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罗存德词典科技术语收录研究

2018-02-28高永伟

中国科技术语 2018年1期

摘要:在我国英汉词典编纂史上,罗存德的《英华字典》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在继承马礼逊开创的双语词典编纂传统的同时,又引领了晚清后期英汉词典的编纂,对商务印书馆最早出版的英汉词典产生的影响尤为深远。这部词典收词广泛,例证丰富,译名更趋完善。罗存德在科技术语的收录和翻译方面的努力则更是令人称道。文章以词典中科技术语的收录为出发点,从术语的学科分布和翻译两个方面展开详细的分析。

关键词:罗存德,《英华字典》,科技术语,术语翻译

中图分类号:H16;N04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8578.2018.01.005

Abstract:The fourvolume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compiled by German missionary Wilhelm Lobscheid, played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the history of EnglishChinese lexicography. The dictionary, written on the basis of Lobscheids predecessors such as Robert Morrison, Samuel Wells Williams and Walter Henry Medhurst, exerted farreaching influences upo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published in the late 1800s and early 1900s, and those early bilingual dictionaries published by the Commercial Press in particular. It has been widely recognized for wider coverage of the English vocabulary, abundant illustrative examples and better translations. And Lobscheids effort in including more technical terms and providing better translations is rather commendabl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offer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ose technical terms included by Lobscheid from two angles, namely the distribution of terms across disciplines and their translation.

Keywords: Wilhelm Lobscheid,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technical terms, translation of terms

引言

德國传教士罗存德(Wilhelm Lobscheid)在19世纪60年代末期编著的《英华字典》(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以下简称“罗氏词典”)在我国英汉词典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但在之前的双语词典史研究中,罗存德却鲜有学者提及。雍和明在其著作中只提到罗存德的汉英字典,却只字未提他的英汉词典。早于罗氏词典出版的普通英汉词典只有三部①,即马礼逊(Robert Morrison)的《华英字典》的第三部分(1822,以下简称“马氏词典”)、卫三畏(Samuel Wells Williams)的《英华韵府历阶》(1844,以下简称“卫氏词典”),麦都思(Walter Henry Medhurst)的《英华字典》(1847—1848,以下简称“麦氏词典”),它们无论在收词还是在词条微观结构的设置方面均不能与罗氏词典相提并论。罗氏词典较为明显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大幅度增收词条、设置词目的英文释义以及提供更为确切的译名。就词典收词而言,四卷本的罗氏词典在增收先前英汉词典遗漏的词条的同时,还收录了大量的科技术语。本文针对罗氏词典所收录的科技术语展开论述,既分析这些术语的学科分布,同时也将探讨它们的译名及其演变过程。

一术语的学科分布

最早的三部英汉词典虽然收录了一些科技术语,但它们的学科分布并不太广。若以马氏词典为例,我们不难看出该词典所收术语较为集中的学科主要是医学、解剖学、化学、天文学、数学、植物学等,而这些学科的术语每个最多也只有二三十个。其他学科虽有体现,但收词数却寥寥无几,如昆虫学中的chrysalis(化生)和claw(爪)、地理学中的boundary(交界,境界)和ocean(洋,大洋,洋海)、地质学中的coral(珊瑚)和schistose(越砥石)、动物学中的pore(毛管、毛孔)和quadruped(兽)等。在罗氏词典中,科技术语的数量已有明显的增加,学科分布也更为广泛,术语最为集中的学科主要是医学、化学、解剖学、矿物学和物理学。

1.医学术语

由于一些医学术语属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词语,因而它们顺理成章地出现在收词范围较小、实际旨在帮助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马氏词典中。有趣的是,医学术语在马氏词典的所有术语中占比最高。这些医学术语大致可分为疾病名称、病症及其他相关词条,试看表1:endprint

卫三畏和麥都思在他们各自的词典中增收了一些医学术语,如卫氏词典中的diabetes(发尿淋)、epilepsy(发羊吊、痫症)、hepatitis(hepatitis)、rheumatism(风湿)和ringworm(金钱癣),麦氏词典中的obesity(,膨脝,,)、rheumatic()、syphilis(阳梅)和thrush(,小儿口疮)等。罗存德在前人的基础上继续收录新的医学术语,数量有数十条之多,如anthrax(痈疽)、arthritis(酒风疾,酒风脚)、black death(黑瘟)、bronchitis(喉管火,气管火)、emphysema(风瘇、风肿症)、heartburn(燋心)、laryngitis(喉咙热,气管热)、night blindness(畏夜眼)、pneumonia(肺热症,肺火)、typhoid(身虚热症的)等。

2.化学术语

马氏词典收录了数百条术语,其中大部分为科技术语,而化学术语的数量并不多,只有二十来条,如alum(矾,矾石,白矾)、arsenic(信石,砒石)、borax(硼砂)、copper(铜)、gold(金,黄金)、iron(铁)、lead(黑铅)、mercury(水银)、metal(金)、nitre(硝)、oxide(丹砂)、potash(碱沙)、silver(银)、soda(青盐)、sulphur(硫黄)、tin(锡,洋锡)、zinc(白铅)等②。卫氏词典尽管在收词数量方面要略胜过马氏词典,但其所增的化学术语只有零星的几条,如alcohol(浓酒)、dyestuff(染料)、ferriferous(发铁)等。麦氏词典不仅在收词方面要超过马氏词典和卫氏词典,而且还首创了为绝大多数词条提供多个译名的做法。就化学术语而言,麦都思在增收元素(即“cobalt铜霜”“oxygen酸气”以及“phosphorus猛火油,阴火”)的同时,还收录了其他一些术语,如acidity(酸味)、atom③(极微之物)、distillation(熬酒之法)等。

罗存德在收录化学术语方面做出了巨大的努力。首先,他大量收录了先前词典尚未收录的元素。在element条下④,罗存德在麦都思所提供的“元质、元行”的基础上又增添了诸如“行”“本”“本质”“物之本质”等译名,而此处的“行”正是罗存德用以指代元素的名称。他在该条下同时还设置了一个例证——“the 63 elements of Europeans六十三行”,而这说明了当时欧洲人已确定了63个元素。正是基于这样的认识,罗存德在其词典中新增了36个元素,将元素总数增至49个⑤,如antimony(晏地磨尼)、calcium(灰之金质)、cerium(金类)、molybdenum(金名)、nickel(新白金)、platinum(白金)等。其次,罗存德收录了不少其他类别的化学术语,如carbonate(炭酸盐)、chemical(炼法的,炼的)、coagulation(凝结者,结埋者,擎结者)、flux(镕者,铸镕者)、precipitant(坠药)、reagent(逆药,攻的药)等。最后,罗存德增收了一些旧词的化学用义。例如,acid一直被之前的传教士词典编纂者当作形容词处理,马礼逊、卫三畏和麦都思分别将其译作“酸,有酸味的”“酸”和“酸”,而罗存德不仅收录了该词的形容词义项,而且还记载了它的名词用法,只不过他所提供的译名是“醋”⑥。同类的旧词新义还包括“combustion烧燃”(麦都思的译名为“火烧”)“compound杂物”“solid体”等。

3.解剖学术语

由于解剖学涉及身体的各个部位,因而大多解剖学术语属于日常用语,像ear、eye、heart、mouth、nose都会自然而然地被收进词典。除了收录这些常用词语之外,马礼逊收录的其他解剖学术语不下十条,如abdomen(肚腹,肠肚)、artery(筋脉)、calvaria(脑盖,天灵盖)、glans(龟头)、hippocampus(海马)、kidney(内肾)、mediastinum(膈膜)、oesophagus(咽,喉,肺管通气)、pericardium(包络,心包)、prepuce(人阳物尖头之皮)等。但遗憾的是,较为常用的muscle一词却被漏收了。这个词直到1844年才被卫三畏收录进词典,他提供的译名为“肉筋,肌肤”。卫三畏同时还增收了其他一些术语,如calf(脚囊)、groin(腿折缝)、hallux(后趾)、membrane(膜)、skull(头壳,脑袋)、umbilicus(脐)等。麦都思在几年后补收了马礼逊和卫三畏漏收的几条术语,如cranium(头髅)、hip(大腿,股腿,后臀,肷)、patella⑦(膑骨,膝盖骨,厀端)和vertebra(,项后骨,脊骨)等。在罗氏词典中,罗存德通过新增两类术语逐渐建立了较为完整的解剖学术语体系:第一类是被之前词典遗漏的词语,如armpit(胁,腋下)、carpus(腕,手腕)、ligament(交节筋)、loin(腰,,腰子)、phalanges(指骨)、sternum(胸骨)、tarsus(脆骨)等;第二类为形容词,它们均由解剖学术语派生,如carpal(腕嘅)、cephalic(头嘅,头的)、cervical(颈的,颈嘅)、dermal(皮嘅,网皮的)、digital(指的)、dorsal(背脊嘅,背脊的)、facial(面,面的)、thoracic(胸膛的)、vertebrate(有脊骨的,有脊的,有膂的)等。

4.矿物学术语

在马氏词典中,矿物学的术语有十多条,包括crystal(晶,水晶,水晶石)、gypsum(石羔,石膏,君石)、jasper(青碧,碧玉石)、lazulite(青金)、malachite(石绿)、mica(千层纸)、muscovy glass(千层纸)、pyrites(青蒙石)、quartz(白石英)、talc(云母石)等词语。由于各自词典的规模有限,卫三畏和麦都思并未增加很多矿物学术语,只有零星的几个矿物类词语被添加进去,如卫氏词典中的amethyst(蓝宝石)、chrysoprase(翡翠玉)和opal(猫儿眼)以及麦氏词典中的beryl(绿玉)、calamine stone(无名异,鍮鉐)、emerald(祖母录)和sapphire(碧玉)。自19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科技书籍被陆续译成中文,其中就包括矿物类书籍。例如,1868年,美国浸礼会派遣来华的传教士医生玛高温(D. J. Macgowan)翻译了由美国地质学家达纳(James Dwight Dana)编写的The Manual of Mineralogy(《矿物学手册》,1848),而傅兰雅(John Fryer)的《金石表》(1883)就是根据该译著编写而成的。为了增强词典的实用功能,罗存德增收了数十条矿物学术语,其中包括anthracite(石炭)、aphanesite(铜矿)、bronzite(类铜石,伪铜)、chalcedony(珂,白玛瑙)、dioptase(绿铜矿)、graphite(行炭铁,黑铅)、nepheline(荧台石名)、nephrite(玉)、obsidian(荧台玻璃)、zircon(宝石名)等。endprint

5.物理學术语

物理学术语在早先的几部词典中并未得到很多的体现。麦都思在其词典中首次收录physics一词,并将其译作“性学,性理,格物之学”。与此同时,他还记载了其他几个物理学术语的用法,如electricity(琥珀磨玻璃发火之法)、vacuum(全空的所,尽空之处,县空中)、velocity(轻快之势,轻速之貌,星速之事)等。而在罗氏词典中,物理学术语到处可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罗存德对新术语的收录。例如,罗存德收录了十多条与“电”相关的术语,如electric(电气嘅,电气的)、electrify(传电气,传电气过他物)、electrochemistry(电炼之法,电炼之理)、electromagnetism(电摄之法,电摄之理)、electrometallurgy(以电气镶金之法,电镶金之理)、electrotelegraph(电报)、electrometer(度电气之器,度电气力针)、electrum(电气之物,发电气之物)等。罗存德同时也收录了其他类别的物理学术语,总体可分为三类:第一类是一些较为常用的术语,如acceleration(使速者,催急者,催速,着急)、adhesion(粘糊,积实)、anode(电气之阳极)、cathode(阴极)、centigrade(百度者)、gravitation(挨向者,偏向者)、horsepower(马力)、gas(气)、machinery⑧(机,总机,机发)、radiation(射光,发光,出光)等;第二类是旧词新义或多义词用法。例如,麦氏词典只收录liquid的形容词用法——“会流的,稀稀的”,而罗存德增收了该词的名词用法——“哙流嘅物,会流之物,稀”。又如,gravity一词最早见于卫氏词典,其译名为“庄严,威严”,而麦都思同样收录该义,只不过他所提供的译名略有不同,即“严重之心,严肃,庄严,威严”。罗存德在其词典中不仅增收了gravity的物理学用法(即“物相引者,物附向者”),而且还设置了多个例证,如“the centre of gravity挨向之处,物向之中”和“the greatest specific gravity最大比重”。同时被罗存德增收的物理学义项包括conductor(引)、pressure(压重之力,压之力)、stress(力)等。第三类是指代物理学下属或相关学科名称的词语,如acoustics(声响之理)、dynamics(物行动之理,物动之理)、mechanics(工艺之学,机艺之学,机器之学)、optics(视学,视之理)、statics(重学)等。

罗存德在其词典中也收录了其他学科的术语,如天文学、数学、植物学、动物学等,但由于这些学科的术语较为分散,在此不再一一分析。

二术语的翻译

罗氏词典不仅在收词方面远胜先前的词典一筹,而且在术语的翻译方面也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一方面,罗存德对前人提供的译名加以参考借鉴;另一方面,罗存德力求改进原有译名,并不断寻求创新的译法。术语译名的沿袭在早期英汉词典中得到了充分的展现。就罗氏词典而言,罗存德有时基于前人的翻译加以删减。例如,麦都思在sleet条下给出了14个译名(即霏、、浮、、雰、漉、、、、汁、霄、、霰、米雪),罗存德则从中选取“霰”“霏”“雰”“米雪”“”作为该词的译名。又如,在forearm条下,罗存德提供的译名“肘,肱臂”显然是参考了麦都思的“肘,臂,肱臂”。而在更多的情况下,罗存德在前人的译名的基础上补充或添加自己的译名,试看表2:

事实上,先前的词典在翻译术语的过程中提供的译名有时比较混乱,根本起不到词典应有的规范用法的作用。例如,马礼逊在其词典中用中医术语“上焦”来指代thorax(今译作“胸”),卫三畏和麦都思提供的译名分别是“骨曷骭”和“胸堂”,而罗存德则在他们的基础上采用“胸膛,骭”作译名,这显然是一大改进。他同时还对其他词条的译名做出改进,试看表3:

罗存德继承了麦都思在其词典中开创的一词多译的做法,在许多词条中提供了多个甚至十几个对应词。例如,buttock一词在马氏词典和卫氏词典中分别被译作“臀尖,屁股”和“屁股”,而麦都思和罗存德提供的译名多达11个和13个,并且它们之间还有多处不同(像“”“屎窟”“后臀”等词均为罗存德首创)。表4所列均为罗氏词典中存在一词多译的词条:

罗存德在翻译元素时大胆采用造字的方式,即用“行”作为部首,在其中间插入不同的汉字来指代尚未确定名称的元素,如插入“水”指代hydrogen(今译作“氢”),插入“炭”指代carbon(今译作“碳”),插入“光”指代phosphorus(今译作“磷”),插入“绿”指代chlorine(今译作“氯”)。在罗氏词典中,根据此法创造汉字的元素多达22个,如bromine、fluorine、iodine、titanium、tungsten、uranium等。尽管罗存德创造的汉字并未被后人采纳,但这种旨在统一译名的大胆举措值得称道。此外,罗氏词典中的许多术语均未被之前的英汉词典收录,而由罗存德提供的不少译名陆续被后来的词典编纂者所采纳,如atrophy(肌肉廋,阴亁症,肉削症)、bilestone(胆石,胆浮石)、biology(生活之理,生活总论)、camphene(清松油)、cadaver(尸,尸首)、glacier(冰田,山上冰田)、gonorrhea(白浊)、nephritis(肾热,肾火)、photophobia(畏光,怕光)、scarlet fever(红热症)等。

与马氏、卫氏等词典一样,罗氏词典中在翻译方面存在的问题五花八门。术语翻译方面同样也存在着不少问题。第一类问题是译名的不确切,如“bismuth金类”“cerium金类”“manganese金类”“molybdenum金名”“Neptune行星名”“nettlerash症名”“osmium金类名”等。第二类问题是异词同译现象。例如,在esophagus(软喉,喉咙)、fauces(喉咙)、glottis(喉咙)和throat(喉,喉咙,食管,嗓子)等条目中,罗存德将“喉咙”作为它们共同的一个译名,但esophagus、glottis与fauces和throat在词义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又如,罗存德为crystal提供的译名包括“晶”“水晶”“玉瑛”“水精”等,但在silicic acid条下,他提供的译名中同样包含“水晶”一词,而两者实际上差别较大。第三类问题是同词异译,如单列的acetic acid(浓酸醋)和acid(醋)条下的“acetic acid浓醋”。第四类问题是同类词或同源词译名前后不一,如“heptagon七角的”“octagon八角的,八面的”以及“pentagon五角形”。endprint

三 结语

罗存德的词典不仅对英汉词典编纂,而且对日本双语词典的编纂也起到了深远的影响。1883年,日本哲学家井上哲次郎(T. Inouye)通过增加词类标注和删除汉语注音等方式修订了罗氏词典。商务印书馆在1902年出版的《华英音韵字典集成》就是在罗氏词典基础上修订而成的。颜惠庆的《英华大辞典》(1908)在很大程度上也参考了罗氏词典。罗存德大量收录科技术语的做法,不仅提高了词典的实用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19世纪末期开始的术语标准化进程。

注释

① 其他出版的均为方言或专科词典,如德庇时(John Francis Davis)的《商贸字汇》(1824)、马礼逊的《广东省土话字汇》(1828)、麦都思的《福建方言字典》(1832)等。

② 马礼逊收录的其他多个化合物名称均为复合词,如sulphate of iron(皂矾)、sulphate of copper(胆矾)、subborate of Soda or Borax(硼砂)等。

③ 马氏词典和卫氏词典虽均收有该词,但词义与此不同,分别为“塵一粒”和“塵埃”。

④ 马礼逊和卫三畏均收录了该词的复数形式elements,分别将其译作“金水木火土”和“五行”。

⑤ 沈国威(2001)认为罗存德收录了50个元素,这与事实不符。他将aluminium(矾)视为一种元素,而事实上罗氏词典并未收录aluminium,而只是收了alum(矾,矾石)。

⑥ 羅存德在vinegar条下提供的译名包括“醋”“酸”“酢”“醬”等。

⑦ 虽然马氏词典也收有该词,但它并非用于指代人体部位——“patella of a tiger虎脛”。

⑧ machine一词最早出现在卫氏词典中,它的译名为“机,巧机”,麦都思后来将此译名改进为“机器”。

参考文献

[1] 高永伟. 罗存德和他的《英华字典》[J]. 辞书研究, 2011(6): 146-158.

[2] 雍和明,等. 中国辞典史论[M]. 北京:中华书局, 2006.

[3] 商务书馆华英音韵字典集成[M]. 上海:商务印书馆, 1902.

[4] Lobscheid W .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with the Punti and Mandarin Pronunciation [M]. Hong Kong: Printed and Published at the “Daily Press” Office, 1866—1869.

[5] Medhurst W H . English and Chinese Dictionary, in Two Volumes [M]. Shanghae; Printed at the Mission Press, 1847—1848.

[6] Morrison R. A Dictionary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M]. Macao, China: Printed at the Honorable East India Companys Press, 1815—1823.

[7] Shen G W. The Creation of Technical Terms in EnglishChinese Dictionaries from the Nineteenth Century [C]//In New Terms for New Ideas: Western Knowledge and Lexical Chang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eds. Michael Lackner, Iwo Amelung, Joachim Kurtz). BRILL, 2001: 287-304.

[8] Williams S W. An English and Chinese Vocabulary in the Court Dialect[M]. Office of the Chinese Repository, 1844.endprint