活和工作,降低了生活质量。在夏季时,敷料透气性差,出汗时易引起敷料粘贴松弛,如不及时更换可能会出现红疹或造成感染。透明敷料应每周更换1次,更换操作过程繁琐,从而增加了维护时间和费用[5]。而VPA更方便美观,究其原因是其留置在皮下不易被人注意,对生活影响小,同时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而且不影响患肢的活动,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维护简单,治疗间歇美4周维护1次,减少了维护时间的同时减轻了护士工作量。但其价格昂贵,这也是目前临床PICC仍占主要地位的原因之一,因国家医疗改革、医保报销比例增加,这个问题有所解决。
综上所述,VPA在应用肿瘤化疗中与PICC相比提高了患者的自我护理及生活质量,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维护时间,表明该方法安全可靠,提高了患者满意度及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具有可行性,值得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