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两帝师的家风家训
2018-02-28林小文
林小文
在一个碧空如洗的天气里,有幸参观了位于漳浦大南坂镇的蔡新故居,不禁为蔡氏家族的家风家教感慨万千。从清康熙四十年(1701年)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200年间,在远离帝都的下布村,蔡氏家族前后出了7个进士、20个举人、多个贡生,其中,蔡世远、蔡新叔侄二人,分别为清朝皇帝乾隆、嘉庆的老师,“一村两帝师,叔侄皆名臣”这在全国范围内实属罕见。之所以出现如此辉煌的家族,和蔡氏严谨的家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要说蔡氏家风,首先要从蔡新的曾祖父定居下布村说起。清康熙十三年(1674年),蔡而煜--黄道周的得意门生为逃避靖南王耿精忠叛乱,举家从漳浦县西湖村迁居下布村隐居,潜心儒学,修编家训,教育子弟,开启了蔡氏家风的先河。
蔡世远的父亲蔡璧,可谓是一位身正为范、德高为师的教育家。他一生勤勉,无意功名,毕生精力投身教育事业,以自己“无欲则刚”的精气神,及对子女晚辈的言传身教,为成就两帝师打下坚实的基础。在他担任鏊峰书院首任山长期间,当地巡抚得知他家境贫寒,想要资助他,便上门向蔡璧提及涨工资的事,没想到蔡璧一口回绝:“家口少无内顾,此间月给足用也。”加薪本是可喜的事,可以改善物质生活,提高生活品质,谁不喜欢,普通人即使上级不提及,也会死皮赖脸地要求加工資。偏偏蔡璧不同于凡人,人到无求品自高,他已经过惯俭朴的生活,他深知,过多的金钱只会是一种羁绊,过多的欲求只会影响个人修身。在蔡璧如幽兰般高洁品行的谆谆教诲下,蔡家子孙后代在物质方面也无所求,始终恪守“笃伦理之际,严义利之辨”,其子蔡世远曾经问过自己的小儿子:“汝欲敝衣裳蔬食,名行垂千载,为圣贤耶?抑将丰衣美食、驷马高车,漫无所现,而作官耶?”小儿子回答:“吾为圣贤。”正是蔡氏几代人身体力行、薪火相传,才能把良好的家风代代传承下来。
蔡世远当了乾隆皇帝10年的老师,时刻不忘养浩然正气。在他被选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时,因父亲蔡璧生病请假回乡探亲,期间,父亲重病身亡,于是蔡世远按当朝丁忧相关规定,休了探亲假接着休丧假守在家中。古人非常重视孝道,凡有父母过世,有官职在身的须上报奔丧,居丧期3年。蔡世远假期满回朝,才知道如果按照新规定来计算休假时间,自己所休的假期算超期了。这时,审批假期的官员趁机向他索要贿赂。蔡世远一身正气,哪里肯屈节做那苟且之事,即使官当不成了也坚决不去送礼,毅然辞职回家。蔡世远刚正不阿的行为给蔡新以及蔡家的后代树立了非常好的榜样。
不论是赋闲在家或是晚年归田,蔡世远丝毫都没有放松对族人子弟的教育培养,他在《庚子秋帖示族中子弟》一文中写道:“然文章特一端耳,立心、制行更为要著。”意思是说,写出好文章仅仅是一个方面,立心、制行更为重要。在“学而优则仕”的古代,写好文章、考取功名对文人来说是人生第一要事,也是出人头地的唯一正道,像《儒林外史》中的范进等辈,在科举中摸爬滚打毕其一生比比皆是。而蔡世远认为,学习成绩并不是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品行的修养和性格的涵养比写文章、考高分更重要。这样的教育理念在300年前就提出来了,是难能可贵的。他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受益的不仅是族中的众弟子,也深深植根于皇帝心中,就在蔡世远去世62年后,乾隆爷仍念念不忘自己的恩师,下旨让当地巡抚追封蔡世远为太傅。
再说说蔡新,在历史长河中,蔡新占据了几个之最,他是我国古代在朝官阶最高、任职中央部门主官最多、任职时间最长、最长寿的行政首长。幼年丧父的他,秉承叔父蔡世远的家学,出类拔萃、文武双全,在他的故居里,“五部尚书”“文华殿大学士”“尚书房总师傅”“太子太傅”“黄扉宿彦”“盛世耆英”种种匾额,詮释着他显赫的一生,概括了他长达半个多世纪之久的官宦生涯。蔡新身居相位极品,却信守“笃操持,不矜张”,绝不利用手中的权力为家人、为族人谋求私利。某年,他儿子作为举人,有资格参加考试,时任会试正考官的蔡新为了避嫌,却不让儿子参加考试。有一次,下村人与邻村溪南人发生纠纷,族人找到他,请他出面向官府施压,镇住溪南人,可他规劝族人:“有万世溪南,无百年宰相。”这是从长远打算出发,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溪南村会一直存在,而下布村的宰相在朝多久呢,冤冤相报何时了,互相仇恨解决不了任何问题,他告诫族人应避免村与村、族与族之间的矛盾,要懂得“仗势欺人不长远,和睦相处得平安”的道理。他敦亲睦邻、敬老爱少,族人也深受其感化。
当万千繁华落尽时,当钟鼓馔玉褪色弥散时,唯有蔡氏的家风家训,一如当年嘉庆皇帝给90岁蔡新所题的“绿野恒春”,依然闪现出时代的光芒,传递出历史的温情。在时下浮躁的社会中,功利主义蔓延、成年人传统教育缺失、电子产品严重挤压家庭日常交流时间等问题频出,良好的家风无疑是一剂及时的良药,汲取它、学习它、发扬它,让宝贵的文化遗产再现昔日风彩,为社会的和谐稳定保驾护航。
摘自《现代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