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郑保瑞“西行”路漫漫

2018-03-01邱骊吉

东方电影 2018年2期
关键词:大闹天宫女儿国白骨精

文/邱骊吉

《西游记》的故事早有多个版本的影视改编作品珠玉在前,如何驾驭好这部气韵磅礴的古典名著,驾驭好这个观众熟悉到不能再熟悉的题材,是摆在郑保瑞这位曾以凌厉小众电影风格著称的导演面前的难题。从多年前那部不尽如人意的《大闹天宫》到近期视效惊艳的《女儿国》,他的《西游记》银幕系列,走过了一段很漫长的历程。

第一次拍这种电影

2010年的郑保瑞,靠着别具风格的惊悚港片,已经积累了许多粉丝。凭借一部《意外》,他刚在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狮奖提名。而也就在这个时期,这位被影迷看好的导演宣布,要执导一部高成本的3D商业电影。

这电影的题材是《西游记》。

这并不是郑保瑞自己的选择,接下这个任务时他其实也有过犹豫:“我是被找来的,我也知道这不是我擅长的题材,我之前从来没有拍过这种电影。”合家欢的商业向定位也好,作为影片一大卖点的3D特效也好,还有大牌云集的演员阵容,对于当时的郑保瑞导演来说都是初次接触。他几乎是从零开始,边学边拍,收敛自己喜好的影像风格,反反复复修改每一个镜头。

四年后,这部号称“东方魔幻大片”的《西游记之大闹天宫》在春节档上映了,票房非常成功,但口碑却不容乐观。片中有许多奇异的设定都让观众表示没法接受,包括与孙悟空恋爱的玉面狐狸、主动要求被压五指山的孙悟空、大闹天宫的牛魔王、变成玉帝妹妹的铁扇公主、身穿甲胄一副将军模样的玉帝,还有带着毛绒头套的熊猫精……郑保瑞后来解释了他这些设计背后的用意,比如孙悟空的爱情是为了让这个角色更丰满,不只有打打杀杀;把牛魔王作为大反派并且设定得那么厉害,是因为他觉得这个角色观众最熟悉;那些看起来像是从木偶剧片场借的小妖怪,他是考虑到影片的合家欢定位,想贴合儿童观众的口味等等。

郑保瑞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里放入了自己的理解,大刀阔斧地改编了这个故事,但并没能得到很多观众的认同,就像这部影片耗费重金和三年时间做成的特效,由于种种方面的经验缺乏,最终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看起来还是非常僵硬和粗糙。不仅观众不满意,他的导师杜琪峰看了都骂他拍得烂,后来郑保瑞自己也反省说,这部作品是不合格的。但他并不后悔接下这份工作,他说过,电影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事业:“我觉得我的事业里需要这样一部电影。”

很多导演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西游记之大闹天宫》上映一年后,郑保瑞带来了警匪动作片《杀破狼2》,卧底探员的故事紧张刺激,动作戏拳拳到肉,既黑暗又热血,令影迷大呼他们熟悉的郑保瑞又回来了。年轻时的郑保瑞,一心想拍好电影证明自己,19岁入行从场务做起,在实战中一步步成长起来。加入香港名导杜琪峰创立的银河映像之后,他拍出了《意外》和《车手》,影迷能看出他创作风格的转变。郑保瑞也觉得自己近年来沉静了不少,或许和女儿的出生有很大关系,他不再一味追求极致的凶狠与偏执,而是开始尝试在作品中探索这世界积极美好的一面。

郑保瑞版《西游记》电影系列第二部讲述的是观众熟知的“三打白骨精”的故事。顶着前作原创剧情带来的差评,这次他仍然试图为影片中的角色寻找属于他们的故事。他寻找唐三藏渡化苍生的初心,探索孙悟空跟随师父的理由,乃至挖掘白骨精这个“出身平凡”的大反派的性格特点。“吴承恩先生的《西游记》给后人留下了很大的想象空间。”郑保瑞如此解释他的《西游记》系列电影中种种产生争议的设定,“我想结合现代文化,给观众拍出不一样的西游故事。”

师徒四人骑马挑担来到洋溢着异域风情的云海西国,远方冰雪覆盖的骷髅山里,巩俐饰演的白骨夫人从容落座。电影《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以一种西式魔幻风格讲述了这段师徒在白骨精的挑拨离间下反目,之后又重归于好的故事。与前作类似,它仍然有着新奇的设定和让人意想不到的剧情走向,但与前作截然不同的是,这一部的种种改编与原创都显得合理了许多,诸如白骨精有血有肉的心路历程、赶走悟空时唐僧流露的痛苦与迷茫、比妖怪更坏的人类国王引出对“济世渡人”的探讨等等,都让人看到了这个版本的《西游记》系列可喜的进步。

郑保瑞总结了之前那部《西游记之大闹天宫》的失败经验,用搭实景的方式代替前作的全绿幕拍摄,用具体的参考影像代替文字描述去与特效制作公司沟通,从结果来看一切都变得顺利了不少。在《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里能看到栩栩如生的白龙、人来人往的云海西国,以及白骨夫人如烟如雾的华美身姿,这在当时国内数一数二的高水准银幕视效得到了观众们肯定的评价。郑保瑞说他很幸运,能有机会去修正第一部的错误:“很多导演是没有这个机会的。”

仍然是一次漫长的旅途

“路要一步一步走出来,就像孙悟空取经不能翻个跟头就到西天一样。”

郑保瑞在拍摄他的银幕《西游记》系列的过程中,解答了他自己对《西游记》原著的一大疑问,那就是孙悟空一行人有着通天本领却要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徒步西行的意义:“能不能抓到最后的目标,就看有没有那个一步步走过去的能耐,我觉得这是《西游记》最打动我的地方。”

又是一个大年初一,郑保瑞的第三部“西游”电影即将火热出炉。好比孙悟空与师父经历“三打白骨精”一难冰释前嫌,他的《三打白骨精》挽回了前作《大闹天宫》带来的负面风评,让观众带着期望目送师徒四人的故事步入正轨。经过这些年的磨砺,郑保瑞也已跻身“10亿元票房导演”行列,对商业电影大场面特效的掌握水平与《大闹天宫》时期不可同日而语。比起七八年前初启这个系列之时,如今的郑保瑞显得信心十足:“只要观众喜欢,我就会再拍下去。”

这次他拍的是女儿国。无论是在经典的1986年版电视剧还是在原著中,女儿国都是西行路上非常精彩的一章,氛围轻松诙谐,剧情曲折生动,还有女儿国国王对唐僧的浪漫爱情元素。在郑保瑞看来这故事是个绝佳的舞台,比起第二部的正剧风格,《西游记女儿国》更适合打造成他理想中“融合视效与喜剧元素的合家欢魔幻大片”,“这一部里会产生非常大的戏剧冲突,包括来自女王的情感对唐僧自身信仰的冲击。”与观众普遍的预想不同,片中的西梁女国,有着一位天真的少女国王。三部《西游记》电影,郑保瑞都坚持突破传统的人物设定,给观众提供新的选择。

《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共经磨难的师徒四人组,在这一部里俨然已是多年老友之间的相处模式,即使只是日常斗嘴也趣味横生。这里的悟空性格开朗,千百年前的爱恨已成过往云烟;立志普度众生的唐僧身上也有贴近普通人的烟火气;沙僧与八戒身上妖怪的野性比经典电视剧版浓重许多,但也各自拥有鲜活独立的性格。

郑保瑞在拍完《西游记》系列第二部时曾深有感触:“其实商业片更需要沉淀,因为它不是我个人的东西,是更大众的东西。”按照计划,拍完《西游记女儿国》,他就要去拍《杀破狼3》了。或许后者这种题材的影片能够让他更尽情地发挥,不过,“3D《西游记》”这个系列让他在商业片领域的成长收获颇丰。“既然影片的定位是合家欢,我就要学会平衡影片各种元素,我要拍的是尽可能符合更多人口味的东西。”所以他在片中设计了主流观众会喜欢的笑点,经得起推敲的剧情,以及已经成熟起来的、让观众看了至少能觉得不虚此行的特效画面。他说经过两部《西游记》电影,幕后的特效制作团队也像他一样得到了成长,他认为这对于国内的电影发展是大好事。就像唐僧师徒四人为了取得真经而西行一样,他与电影背后的很多人也一起走过漫漫长路,得到了宝贵的经验与信心。欣喜之余,郑保瑞也流露出感动:“每一次都有那么多人,愿意陪着我拍摄《西游记》电影,我真的非常感谢他们。”

风格凌厉的郑保瑞并没有离开他的影迷,而郑保瑞的《西游记》电影系列也还会继续下去:“每次拍摄《西游记》都是漫长的旅途,带着我们去看他们的故事,就好像跟他们走了一趟西行的路。”

猜你喜欢

大闹天宫女儿国白骨精
大闹天宫
农行“大闹天宫”信用卡上市经典重燃 “忆”起翻天
Mosuo on the move
俄罗斯是“女儿国”吗?
《大闹天宫》读后感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我是白骨精
『女儿国』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