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英语“浅表性”阅读的现象研究及对策建议

2018-02-28沈利华

关键词:深度学习阅读教学

沈利华

摘 要:本文通过在阅读教学中有意识地渗透阅读策略,有目的地带领学生深度学习,使学生的思维品质的得到优化,语言技能的得到内化,从而实现从“浅层”到“深度”状态的改变。

关键词:阅读教学;深度学习;策略指导

中图分类号: G623.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8)02-024-1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的时间在“Prereading”部分或是“Postreading”部分,以求这节课有个新颖的开端和精彩的结尾,而最重要的“Whilereading”就以学生听一遍、看一遍和 读一遍的形式一带而过。这样轻描淡写式的“浅表性”阅读让学生满足于课文内容的理解,导致了学生浅层次和低效率的学习现象。

一、“浅表性”阅读的现象

1.疏于策略指导,止步于浅表检测的层面

在“浅表性”阅读中,教师忽略了阅读策略的渗透,学生就在这样听一遍录音就回答问题,看一遍动画就完成连线,再读一遍课文完成填空的过程中就完成了阅读。虽然教师设计了不同形式的阅读题目,让学生边阅读边完成,但这些题目却止步于检测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只是厘清了各个人物相对应的职业梦想。整个语篇的阅读教学一直停留在浅层次的知识习得上,根本没有进行阅读策略的渗透和深度思维的发掘,学生的思维一直停留在信息的识别层面上,根本没有深度的学习和思考。

2.忽视能力培养,抑制了自主探究的欲望

整个Whilereading的过程,学生都被教师“牵着鼻子走”,缺少了学生自己学习过程,失去了学生自己的思考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在学生的脑力劳动中,摆在第一位的并不是背书,不是记住别人的思想,而是让学生本人去思考。”阅读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自己去思考的能力,让学生在面对不同的学习任务时选择不同的思维方式。上述教学片段中,教师没有做到扶放结合,一直让学生紧跟着教师的脚步去读什么,去做什么,匆忙间就完成了课文的阅读,完全没有留给学生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

3.漠视人文渗透,满足于目标语言的习得

语篇“Our dreams”是一个非常有价值观导向力的话题,Miss Li和她的学生以对话的方式讲述了各自的梦想职业和缘由,旨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其胸怀梦想并为实现梦想而努力。而整个阅读教学的过程,教师一直满足于带领学生去理解文中的内容,学习单词、句子、语篇的语言范式,没有深层次地挖掘文本的内涵,没有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最后教师让学生完成“My students dreams”的填空题并读一遍,这样的形式就是教师想达到的阅读的“终极目标”了,学生在这样的“终极目标”下永远攀登不上学习的高峰。

二、解决“浅表性”阅读的现象的对策

1.问题引路,层层深入抓住文本信息

针对上述教学片段,教师可以在学生的阅读任务中有意识地渗透阅读策略,有目的地带领学生深度学习。在进入听语篇前,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文本的内容提出自己想知道哪些信息,并将学生所提的问题呈现出来,如“Who are they? What are they talking about? What are their dreams? What is Miss Lis dream?”等,这样在接下来的阅读中,学生对信息的识别就会更有目的性。然后快速阅读第一段文本为男孩子们配上合适的职业“Who wants to be a football player? Who wants to be a dentist?”等。再仔細阅读文本寻求问题信息“Why do they have the dreams?”并补充理由。这些问题一步步带领学生走向深度学习,这样从快速到细读的过程,学生逐步寻找信息和解决问题,有效地提升了学生自己的理解力和分析力。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对文本信息的总结归纳,微调黑板上的板书形成“Boys dreams”的思维导图。

2.思维导图,扶放结合学会自主探究

思维导图可以反映学生思维的过程,而且在阅读过程中是跟随着学生深度学习和探究的脚步逐渐呈现的。在围绕“Girls dreams”文本开展阅读时,教师以“What about the girls dreams?”引导学生通过自主阅读了解三个女孩的梦想。然后以四人为一组的小组合作形式,参照黑板上“Boys dreams”的思维导图的范例,自主完成“Girls dreams”的思维导图。教师需要在课堂中巡视,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个别指导,逐步完成学生自己的思维导图。该环节教师由扶到放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建立英语学习的思维导图,形成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学会对信息进行整理和归纳,体验到了阅读的成就感,这样更能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的积极性,这样的学习才是深度的、深层的。

3.学有所思,注重价值观的深度引领

在阅读教学中,当学生对文本理解后,教师一定要深化学生的阅读体验,深层捕捉蕴含在文本中的人文价值。针对上述教学片段,在完成“My students dreams”的填空题后,教师一定要让学生去深度思考T: To make dreams come true, what should the boys and girls do? For example, Su Hai wants to be a dancer. To make her dream come true, she should keep healthy, dance every day and do more exercises. Now discuss with your partners. 学生讨论后纷纷提出了“Wang Bing wants to be an astronaut. To make his dream come true, he should keep healthy and learn more about the Space.” 等一系列行动方面的建议。最后写一写自己的梦想以及为了追寻梦想和实现梦想要具体怎么做,再与全班同学分享自己的梦想,教师巡视并提供语言帮助。

学生们在层层递进的阅读活动中步步深入学习,实现了从“浅表性”阅读向“深层次”阅读的转变,实现了从说别人话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的转变,教师也实现了知识教学到育人教学的转变,此时,语言真正成为思想交流的工具。因此,只有实现从“浅层”到“深度”状态的改变,我们的英语课堂教学才会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学生学习才会真正深度发生!endprint

猜你喜欢

深度学习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有体验的学习才是有意义的学习
电子商务中基于深度学习的虚假交易识别研究
MOOC与翻转课堂融合的深度学习场域建构
大数据技术在反恐怖主义中的应用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