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和中药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2018-03-01贾兰兰
贾兰兰
(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安徽 芜湖 241000)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症状为右下腹痛、发热、呕吐,若患者未予以及时治疗,则将产生局限性或弥漫性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内、外瘘等并发症,目前临床中常见的治疗方法为保守治疗或阑尾切除术治疗。然而若想获得良好的预后质量,则必须采用针刺和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心理与康复锻炼的护理方法[1]。现将针刺和中药灌肠在小儿阑尾炎术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8月~2016年12月收治的50例小儿阑尾炎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14例,女11例,年龄6~12岁,平均年龄(9.05±1.24)岁;观察组男18例,女7例,年龄7~14岁,平均年龄(10.27±1.1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针刺和中药灌肠治疗,并且在术后分别予以不同的护理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即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的观察,同时观察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康复锻炼护理,具体方法为:①护理人员需要随时与患者家长进行沟通,为其讲解术后需要注意的护理事项,使其深入的了解,以此来缓解其紧张的不安情绪,并树立康复信心。同时家长也应加强对患者的开导,时常对患者的心情进行梳理,避免使其产生不良行为。②护理人员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运动指导,在全麻手术6 h后应由家长陪同适当下床活动,以此促进血液循环,避免发生肠粘连及血栓现象,以此使患者迅速恢复健康。
1.3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时间;②观察两组患者的不良情绪发生情况与疼痛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将录入Excel中,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比较
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比较(±s,h)
表1 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时间比较(±s,h)
组别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对照组(n=25)44.25±9.58 49.59±11.48 54.06±13.09观察组(n=25)28.97±7.02 35.24±11.07 46.83±11.26 t 6.433 4.499 2.094 P 0.000 0.000 0.042
2.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情况与疼痛情况比较
观察组不良情绪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疼痛症状明显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情绪发生情况与疼痛情况比较(x±s,分)
3 讨 论
临床中阑尾炎可被治愈,然而若想获得良好的预后质量,则应在针刺和中药灌肠治疗的基础上进行有效的心理与康复锻炼的护理方法。运用针刺阑尾穴的方法,主要目的在于消除血瘀、顺气通畅,可有效缓解体内的湿阻、热壅等病症,不仅如此,阑尾穴还能够有效的帮助医生确诊阑尾炎[2]。当归、制大黄、黄芩、黄连等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滋阴降火的功效,可有效缓解患者在术后产生的发热等症状,能够使患者快速的恢复健康,同时能够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升患者的预后效果[3]。
综上所述,我院认为阑尾炎手术应用针刺和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可使患者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联合心理与康复锻炼的护理有助于患者康复,同时减轻患者的疼痛感,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康复率。由于本次研究样本容量有限,因而关于针刺和中药灌肠的治疗方法联合心理与康复锻炼护理的远期影响仍需大样本随机进一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