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慢阻肺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的影响
2018-03-01李莉
李 莉
(河北省邯郸市第一医院呼吸一科,河北 邯郸 056002)
慢阻肺即慢性阻塞性肺病症,是一种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具备气流阻塞表征的慢性支气管炎或肺气肿,并可发展为呼吸衰竭及肺心病的慢性呼吸系统病症,与空气中有害气体及有害颗粒的含量具有直接关联性,且致残率及致死率极高[1]。本文通过将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探究其对患者戒烟情况及肺功能各项指标实现的影响结果。现报道如下。解答困惑。
1.3 观察指标
1 资料与方法
观察并比较两组护理模式对患者戒烟情况的影响程度及其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实现结果。戒烟标准:近期戒烟实现:持续20天未吸烟;中期戒烟实现:近期戒烟实现后持续1年未吸烟。肺功能各项指标包含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 1/FVC)及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2]。
1.1 一般资料
1.4 统计学方法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11月我院收治的慢阻肺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42~79岁,平均年龄(56.64±3.82)岁;观察组男2 5例,女2 3例,年龄44~8 5岁,平均年龄(57.22±4.17)岁。
本次研究数据均将保存在Excel文档中,并且将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2 护理方法
2 结 果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包含常规用药、呼吸练习、饮食监督及健康教育。
观察组给予延续性护理模式,具体内容包含创建个性化护理档案,记录患者临床基本信息;加强患者自我观察能力培养,包含咳嗽频率及程度、咳痰频率及程度、呼吸顺畅程度等;严格遵循医嘱给药,监督患者按时、按量服用药物;提出针对性戒烟方法,指导监督患者戒烟;合理规划患者饮食,饮食应偏于清淡;患者出院后开展电话或电邮随访,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为患者
2.1 两组护理模式对其戒烟情况的影响程度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模式对患者戒烟情况的影响程度[n(%)]
2.2 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实现结果对比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实现结果(±s)
表2 两组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实现结果(±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组别治疗时间FEV1(%)FEV1/FVC MMEF(%)对照组(n=48)治疗前70.55±5.62 70.42±5.89 70.16±4.28治疗后75.66±2.27 73.56±3.76 73.37±4.19观察组(n=48)治疗前70.39±5.23 70.61±5.61 70.69±4.12治疗后82.27±2.48 82.48±2.43 79.66±4.74
3 讨 论
慢性阻塞性肺病症发病群体年龄跨度比较广泛,但是发病率较高情形主要集中于40岁及以上的中老年群体,据统计全球40岁及以上慢性阻塞性肺病症发病率已接近10%,同时具有超高死亡率。有研究证实,给予患者戒烟指导及对患者肺功能实施改善均有助于延缓病情发展,对提升患者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3]。
研究发现,观察组近期戒烟实现率及中期戒烟实现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肺功能各项指标实现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将延续性护理模式应用于慢阻肺患者的护理工作中,对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的实现及戒烟成功率的提升均有积极作用,因此延续性护理模式在护理上是一种值得应用并将其推广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