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数学类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
2018-02-28杨祥生仇静
杨祥生 仇静
摘 要:文章主要研究数学类专业的应用创新型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以职业能力、行业需求等为研究导向,探索数学类专 业“学以致用”,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到数学各个专业教学中,并对原有数学类课程体系改革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数学类;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我国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研究方面起步较晚,长期处于借鉴国外的经验和自我探索前进中。目前,数学类专业培养人才普遍存在理论与实践脱离的问题。高校数学教学中重理论轻应用,忽视了数学专业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在互联网与大数据时代下,网络安全、信息保密、大数据处理等领域的问题都与数学专业知识紧密相关,因此培养符合新时代所需求的数学类应用创新型人才也迫在眉睫。
一、培养创新型人才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解决数学类专业从“学、会”到如何去“用”的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让学生了解数学类专业具体在哪些领域应用、如何去应用。
(2)解决提高数学类专业“用”的能力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搭建“学好、学会、会用”平台,让学生不仅“会用”而且要“用好”——对数学类课程开设实验课,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到数学各个专业的教学中。
(3)解决培养数学类专业从被动去“用”,到主动去“用”问题——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改变学生被动去用的状态,要在其学习阶段引导他们主动用数学类专业知识解决生活、工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需要课程体系改革的方面
(1)建立数学类专业与实践相结合的有效体系,讓数学类专业的应用性得到充分体现。以职业能力、行业需求等为研究的导向,对数学类专业应用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构建教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
传统数学教学往往重点培养学生理论推导和逻辑思维,缺乏理论与实际应用的结合,导致学生不会从现实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进而不知如何去解决实际问题。学生在思维方面得不到开拓,参与教师的教学互动不够,因此难以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数学建模解决的都是具有实际应用的问题,采用的是开放式和互动式的新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去解决实际问题,由传统的被接受式教学转化为引导式创造性的学习。
(2)搭建数学专业从“学好、学会”到“会用、用好”平台——对数学类课程开设实验课,将数学建模思想引入到数学各个专业教学中。通过对数学类专业的应用新型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可以指导其他学科的课程体系改革。
由于数学建模需要学习很多专业课程和相应的软件工具,内容多、工作量大,就需要教师对不同专业因材施教,把数学知识与其他专业课知识结合到一起。在数学建模的过程中,队员要具备建模、计算和写作的能力。在课程建设中要重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数学建模就是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由于数学建模是对多学科知识的一种综合应用,它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和其他学科知识结合并融会贯通,去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科研、工程问题。
(3)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引导学生主动“运用”数学类专业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和工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可以多鼓励学生“以赛促学”,如数学建模竞赛,是需要综合运用各种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要改变传统重理论、轻应用的教学,建模需要兼顾理论和应用。从应用出发,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促进理论的学习和理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要注意将实际的问题数学模型化,更好地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结语
通过以职业能力、行业需求等为研究的导向,对数学类专业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改革研究,构建教学符合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课程体系,初步搭建数学类专业从“学好、学会”到“会用、用好”去解决实际生活以及工程中所遇到问题的平台,该研究具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参考文献:
[1]侯丽霞.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问题研究[D].沈阳:沈阳师范大学,2011.
[2]汤 宇.高等数学创新型课程体系建设与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消费电子,20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